五角大樓暫停供武後,拜登又嚴厲警告,美以關系前所未有緊張?

3號國際站 2024-05-11 10:45:34

巴以沖突最近出現新動向,一個是哈馬斯願意停火,並同意分三批釋放以色列人質,同時希望以色列能完全從加沙撤軍;另一個,是以色列在收到哈馬斯的停火條件後,仍認爲“沒有達到以方要求”,繼續對加沙最南部的拉法發起攻擊,並切斷了國際社會對加沙難民唯一的援助通道。實際上,外界不難看出,以色列這就是有意不停火,因爲此前攻進加沙,就是打著“解救人質”的旗號,如今哈馬斯答應放人了,以色列卻不收手。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直無條件支持以色列的美國,也有些犯急了。據觀察者網報道,5月8日,美國防長奧斯汀對外證實,五角大樓已經叫停了對以色列的部分軍援,包括1800枚2000磅重量級炸彈、1700枚500磅重量級炸彈。同一天,美國總統拜登首次公開警告以色列,如果以色列軍隊大規模入侵加沙南部城市拉法,美國將停止向其提供武器。

拜登還承認,以色列在加沙使用美國的武器殺害平民。對此,有美國媒體稱,美以關系“正達到前所未有的緊張程度”。那麽,真的是這樣嗎?大家好, 我是躬耕牛,下面我們通過兩個議題,來簡單解讀一下。

第一個,美國此舉,或只是爲了敲打以色列,讓以方顧及一下美國的感受。

巴以新一輪沖突爆發後,美國是以色列最爲重要的支持者,總統拜登來過,國務卿布林肯來過,防長奧斯汀也來過,除了用“親臨”表達支持外,美國還將兩艘航母,兩艘兩棲攻擊艦部署到了中東地區,直接給以色列撐腰。在這樣的背景下,中東其他國家沒有一個敢出面軍事對抗以色列,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實際上是想怎麽打就怎麽打。

一來是軍事優勢實在太大,二來是以色列的報複心太重——死一個以色列人,往往要十條巴勒斯坦人的命來還。進入加沙後,以色列就開始“無差別攻擊”,攻擊居民點、醫院、學校、清真寺成了家常便飯。不到半年,加沙平民死亡就超過30000,而且多爲婦女和兒童,這也讓無條件支持以色列的美國臉上無光,因爲以色列是打著“消滅哈馬斯”、“自衛”的旗號進的加沙,如今卻幹著懲罰平民的事。

在國際社會強烈要求停火的背景下,美國一直在安理會否決相關提案,完全充當了以色列的“幫凶”。無奈之下,美方多次要求以色列控制傷亡,或與哈馬斯達成停火,拜登在與以總理內塔尼亞胡通話時,甚至劃下“紅線”,但以色列根本不聽,因爲占領和控制加沙才是以色列的最終目的,“打哈馬斯”不過是個借口。

美國當然明白這一點,不然也不會在安理會一票否決“巴勒斯坦入聯”提案。但是,美國或是認爲以色列做得太過了,應該顧及一下自己的感受,雖然戰爭總會死人,但這也死得太多了,而且都是平民,這讓美國在國際社會還如何支持以色列?在這樣的背景下,美方做出停止供武,嚴厲警告這些“敲打以色列”的動作,就是給國際社會看的——以色列的做法,我們也不認同,我們也在努力。

第二個,想要美國完全放棄以色列,根本不可能。

以色列是美國豢養在中東地區的“牧羊犬”,無論沙特、埃及這些盟友,還是伊朗、敘利亞這些對手,都需要以色列“盯”著, 不能出現美國掌控不了的局面。比如,此前沙特和伊朗在中國斡旋下,成功實現和解,並快速開放大使館,實現高層互訪,以至于後來對巴以沖突達成共識,美國揚言要“打擊伊朗”時,沙特等阿拉伯國家還不許美軍過境等,都是讓美國不滿的。

也正因爲如此,美國向以色列提供的武器,是與美軍現役同步的,這一點,哪怕是美國的北約盟友們,也達不到這個級別,可見以色列有多“特殊”。在政治上,美國甚至給阿拉伯國家做工作,讓以色列與阿聯酋、巴林等國家實現關系正常化,不再被阿拉伯國家孤立。那麽,美國這樣幫以色列,最爲重要的目的是什麽?

因爲中東是全球能源最大的供給地,而美元是跟石油這樣的大宗商品是直接挂鈎的,看好了中東,相當于穩定了美元,這才是最爲關鍵的。美國是全球霸權,但霸權也得靠美元支撐,無論對外戰爭還是拉攏盟友,都離不開美元。而以色列對美國來說,就是一個平衡中東局勢的“節拍器”,根本不可能直接放棄,這一次以色列做得太過,美國才不得不出來裝一下,實際上就是跟以色列“唱雙簧”。

0 阅读:525
评论列表
  • 2024-05-11 21:20

    司機:美國佬有點飄!聯合起來制裁它!

3號國際站

簡介:追蹤熱點事件,聚焦國際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