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一國軍飛行員攜4.6噸銀元迫降北京,軍區首長:這錢是你的?

文史風雲 2024-05-07 22:36:31
閱讀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1949年2月,北京與河北的交界處,正在勞作的農民們,忽然聽到天空之中傳來一陣巨大的轟鳴聲。隨後,又傳來巨物栽落在地的聲音。

當農民們匆匆趕去事發地點的時候,都驚呆了,落在地面上的,是一架國民黨的飛機。

而飛機上的飛行員還活著,村民們匆忙地把飛行員拖出來,送到附近的醫院。

參軍報國

隨後,幾個膽大的村民鑽進了飛機內部,進行搜查。

更令他們驚訝的事情發生了,飛機貨艙裏,堆滿了銀元。

一時間,人們議論紛紛。

一個國民黨的飛行員,爲什麽突然降落在北京附近,這飛機上的銀元又是哪裏來的?

這件事,還驚動了軍區首長。

當時,國民黨主力已經退守台灣,可國內的情況算不上穩定,大戰依舊有可能爆發。

所以,人們很擔心這飛行員的到來是一個陰謀。

但軍區方面不這麽認爲,這架降落在北京附近的飛機,並沒有出現大的故障,以國民黨現在的形勢,他們不可能平白無故的找一架這麽顯眼的飛機,跑到北京的地界上來興風作浪。

而且,這個飛行員來到北京之後,明顯是采取了迫降的方式,並沒有什麽攻擊行爲。

所以,軍區首長推測,這個飛行員大概率是來投誠的。

只不過,飛機上那些銀元又是怎麽回事,是他自己的積蓄嗎?

恐怕不太可能,飛行員的工資就算再高,也不可能攢下這麽多的錢,更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把自己全部積蓄帶到飛機上。

在醫院昏迷了數日之後,這個神秘的飛行員終于醒了過來。

軍區首長立刻趕到,向他提出了種種疑問。

飛行員來到北京的目的,和軍區首長此前推測的幾乎一致。

飛行員說,自己的名字叫做楊寶慶,的的確確是來投誠的。

首長又問了另一個問題:“這錢是你的?”

病床上的楊寶慶搖了搖頭,隨後,他對首長講出了自己這些年的經曆。

楊寶慶1923年出生于一個貧寒之家。

因爲戰爭爆發,所以,他們一家不得不過著顛沛流離的日子。

1941年,剛剛成年的楊寶慶,在街邊看到了空軍軍官學校的招生廣告。

他立刻決定投身參軍,報效祖國。

雖然,受限于家庭條件,楊寶慶從小沒有接受過太好的教育,但他卻極有天賦,學起東西來比別人快上十倍。

很快,他就憑著優異的成績,在軍官學校脫穎而出。

最後,他又先後到印度與美國學習飛行技術。

直到1944年,楊寶慶學成歸國,隨後立刻被編入國民黨的空軍部隊,正式成爲一名轟炸機飛行員,參與對日作戰。

能夠親自上戰場抗擊日寇,正是楊寶慶一直以來的夢想。

百般糾結

事實上,楊寶慶這段對日作戰的生涯並不長。

因爲,1945年8月,日本便投降了。

不過,這短短一年的時間裏,楊寶慶還是立下了汗馬功勞,得到了國民黨的表彰。

當時,楊寶慶的心情非常振奮。

說起來,以他的戰功,將來在空軍部隊必定前途無量,不過,楊寶慶卻並不太留戀部隊。

楊寶慶參軍的主要目的,是保家衛國,現在日本侵略者已經被趕走了,楊寶慶最大的願望是能夠離開軍隊,回到家鄉過平靜的生活。

然而,他的退役報告卻很快被上級打了回來。

因爲,國民黨早就動起了內戰的念頭,所以,他們不會輕易把一個優秀飛行員放走的。

果然沒多久,楊寶慶接到了上級的通知,讓他運送部隊前往東北,另一場戰爭開始了。

但再次走上戰場的楊寶慶,心情卻和過去截然不同。

過去,他舍生忘死的作戰,爲的是抗擊侵略,可現在,他是在幫國民黨打自己的同胞。

楊寶慶想要退出部隊的心越來越強烈,可國民黨方面卻不斷的施壓。

而且,後來還出了一件國民黨飛行員投奔延安的事情,這惹得國民黨方面警鈴大作。

從此之後,國民黨對所有飛行員都嚴密監視,而且,還控制了他們的家人。

美其名曰是照顧空軍軍屬,實際上,就是脅迫家屬作爲人質,逼著所有的飛行員在戰場上爲國民黨賣命。

楊寶慶無可奈何,爲了妻兒老小,只得違心繼續作戰。

更糟糕的是,1948年10月,隨著國民黨在正面戰場上的節節敗退,他們把大量的飛行員親屬都送到了台灣,用這種龌龊手段,來保證飛行員不會叛逃。

楊寶慶的妻兒也在這一年的十月,被送至台灣境內。

楊寶慶的兒子十分年幼,突然被帶到台灣,旅途勞頓,加上受了驚嚇,很快就生了重病。

楊寶慶接到妻子的來信之後,心急如焚,連忙向上級打報告,希望能允許自己前往台灣探視。

可這樣一個要求,竟然都被無情拒絕。

上級只要求他繼續堅守陣地,台灣方面,甚至連給孩子看病的錢都不願意出。

爲人父親,看著孩子活生生的受折磨,楊寶慶心如刀絞。

幸好,孩子福大命大,經過數日高熱之後,奇迹般的轉危爲安,楊寶慶這才松了一口氣。

可是,也正是這件事,讓他對國民黨徹底心寒了。

最開始,他是抱著一腔熱血加入國民黨軍隊的。

可是,參軍這些年來,他目睹國民黨內部貪汙腐敗現象嚴重,官兵欺壓百姓,出賣國家利益,把打內戰看得比反侵略戰爭還要重要。

以蔣介石爲首的四大家族,更是把國家當做自己的金庫,只顧享樂,絲毫不考慮國計民生。

軍隊也早就已經爛透了,許多軍官爲了一己私欲,倒賣國家物資,乃至于燒殺搶掠。

在許多老百姓眼中,國民黨軍隊,已經和日本侵略者沒什麽區別了。

下定決心

楊寶慶深知,自己繼續待在國民黨部隊,就是助纣爲虐。

何況,以國民黨對自己家人的態度,就算將來打了勝仗,等待自己的,也同樣是悲慘的命運。

在對國民黨失望的同時,楊寶慶也開始慢慢的了解共産黨。

他雖然沒有直接接觸過共産黨人,可是,他卻深知百姓對于共産黨的信任,更知道共産黨打土豪、分田地的事迹。

能夠如此深受百姓愛戴,必然有過人之處。

楊寶慶當時便産生了投奔解放軍的想法,但是,他又不能將家人的性命置之不管。

楊寶慶希望能夠把家人平安的接出來,一起投奔解放軍。

可是,台灣方面對空軍的監管很嚴,楊寶慶始終找不著合適的機會。

就在這樣的煩悶糾結之中,時間來到1949年。

這年2月,楊寶慶又接到了上級的指令,讓他駕駛運輸機將一批重要物資送到台灣去。

楊寶慶本以爲讓自己運送的是戰鬥物資,可第二天,接手飛機之後,楊寶慶才發現,飛機上裝的,是國民黨高官們這些年來搜刮的民脂民膏,足足17萬塊銀元,重量達到了4.6噸。

看到這筆巨款,楊寶慶簡直怒不可遏。

這些年來,國內民不聊生,看似光鮮的部隊,也已經好幾個月發不出軍饷了,連軍糧都是以次充好的劣質品。

這些本該分發給百姓以及前線將士的錢,卻成了高官們的私人財寶。

現在,他們還打算把這筆錢送到台灣,繼續過花天酒地的生活,這群人實在是自私自利,可惡至極。

心中煩悶的楊寶慶一夜沒有睡著,最後,他找到自己的姐夫趙連景談心喝酒。

趙連景和楊寶慶同在國民黨部隊服役,也同樣早就對國民黨心生不滿。

當聽到楊寶慶說起飛機上那大宗財物時,趙連景的怒火也被點燃了。

趙連景認爲,絕不能讓這些財物落到國民黨的手中。

不如,讓楊寶慶趁著這次出任務的機會,駕駛飛機,飛到北京方向投誠,將這筆錢如數上交給國家。

楊寶慶也認爲,這是現在唯一的一條路了,可是,台灣的親人們又該怎麽辦呢?

趙連景則覺得,事在人爲。

雖然,一家老小深陷台灣,十分危險,但趁著此刻時局混亂,或許還能找到脫身的機會。

若是他們因國民黨的脅迫,而繼續助纣爲虐,那才真會成了千古罪人。

隨即,趙連景對楊寶慶表示,讓楊寶慶放心離去,自己留在台灣照應一切,尋找機會,將一家人帶回大陸相聚。

看到趙連景如此大義,楊寶慶最終下定了決心。

他將自己所有積蓄交給趙連景,告訴他,若自己一個月內還未傳來消息,便意味著已經出事,不必讓妻兒再等。

爲防計劃泄露,楊寶慶和趙連景決定深夜行動。

2月19日,楊寶慶借著夜色掩護來到機場,趙連景早已借職務之便,悄悄支開了機場的值守人員。

楊寶慶迅速的爬上運輸機,發動引擎,飛機升空之後,朝著北京的方向飛去。

雖然成功脫身,但想要順利抵達目的地,依然困難重重。

因爲,當時並沒有發達的導航技術,飛機上甚至連紙質地圖都沒有准備,楊寶慶只能憑借飛行員的直覺,一路向前飛。

同時,夜間大霧籠罩,飛行員很難判斷方向。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由于當時飛行任務頻繁,所以,國民黨方面並沒有第一時間發現楊寶慶逃走,給了楊寶慶充分的反應時間。

重獲新生

過了很久之後,飛機才終于飛到了唐山一帶。

而這個時候,燃料箱中的燃油已經快要耗盡了,飛機面臨墜落的危險。

還好,楊寶慶臨危不亂,意識到險情之後,楊寶慶決定冒險一搏,直接迫降。

隨後,他努力控制住飛機緩緩下落,飛機最終落在北京附近一片河灘之上。

不過,因爲降落過于緊急,所以,飛機還是發生了嚴重的撞擊,楊寶慶在劇烈沖擊之下,陷入了昏迷。

所幸,他並沒有生命危險,經過醫生的救治之後,楊寶慶的身體完全恢複了。

聽完楊寶慶的一番經曆,所有人都啧啧稱奇。

一個飛行員,沖破國民黨的層層監視,棄暗投明,實在是值得贊許。

而且,新中國的建設正缺資金,他帶來的這些銀元,真是雪中送炭。

這一年的8月,楊寶慶接到了解放軍部隊的通知。

開國大典上需要一支飛機編隊,國家希望楊寶慶能在10月1日那天,駕駛飛機,飛過天安門廣場。

這是國家對于楊寶慶的認可,從這一刻開始,他就是一個真真正正的新中國飛行員了。

接到消息的楊寶慶欣喜萬分,很快他前往部隊報到,就此成爲了新中國第一支飛行隊的成員。

在飛行隊,楊寶慶見到了許多和自己經曆相似的飛行員。

他們大多都曾在國民黨部隊之中服役,後來,因爲看不慣國民黨內部的種種黑暗,投奔了新中國的懷抱。

在這裏,他們開啓了新的人生。

值得一提的是,楊寶慶的家人,後來也成功脫身。

楊寶慶起義之後不久,他的妻子劉敏璞得知,有一艘貨輪即將從台灣出發前往青島。

劉敏璞當機立斷,趁著國民黨特務管理松懈的機會,帶著一家人悄悄的混上貨輪,來到青島。

當時,青島還被國民黨占領。

不過,劉敏璞有勇有謀,她下船之後,便立刻租用了自行車,裝作在城內閑逛。

在確認周圍並無危險之後,劉敏璞便立刻帶著孩子們越過了無人看守的封鎖線,一路跋涉,來到了已經解放的濟南。

在到達濟南軍管所之後,劉敏璞報出了丈夫的名字。

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個巨大的驚喜。

原本,大家還在發愁,如何營救楊寶慶滯留在台灣的家人,卻不料,他的家人已經自己想辦法脫出了困境。

幾天之後,楊寶慶一家終于在北京團聚。

此後,楊寶慶一直留在空軍部隊服役,他將自己豐富的空中飛行經驗傳授給了新中國的第一代飛行員們。

1988年,楊寶慶還被選爲四川省政協常委。

經過了重重波折之後,他終于在新中國,實現了自己爲國爲民的抱負,過上了自己夢想中平靜幸福的生活。

參考資料:

肖邦振《楊寶慶:拉著一機艙銀元起義》

王建柱《他們見證了開國大典》

本文由“文史風雲”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0 阅读:681
评论列表
  • 2024-05-08 08:13

    那年頭的飛機,載重量有這麽高嘛?

  • 2024-05-08 20:15

    那會兒的飛機能載重四噸嗎?值得懷疑

    李夢筆 回覆:
    他駕駛的應該是美制運輸機,4噸連一半都裝不滿
  • 2024-05-07 22:42

    真是神仙伴侶啊!秒殺影視劇裏那些叽叽歪歪拖後腿的女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