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都當大學校長了

中國新聞周刊 2024-05-15 19:43:34

公立高校“80後”校長嶄露頭角。

5月7日,青島理工大學召開中層幹部會議,傳達山東省委關于學校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調整的決定。山東省委決定張凱任青島理工大學校長。

張凱是“80後”,今年44歲,四川南充人,本碩博均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後來在該校擔任講師、副教授、教授。

2021年7月,山東省政府發布通知,張凱被任命爲青島理工大學副校長,今年5月他更進一步,成爲該校校長。

今年以來,至少5位“80後”走上高校領導崗位,除張凱外,任羽中任北京大學副校長,尤延铖任廈門大學副校長,王歡任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陳興任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至今,國內至少14位“80後”擔任高校校領導,其中2021年至2022年至少3人,2023年至少6人,今年上半年至少5人,“80後”高校領導人數在不斷擴大。

科研精英,參與多項重大項目

在張凱四十多年的人生曆程中,他經曆了從教師到高校管理者的角色轉變,2021年7月,他走上高校管理崗任青島理工大學副校長。

赴任青島理工大學前,張凱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求學、工作。他在該校獲本、碩、博學位後,2008年7月留校在石油工程學院任講師,2年後即成爲副教授,數年後晉升爲教授。

相關介紹顯示,張凱一直從事智能油田開發理論與方法方面的研究工作,負責並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項目、國家油氣重大專項課題等重大項目十余項。

他發表論文百余篇,其中SCI收錄56篇,獲省部級獎項一等獎4項,編寫著作2部,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孫越崎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

此外,張凱還有多項學術兼職,比如中國能源學會石油天然氣專家組委員、山東岩石力學與工程協會副理事長、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委。

如今,1980年出生的張凱成爲大學校長。就任青島理工大學校長後,張凱表示努力培養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推動早日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

他還提到,堅持嚴以律己,營造“創新實幹,事爭一流”的幹事創業氛圍。嚴守廉潔自律有關規定,堅持依法治校,用制度管人管事。

多名“80後”擔任高校領導

今年以來,有多名“80後”走上高校領導崗位。

今年3月下旬,北京大學官網“現任領導”一欄更新顯示,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兼秘書長、黨委宣傳部部長、新聞發言人、融媒體中心主任任羽中(1980年出生)已任北京大學副校長。

任羽中長期在北京大學工作,曾任校黨辦校辦秘書室主任、校黨委政研室主任,現負責督查、信訪、網絡安全等工作,協助黨委書記、校長負責黨政日常工作,協管宣傳工作。

今年3月中旬,廈門大學官網“現任領導”一欄更新顯示,廈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常務副院長尤延铖(1981年出生)已任廈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尤延铖本科和博士均畢業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曾是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空氣動力與流體技術研究所全職研究科學家,還曾在比利時馮卡門流體力學研究院、哥廷根流體力學研究所訪學。

2012年,尤延铖受聘爲廈門大學航空系教授,後來擔任廈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常務副院長,2019年廈門大學“嘉庚一號”火箭成功發射,尤延铖是主要負責人之一。

此前媒體稱尤延铖是廈門大學的航天“少帥”,廈門大學官網提到,尤延铖以及他所在的團隊都對該校航空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除了上文提到的任羽中、尤延铖,今年走上高校領導崗位的,還有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王歡(1981年出生), 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陳興(1980年出生)等人。

王歡是女性幹部,在西安交大工作多年,擔任過西安交大校慶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學生處處長、武裝部部長(兼)、大學生黨委書記、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兼)。

陳興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之後就讀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畢業後獲博士學位,之後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回國後,陳興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相關學院及研究機構當研究員,還曾入選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後來擔任了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副院長、院長,如今任北師大副校長。

專家:重視年輕幹部選拔任用的體現

近年,還有多名“80後”走上高校領導崗位。比如中山大學副校長謝湜,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黨委副書記蒲俊霖,合肥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汪萌,複旦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姜育剛,南昌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吳丹,西南石油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周瑩,哈爾濱工程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殷敬偉等。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至今,至少14位“80後”擔任高校校領導,其中2021年至2022年至少3人,2023年至少6人,今年上半年至少5人,“80後”高校領導隊伍持續壯大。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說,“80後”處于35歲至44歲之間,正是幹事業的黃金時期。這個階段的年輕人,一般是高校業務骨幹、教學能手,或是科研領域的青年才俊。

竹立家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提拔這些年輕人不僅是關愛、培養,更是給與更大的舞台,讓他們施展才華。他提到,未來五年,“80後”大學副校長、校長人數會進一步增加。

在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中國人力資源研究會測評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白智立看來,“80後”校級領導人數增加,是組織重視年輕幹部和後備幹部選拔任用的一種體現。

白智立說,“80後”知識結構較新,是高校教學、科研的中堅力量,也是最出成果、成績,幹事業動力最強的時期,選拔“80後”高校領導,對他們來說更是一種激勵。

另外,梳理上述14位“80後”高校領導履曆發現,高學曆是標配,14人中12人取得了博士學位。從成長路徑看,本校提拔爲主,至少12人是本校提拔。

從學術背景看,至少10人具有科研成果,或是主持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或取得了諸多專利,其中不乏科研領域青年領軍人才。

比如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陳興,他曾入選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入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光明日報》評論說,陳興已成爲中國國內糖化學領域的領軍青年科學家。

竹立家認爲,這些“80後”高校領導學曆完整、知識結構新、眼界開闊,且科研能力強。“當今世界科技競爭非常激烈,這些年輕人可以在科研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白智立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科研是專業性極強的工作,教學、科研單位有其特有的運行規律。“80後”校級領導多爲科研精英有其合理性。

不過,他也提到,外界對科研精英出任校級領導也有疑慮,主要擔心科研精英擔任領導職務、從事學校管理工作會荒廢其學術科研能力。

作者:佟西中

7 阅读:3006
评论列表
  • 2024-05-16 09:35

    別吹 一吹就得s 還不到80後頂缸的時候 擔不起

  • 2024-05-16 04:49

    最大都44了,不小了

  • 2024-05-16 03:36

    80後是否適合擔任高校領導

  • 2024-05-16 09:40

    別吹 一吹就得s 還不到80後頂缸的時候 擔不起

  • 2024-05-15 23:38

    北航這樣的名校副校長長期違規持股

  • 2024-05-16 20:26

    40多,正當年,也不算小

  • 2024-05-16 16:46

    法國35的都當國家總理了。

  • 2024-05-16 05:12

    別出心裁,學校這麽高大上

  • 2024-05-16 13:58

    作爲校長來說,還是老頭比較適合

  • 2024-05-16 03:52

    我是81年生人,都已經43周歲啦,40多歲當高校校長很正常啦好吧,不要老拿80後當小孩兒啦,我們同學也都是80後,有的都當爺爺奶奶啦

  • 2024-05-15 21:24

    80後大的40多小的35也該到我們80後手裏了。

  • 2024-05-16 16:30

    作爲校長來說,還是老頭比較適合

  • 2024-05-16 12:03

    好的。只要到最後不哭。都是好校長

中國新聞周刊

簡介:每天真誠推送犀利觀點+深度報道+暖心好文+有趣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