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頂梁柱突發腦出血高昂醫藥費難住一家人

青島信網 2024-05-16 11:40:17

爲父親翻身按摩的女兒。(來源:受訪者)

信網5月16日訊(見習記者 王夢婷)近日,高女士向信網(熱線0532-80889431)求助說,自己的丈夫是一名網約車司機,也是全家唯一的收入來源,在跑單途中突發腦出血,已經住院一個多月,生活依然不能自理,“現在每天的大額醫藥費用已經難以負擔,不知全家該如何度過難關。”

李師傅依然只能臥床(來源:受訪者)

網約車司機突發腦出血 全家頂梁柱轟然倒塌

4月9日晚上11點多,李師傅接下當天的最後一單,准備送完乘客就回家休息。可在路上,李師傅就覺得身體有些不舒服,好不容易堅持把乘客送到目的地後,他給妻子打去了電話。“是腦出血,送到急診的時候血壓已經240了,醫生讓趕緊轉院。後來到了市立醫院,直接進了ICU,做了微創手術。”如今,看著躺在病床上的丈夫,高女士除了心疼和心急,更擔心因爲費用,耽誤了最佳治療期。

李師傅今年55歲,從五年前開始跑網約車,每天兩三百元的跑車收入是家裏唯一的經濟來源。最近幾年,老人輪番生病,讓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2022年,李師傅的母親檢查出腦瘤,手術效果不好成了植物人,只能長期在醫院治療。就在上個月,李師傅的父親做完汗腺癌手術出院,日常生活也離不開人。“兩個老人身體不好,我照顧他們就沒辦法工作。孩子現在上大一,知道她爸爸病了,也辦了休學趕回來,以後能不能回去上學還不知道。”說起這些,高女士忍不住抹起了眼淚,“其實醫生是建議在ICU裏多觀察幾天,但費用太高,我們實在承擔不了。”

一天的醫療費用清單(來源:受訪者)

保險理賠時間長、費用少 家人急愁醫療費

信網聯系了李師傅的主治醫生,醫生表示手術後的前三個月是最佳康複期,病人日後的恢複情況基本就靠這三個月決定,腦出血後有的病人能恢複到生活自理的情況,有的則就長期需要家人照顧,“但能確定的是,即便病人恢複情況良好,也不能從事體力勞動,一定要注意休息。”

高女士告訴信網,丈夫在ICU的幾天就花了10萬醫療費,現在住在普通病房,每天的費用也要4000元左右。而因爲李師傅沒有投繳社保,所有的花銷只能自行承擔。先不說日後一家人的生活該怎麽辦,就連眼前最著急的醫療費,都讓高女士愁的不行:“老李現在有時候清醒有時候糊塗,還說胡話,閨女天天給他按摩,跟他說話,就希望能恢複的好一點。”

丈夫剛生病時,高女士記得他跑車時投過一個名叫點滴保的重大疾病保險,本以爲保險公司能夠理賠,但聯系過後才知道像丈夫這種突發的腦出血並不能馬上拿到理賠款。信網了解到,滴滴平台會爲司機在點滴保上投重大疾病保險,由中國人民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保。但是李先生的腦出血需要等疾病確診180天後進行傷殘判定,需要具有一肢及以上肢體肌力在2級以下、語言能力喪失、咀嚼吞咽功能障礙、自主生活能力喪失中的一項後遺症,才能進行一次性賠付。人保財險的理賠人員對此表示,“我們保險公司也需要規避風險,一旦提前墊付,後期發現騙保等行爲會難以追回錢款。”

申請臨時救助條件受限 困難家庭期盼援助

在采訪中信網了解到,李師傅一家現在除了要支付醫療費外,每月還有10000多元的貸款要還。“前兩年我想補貼家用,想著自己創業,結果行情不好,一下子全賠進去了,後來都把房子抵押了,還借了網貸,現在全家的生活基本上都要靠公公婆婆的退休金。”高女士說如今自己已經把親戚朋友能借的借了個遍,但丈夫的醫療費仍舊是個無底洞,眼下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李師傅的戶口落在雲南路街道,信網聯系了觀城路社區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表示每年年底會有紅十字會進行的慈善救助,對居民的大額花費根據收入按照一定比例進行補貼,到時候李師傅的家人可以到街道登記求助,“若是因爲大病喪失勞動能力,可以來申請低保戶,每個月有1145元補貼。”除此,信網還了解到,目前民政部門也有針對困難居民的醫療救助,但由于李師傅此前沒有投繳社保,因此不符合申請條件。

目前,高女士白天留女兒在醫院看護丈夫和婆婆兩個病人,自己出去打打零工,但因爲中午還要趕回來做飯,也沒辦法工作很長時間,“希望能有人幫幫我們,等老李的病情好轉穩定些了,我也能安心找份工作,支撐著他和老人的醫療費,也能讓孩子完成學業。”

李師傅的聯系電話同微信:17276552679

期盼有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爲李師傅一家雪中送炭!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