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外國人拍攝的《舌尖上的中國》,和現在的有什麽不一樣?

年代的回憶 2024-04-28 15:01:58

前幾年,央視出品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紅遍大江南北,裏面對各地美食的記錄和解說著實讓大量吃貨垂涎欲滴,掀起了一股宣傳家鄉的“美食浪潮”。如今經濟發展迅速,大多數人都不愁溫飽,因此對美食的要求也更高,遙想80年代,還是個物質匮乏的年代,那時候的人們的美食與現在又有什麽不同呢?

德國攝影師Wolf Reinhart在1985年似乎就是奔著感受中國的美食來的,他用手裏的膠卷記錄下當時的中國美味,讓我們一同在他的圖片裏來感受。(注:網上流傳的只有他拍攝的圖片,並無文字注釋,添加的文字只是個人理解,如有不對之處,還望各位美食家們能不吝指正)

小時候家裏有用過這種火爐烤糍粑,烤出來的糍粑柔軟香嫩,這個有人說是火爐鐵餅,看這個擺放和色澤,確實很有食欲。

這個大概是品色上乘的大閘蟹了吧?看那醬料,忍不住就想掰開吃了。

這應該是幹鱿魚吧?攝影師的這種拍照角度,確實容易誘發美感。

羅漢果、腌菜、紅棗熬湯?我猜的,具體不知道怎麽吃。

仔細數一數,只有7種食材,是不是傳說中的“八寶飯”?

炒熟的板栗,這個現在還是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季節性食物,很香甜。

小時候吃過的月餅,現在感覺吃不到了。

豆腐?豆皮?有點分不清楚。

應該是當時的烤餅。

蒜頭?還是藠頭?

當時的烤串。

鵝蛋還是鴨蛋?

被爐火燙熟的面條,格外有質感。

這應該叫什麽雞腳?

烤麻雀?

炒瓜子,這圖看著就透著香氣。

竹筍。

粽子,猜猜裏面放的是什麽?

這是剛磨出來的豆腐吧!

我們這邊人很喜歡吃的香幹。

烤紅薯?烤地瓜?都是好吃的玩意。

烤魚,這種擺盤方式就很誘人。

炒蝦仁,有點藝術氣息。

最後分享一個“叫花雞”,看這圖,似乎正式傳說用泥包好放入火堆中煨出來的,肉質滑嫩,色澤鮮潤。

看完了,你有沒有流口水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