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公布2023年知識産權執法十大典型案件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4-05-10 09:35:11

2023年,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深入實施《質量強國建設綱要》《知識産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充分發揮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優勢,持續加大知識産權執法力度,推動構建全鏈條執法機制,依法嚴厲打擊商標侵權、假冒專利、惡意申請商標注冊和違法開展商標專利代理等行爲,強化特殊標志、官方標志專有權保護,有力保護了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了創新發展的良好環境。市場監管總局選取部分典型案件,現予以公布。

一、浙江省海甯市市場監管局查處孫某某等人生産銷售假冒知名品牌汽車玻璃案

浙江省海甯市市場監管局依法查處孫某某等人生産銷售假冒知名品牌汽車玻璃的違法行爲,涉案金額2億余元。當事人行爲涉嫌構成犯罪,案件已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2023年10月,海甯市市場監管局接到線索,稱其轄區存在違法生産銷售知名品牌汽車玻璃窩點。海甯市市場監管局立即會同公安機關對涉嫌存在違法行爲的窩點開展聯合執法檢查,現場查扣假冒寶馬、奔馳、本田等知名品牌商標侵權汽車玻璃片6191片,另有20余萬片玻璃尚未打印商標。經查,該案涉案團夥自2018年以來,在未經注冊商標權利人許可的情況下,從普通玻璃生産廠家購進汽車玻璃,通過噴砂、燙印等方式在汽車玻璃上印制寶馬、奔馳、本田、大衆、豐田、通用、福特、馬自達、菲亞特、路虎、雷克薩斯、捷豹等品牌商標後銷往浙江、江蘇、山東、河南、湖北、湖南等地,涉案金額2億余元。當事人的行爲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三)項規定的違法情形。目前,公安機關已逮捕9人,刑拘26人。

本案當事人的反偵察意識較強,涉案産品品種雜、數量多、金額大,現場調查取證困難。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公安機關,通過精心謀劃、深入挖掘、相互協作,全面搜集違法犯罪證據,確保了案件的順利查辦,有力保護了衆多知名汽車品牌注冊商標專用權。

二、江蘇省東台市市場監管局查處劉某等人非法制售假冒化妝品案

2023年4月1日,江蘇省東台市市場監管局依法查處劉某等人非法制售假冒化妝品的違法行爲,涉案貨值1.03億元。當事人行爲涉嫌構成犯罪,案件已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2023年3月31日,東台市市場監管局接舉報稱某民房內制售化妝品。隨即,執法人員開展執法檢查,現場查獲假冒“歐萊雅”“馥蕾詩”“蘭蔻”“玉蘭油”等品牌化妝品包裝盒、包裝瓶等包裝材料38.46萬只(個),生産的成品化妝品1.73萬只(盒),氣動液體灌裝機、激光噴碼機、流水線輸送機、燙金機、恒溫加熱台等制假設備20多台,未灌裝的生産原料9.6噸。經查,2022年6月以來,劉某、練某招聘工人非法生産假冒化妝品,並將化妝品自行分裝,再將成品銷售給下線,通過代購、直播等方式以接近正品的價格銷售給消費者,涉案貨值高達1.03億元。東台市市場監管局和公安機關聯合行動,經過3個多月的努力,搗毀生産窩點3個、銷售窩點2個,打掉1個跨上海、廣東、浙江等5省8市的化妝品非法制售網絡,抓捕犯罪嫌疑人17名。

本案涉案人員衆多、涉及地區廣,制假售假形成“産業”鏈條。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公安機關第一時間成立專案組,會商研判案情,制定行動計劃,對案件實施精准攻堅。本案的查辦展現了市場監管部門嚴厲打擊侵權假冒行爲的決心和信心,震懾了違法犯罪行爲,維護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三、廣西壯族自治區南甯市市場監管局查處南甯市日月泉茗茶店銷售侵犯“中茶”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茶葉案

2023年3月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甯市市場監管局依法查處南甯市日月泉茗茶店銷售侵犯“中茶”注冊商標專用權茶葉的違法行爲,涉案金額9000余萬元。當事人行爲涉嫌構成犯罪,案件已移送公安機關辦理。

2023年3月6日,根據消費者提供的線索,南甯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南甯市日月泉茗茶店進行執法檢查,現場發現店內擺放大量標注“中茶”標識、“中國土産畜産進出口公司雲南省茶葉分公司”字樣的普洱茶,部分“中茶”普洱茶還貼有“80年代”字樣的標簽。經商標權利人辨認,上述商品爲侵權商品,貨值金額達500萬元。因當事人違法經營額較大,涉嫌犯罪,南甯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辦理,並根據兩部門簽訂的行刑銜接工作機制,聯合公安機關追溯制假售假窩點,對侵權假冒行爲進行全鏈條打擊。本案共抓獲涉案人員11人,扣押假冒“中茶”注冊商標茶葉15074餅(片),貨值9000余萬元。

本案是一起全鏈條打擊違法犯罪行爲的典型案件。市場監管部門與公安機關密切協作,及時啓動行刑銜接工作機制,跨區域協同作戰,形成打擊合力,高效查處制假售假違法行爲,保護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四、天津市北辰區市場監管局查處天津北江輕車汽車技術有限公司侵犯“DENSO”“TOYOTA”注冊商標專用權案

2023年7月13日,天津市北辰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公安機關,在轄區停放的一車輛中發現天津北江輕車汽車技術有限公司生産的1100只“DENSO”品牌點火線圈。該商品經商標權利人辨認爲侵權商品。同日,執法人員對該公司位于天津市武清區的住所開展執法檢查,發現當事人加工生産“DENSO”“TOYOTA”品牌點火線圈,數量達5.4萬只。上述商品經商標權利人辨認均爲侵權産品,貨值約1717.5萬元。當事人的行爲涉嫌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一)項所規定的違法行爲。因當事人違法行爲涉嫌構成犯罪,北辰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辦理。

點火線圈是汽車發動機關鍵部件之一。本案中,市場監管部門充分發揮行刑銜接、跨區域辦案機制作用,根據轄區發現的案件線索,順藤摸瓜,聯合公安機關成功搗毀當事人的制假窩點,有力打擊了商標侵權違法犯罪行爲,有效淨化了市場環境,切實維護了消費者生命財産安全。

五、湖北省利川市市場監管局查處楊某某等人銷售假冒“FION”注冊商標的商品案

2023年6月19日,湖北省利川市市場監管局依法查處楊某某等人銷售假冒“FION”注冊商標的商品的違法行爲。當事人行爲涉嫌構成犯罪,案件已移送公安機關辦理。

2023年5月15日,利川市市場監管局根據案件線索,聯合公安機關對當事人住所進行執法檢查,現場發現大量“FION”包。經商標權利人辨認,上述商品爲假冒商品。經查,當事人于2022年11月起通過網絡平台銷售假冒“FION”包,截至案發已售出1000余個,未售出4524個,貨值金額達600余萬元。當事人的行爲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的規定,涉嫌構成犯罪,利川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辦理。

本案是一起通過網絡銷售侵權假冒商品的典型案件。隨著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網絡侵權假冒案件日趨複雜化,一些制假售假者通過訂單生産、貨標分離、社交營銷等手段化整爲零,逃避打擊。本案中,市場監管部門和公安機關緊密配合,發揮部門協作優勢,通過摸排蹲點、突擊檢查、聯合執法等方式,精准鎖定居民住宅內的窩點位置,對網絡銷售侵權假冒商品行爲給予有力打擊。

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市場監管局查處新疆阿加依普國際貿易有限責任公司銷售假冒專利化肥案

2023年4月18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新疆阿加依普國際貿易有限責任公司銷售假冒專利化肥違法行爲作出行政處罰,沒收違法所得1.13萬元,罰款7.5萬元。

2023年3月1日,和田地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新疆阿加依普國際貿易有限責任公司辦公場所及庫房進行執法檢查,發現包裝上印有“絡合靓钛專利配方ZL201610715940.8”字樣的黃腐酸硫基氮素肥、摻混氮肥、脲铵氮肥。經查,“絡合靓钛專利配方CN201610715940.8”于2016年8月25日由劉某提出申請,2022年2月25日被國家知識産權局專利局駁回。上述化肥屬于在未被授予專利權的産品包裝上標注專利標識,當事人共購進94噸,銷售76噸,貨值15.86萬元。當事人的行爲構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規定的假冒專利行爲。和田地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

本案中,銷售的商品上標注了被駁回專利的標識,對消費者造成誤導和欺騙,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擾亂了市場秩序。對這種借“高科技”噱頭擴大産品影響力、牟取不法利益的行爲,市場監管部門依法給予打擊,全力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和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七、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查處上海聖貝企業服務有限公司擅自開展專利代理業務案

2023年9月6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對上海聖貝企業服務有限公司擅自開展專利代理業務違法行爲作出行政處罰,沒收違法所得5.22萬元,處違法所得一倍罰款5.22萬元。

2023年2月21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接到案件移送線索,反映當事人上海聖貝企業服務有限公司涉嫌擅自開展專利代理業務。經查,2021年9月至案發,當事人在未取得《專利代理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情況下,與109家客戶簽訂了專利申請委托代理合同110份,合同中約定爲上述客戶代理發明、實用新型等專利申請共831件。其中已完成專利申請497件,尚未完成專利申請334件。另查,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當事人在其網站中宣傳“專業項目申報,幫企業拿百萬資金補貼;知産博士團隊;沒有駁回焦慮的知産平台;商標申請專家一對一評估分析”等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當事人的行爲違反了《專利代理條例》第九條第一款的規定,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針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行爲,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一並作出處罰。

本案是一起打擊專利代理行業違法違規行爲的典型案件。專利代理是將創新成果轉化爲專利權、保障專利制度有效運行的重要環節。市場監管部門通過打擊專利代理中的違法亂象,進一步規範專利申請及代理行爲,推動知識産權全鏈條提質增效,保障知識産權轉化運用。

八、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查處中知産(北京)知識産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僞造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申請材料案

2023年3月20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對中知産(北京)知識産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僞造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申請材料的違法行爲作出行政處罰,予以警告,並罰款8萬元。

2022年10月8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接到線索,反映中知産(北京)知識産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涉嫌存在商標代理違法行爲。經查,當事人在代理“昌黎旱黃瓜”“青龍絨山羊”“青龍絨山羊絨”三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申請的過程中,爲滿足知識産權審查要求,與申請人合謀對昌黎、青龍兩縣的相關縣志內容進行篡改。同時僞造河北某高校圖書館公章,使用PS技術加蓋在上述縣志材料上,作爲商標申請材料提交給知識産權審查機關。代理機構還與申請人合謀將申請人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有效期限進行篡改。當事人的行爲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八條第一款第(一)項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第八十八條第(二)項規定的違法行爲,北京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

本案中,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河北省市場監管局以及保定市、秦皇島市、昌黎縣、青龍滿族自治縣市場監管部門依據《京津冀知識産權執法協作協議》有關規定,通力協作,查實當事人存在的多項違法行爲,爲案件查辦打下堅實基礎。本案嚴厲打擊地理標志申請材料造假,對商標代理領域違法行爲起到震懾作用,是一起跨區域執法協作的典型案件。

九、山東省濟南市市場監管局查處濟南成和知識産權代理有限公司違法從事商標代理業務案

2023年7月18日,山東省濟南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對濟南成和知識産權代理有限公司違法從事商標代理業務行爲作出行政處罰,予以警告、沒收違法所得0.5萬元、罰款4萬元,並給予直接負責人員蔣某警告、罰款2萬元的行政處罰。

2023年3月,濟南市市場監管局接到案件線索,反映濟南成和知識産權代理有限公司涉嫌違法從事商標代理業務。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執法稽查局、濟南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公安機關立即對當事人經營場所進行現場檢查。經查,自2019年11月1日以來,當事人先後爲49家商標申請主體代理申請大量商標。上述申請的商標與阿迪達斯有限公司、斯凱傑美國公司、拉科斯特公司、美國新平衡體育運動公司等在先具有一定知名度或者較強顯著性的商標類似,“搭便車”“傍名牌”意圖明顯,擾亂了商標注冊秩序。當事人作爲商標代理專業機構,在明知委托人不以使用爲目的惡意申請注冊商標情況下仍接受委托,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十九條第三款的規定,構成了惡意申請商標注冊違法行爲。濟南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及主要責任人員作出行政處罰。

本案是一起打擊商標代理機構違規代理惡意申請商標注冊行爲的典型案件。在案件調查初期階段,市場監管部門責令當事人停止違規代理行爲,主動撤回和注銷部分商標,爲權利人降低了維權成本。本案同時對當事人和直接負責人員給予處罰,確保處罰到位、警示到位,對惡意申請商標注冊行爲形成有力震懾,維護了商標代理行業秩序。

十、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市場監管局查處成都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擅自使用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標志案

2023年10月30日,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成都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擅自使用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標志的違法行爲作出行政處罰,罰款3000元。

2023年7月28日,青羊區市場監管局接到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執行委員會的投訴,稱成都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未經許可在微信公衆號宣傳稿中使用了成都大運會會徽及標志。經查,當事人在未取得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執行委員會的授權許可下,在其微信公衆號推文中使用了與成都大運會會徽、相同的文字、圖形。微信公衆號推文發表于2023年7月25日,並于2023年8月1日刪除。當事人的行爲違反了《特殊標志管理條例》第十六條第(一)項的規定,青羊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

成都大運會作爲在我國舉辦的一項面向世界青年大學生的大型國際體育賽事,受到國內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本案是一起利用微信公衆號、小程序等開展網絡營銷,侵犯知識産權行爲的典型案件。此類違法行爲存在時間短、取證難等特點,市場監管部門迅速處置,果斷固定證據,依法查處特殊標志侵權違法行爲,有力保護了成都大運會特殊標志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