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産面包”現校園,是標簽貼錯了,還是修改了生産日期?

安林南獵奇 2024-03-28 16:38:28

3月26日,蘇州一所學校在組織春遊時,孩子家長發現發給孩子的面包生産日期竟然標注爲次日,即3月27日。

這一荒謬的現象立刻引起了家長們的極大擔憂。

引起熱議的本身並不是日期提前的面包,而是面包是怎樣進入校園的?並且已經2024年了,爲什麽還會有這樣的面包出現?這背後有哪些原因呢?

我們通過以往的兩個案例可以發現些端倪:

2021年,廣州市廣州朝天路小學就發生過一起類似事件,明明是9月6日吃的面包,標注的生産日期卻爲9月7日。

事後經相關部門調查發現,該小學並未設置食堂餐飲,是委托第三方餐飲公司配送。

隨後監管部門對學校進行了約談,並責令涉事企業的停業整頓,且按照規定,做了從嚴從快的處罰。

2023年2月18日,某網友在購買蛋糕時發現,標注日期竟然爲2月19日,對此店員的解釋是,時間打錯了,並表示可以給他換一個時間正確的標簽。

網友們也紛紛表示表示不理解,這麽嚴重的問題就換個標簽就完事了?

從店員的態度,我們不難看出,他只是認爲這是一個簡單的失誤,而上升不到食品安全的高度。

像這樣的案例其實還有很多,誇張的還有“早産”一個月的,順著時間線向前追溯,不勝枚舉,本文也不再一一介紹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些商家的標簽是提前打印好的,有可能打印標簽時出現錯誤,或者在貼標簽時,因拿錯標簽而出現“早産面包”。

也有一些商家爲了降低損失,會將賣不出去的面包,重新包裝,打上新標簽出售。

作爲百姓,出于食品安全的考慮,我們可能更傾向于相信後者,因爲這種行爲更加隱蔽,也更難以被發現。

我們都知道,面包是一種保質期較短的食品,如果只是標簽打錯了,如果僅僅是失誤,我相信大多數人也會原諒這種行爲。

但是我們看不見他們生産面包的全過程,也無法知道他們使用的原料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標准,所以這樣的面包擺在我們面前時,我們自然要打上大大的問號。

而這樣的面包爲什麽能進學校呢?近年來學校的食品問題不只是面包問題,還有預制菜等。

至于怎麽進的學校,這裏不便言明,其實這個懂的都懂,大家心照不宣就行了。除此之外,一些機構似乎並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給了一些不良企業可乘之機。

雖然這種情況相對較少,這些事件都提醒我們,食品安全問題不容忽視,我們必須加強監管力度。

針對這一事件,雖然學校方面迅速采取了行動,表示已經更換了問題面包,並對配餐公司進行了追責。

但我個人認爲,這樣的處理方式似乎只是治標不治本。

從過往的處罰記錄中,我們不難發現一些事實。很多學校出于風險控制的考慮,並不設立自己的食堂。

這是因爲,一旦食堂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學校將難以逃脫責任,對其聲譽和運營都會帶來巨大的不良影響。

因此,現在許多學校選擇委托第三方餐飲公司的方式進行配送,這樣一來,即便發生問題,學校也沒有太多的責任,從而減輕自身的負擔。

但這種方式也存在一些弊端,這些第三方餐飲服務公司使用的食材,其質量和安全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自己的良心和食品安全部門的監管。

如果這些公司良心黑了,造假手法又十分隱蔽,監管部門往往難以察覺,這就給食品安全帶來了潛在的風險。

他們往往抱有僥幸心理,認爲偶爾的違規行爲也不會引發大問題,對食品安全問題缺乏足夠的重視。

從他們的態度可以看出,只是將自己的工作視爲一項簡單的任務,而沒有意識到自己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所承擔的重要責任。

他們深知行業內的某些黑幕,但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吃這些可能存在問題的食品。

我們都知道食品安全問題不容忽視,從監管部門、媒體、組織、生産單位等機構幾乎天天說,

但如何確保食品從生産到配送的每一個環節都符合食品安全標准,依然是一個非常難解決的問題。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