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呼喚奇迹,而不是真正的教育

抽屜電影 2024-05-11 07:05:55

多少年來,我們一直爲教育的本質喋喋不休,有人說教育是爲了社會生産服務的,因此,我們需要的是應用型人才,所以教育的類型應該是統一的,也有人說,教育是爲了幫助受教育者完成個人價值的提升,因此,我們需要因材施教。然而教育從來不是一個被簡單定義的行爲,到底是因材施教還是統一化?這個不同的時期應該有不一樣的內容,僅僅是單方面的強調某一些內容,自然是不合時宜的。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影片《聽見天堂》就是一個因材施教的例證。小孩米克從小就希望自己成爲一個電影人,然而意外發生了之後,這個夢想一度破碎。米克在玩弄一把獵槍的時候無意間走火,這直接導致自己的眼睛受傷,此後的米克從一個健全的人變成了一個弱視到幾乎看不見的人,原本的電影夢很快就煙消雲散了。

米克被父母非常無奈的送到了教會學校,他不得不學習與黑暗相處,然而對于米克這個原本看得見,現在看不見的孩子來說,適應這樣一個過程非常的艱難。在這個過程中,米克無意間結識了一個好夥伴,兩個人開始捕捉聲音的痕迹,最終,米克顛覆了原本屬于這個教會學校的孩子們的生活方式,米克後來也重新撿起了自己的電影夢,只不過這一次,米克成爲了一個錄音師。

《聽見天堂》是一部非常美好的電影,美好到什麽程度呢?基本上看完了本片你就會深深的愛上米克這個古靈精怪的小孩,甚至于對那些有著各種殘疾的小孩也心懷憐憫。但心懷憐憫就是心懷憐憫,看完電影後走到了生活當中的每一個人並不會對于殘疾人有太多的接觸。這也導致了本片所營造的一個理念實際上是跟我們的日常脫節的。

即使是每一個城市道路上都設有盲道,但究竟誰會使用盲道這個就不得而知了,沒有人能在盲道上看到被幫助後的殘疾人在行走,這也就是盲道被诟病的原因。而盲道本身並不能爲了殘疾人服務,且依舊是無處不在的,而殘疾人也不會因爲盲道的鋪設而重新參與到大家的生活當中,這就很遺憾了。

《聽見天堂》旨在告訴給每一個觀衆,殘疾人也需要有正常的生活,即使是他們眼睛看不見了,耳朵聽不見了,但是卻依舊是能在這樣豐富的世界中找到跟自己相適應的工作與生活,大家並不應該歧視每一個殘疾人,而是應該幫助他們找到適合他們的生活和工作。

本片爲了驗證這個理念,甚至將教會學校原來的校長塑造成爲了一個死板且霸權的保守派,似乎他所崇尚的爲殘疾的孩子教會謀生的方式是完全錯誤的。但是我們冷靜下來想一想,他的做法錯誤嗎?

我們經常說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本身是需要精細化的教育模式進行的,一個班可能有三十五十的孩子,如果對于每一個孩子都進行因材施教的模式,那麽我們需要配備多少的老師?這個問題是沒有人想過的,因此,一般的教育總是做全方位大規模的覆蓋,他沒有辦法做到因材施教,因爲理論上的因材施教只能存在于人們的期待中,如果你能爲教育投入更多的資金,那麽有可能實現,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普惠性質的教育更多的是讓原本沒有機會上學的孩子進入到學校,而不是率先考慮他們的性格特點。

從這一點來看,校長的做法是沒錯的,米克是一個顛覆者,與此同時年輕的老師也是一個顛覆者,顛覆者要顛覆一種已經存在著的規則或者其他,總是要樹立一個反派的,很明顯,校長就成爲了這個反派,但是校長的理念依舊是爲了幫助大部分殘疾的孩子掌握一份可以自食其力的工作,這雖然看上去沒有米克所做的一切鮮活,但普及的卻是更多的人而非少數人。

米克可以成爲電影人完成自己的夢想,然而米克這樣的孩子有多少?米克這樣的對于自己夢想有著一種執拗的孩子有多少?我們可以幫助有夢想的孩子完成夢想,就如同我們可以幫助想要創業的人鋪設創業的道路一樣,但這並不代表要求所有人都去創業。

這就是生活的本質,生活的本質決定了一項政策的實施,我們所要考慮的並不是幫助處于高位的人繼續往上走,而是幫助那些原本處于低位的人上升一個台階,這樣的政策雖然被認爲是死板沒有激情的,但是惠及到的可以是更多的人。米克可以存在,但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是米克,找到一個群體中的例外沒問題,但例外絕對不是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存在,如果對于這個道理沒有明白,那麽最終感動了的就只有自己。

現實就是米克帶領著所有的小朋友嬉笑玩鬧了一番,但最後完成了人生夢想的就只有米克,其余的孩子一直到結尾都被我們所遺忘,我們收獲了快樂,米克收獲了夢想,然而那些普通的孩子卻依舊是過著默默無聞的一生,沒人關心的還是沒人關心。如果這是教育的本質,那麽你願不願意做陪別人讀書的人?

……

你好,再見

0 阅读:10

抽屜電影

簡介:每天爲你推薦一部經典電影,風雨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