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墊底,增速登頂:快手電商GMV破萬億

華爾街科技眼 2024-03-27 14:12:51

文/陳昊

編輯/侯煜‍‍

在快手聯合創始人程一笑擔任CEO兩年多的時間裏,快手持續交出高增長的成績單。

可以說,程一笑是力挽狂瀾的拯救者。時間拉回至到2021年10月,彼時的快手遭遇了一場空前的危機:營收增速放緩,虧損額居高不下,市值蒸發萬億,抖音和視頻號雙面夾擊。當月,創始人宿華把CEO的位置交給了程一笑。

大約是在一年之後的2022年9月,快手Q2電商營收增長率首次跌破兩位數,GMV增長也在放緩。在電商業務的低谷期,程一笑擔綱挑梁。

這一人事安排坊間評論不一——電商市場瞬息萬變,行業生態錯綜複雜,理工男出身的程一笑能否應對自如還不未可知。不過,從後續的業績表現來看,程一笑的一系列改革策略和調整不僅止住了快手一路下滑的頹勢,甚至實現了扭虧爲盈。

2023年一季度,快手宣布實現自上市後首次在集團層面整體盈利;2023年Q2,快手取得14.81億元人民幣的淨利潤,首次實現真正盈利。

而在交出2023全年財報之後,快手正式進入全面盈利時代。

盈利大增,反遭資本市場看空

3月20日,快手發布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報告顯示,2023全年集團總收入1135億元,同比增長20.5%;毛利574億元,同比增長36.2%;毛利率50.6%,2022年爲44.7%;經調整淨利潤103億元,經營利潤爲64億元,相比2022年虧損的126億元,利潤大幅增長實現扭虧爲盈。報告期內可利用資金總額616億元,2022年爲447億元。

廣告收入仍然是快手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在總收入中占比53.1%,相比2022年(52.1%)略有增加。快手在財報中指出,這部分的增長來自于精細化運營策略、産品能力提升和算法優化所推動的客戶數量和投放量的增加,特別是平台內部電商商家的投放(內循環廣告)。

與此同時,從2023Q2開始,快手的線上營銷(廣告)服務也開始一掃連續五個季度的疲軟,連續錄得超過20%的增長,全年增長幅度達到23%,創造了603億元的收入。

相比出彩的廣告和電商業務,快手直播業務的表現顯得有些暗淡。財報顯示,集團2023年直播業務相比2022年增長10.4%,收入391億元,在總收入中占比34.4%,比2022年(37.6%)略有下滑。

包括電商業務在內的“其他服務”板塊,在2023年的收入爲141億元,相比2022年大漲44.7%,在集團總收入中的占比相比2022年(10.3%)也略有增長,達到12.5%。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快手還在2023年止住了海外虧損額擴大的勢頭。財報顯示,集團海外分部經營虧損28億元,相比2022年的66億元,可以說虧損幅度得到大幅縮窄。而這顯然對于快手的全年盈利也有一定貢獻。

有意思的是,快手取得超預期的財務數據,但市場卻似乎並不買賬,截至22日收盤,快手股價錄得每股48.9港幣,相比20日開盤下跌5.8%。

這種市場情緒其實並不難理解。

一般而言,成長期的互聯網企業往往以高速擴張爲主要特點,盈利能力相對較弱。在這一階段,市場主要關注的是用戶增長、市場份額擴張和收入增長潛力;而當互聯網企業進入穩步盈利期之後,其盈利能力會逐漸增強,商業模式也更加成熟。此時,市場在對這類企業進行估值時,就會更加關注其盈利能力和未來增長潛力,並且開始用更傳統的估值方法來評估這些公司,如基于盈利的估值模型(比如PE比率)、自由現金流等指標。

美團年初的股價暴跌,正是因爲二級市場對其使用的估值模型從SOTP(分部估值)轉變成了PE(市盈率)估值。

快手股價的小幅下挫,可能也意味著其發展正式步入成熟期。

電商GMV增長超30%,商家數增長超55%‍‍‍‍‍‍‍‍

在幾大板塊業務中,程一笑曾親自挂帥的電商業務的增長可圈可點。

根據財報,快手2023年平均日活躍用戶增長6.8%,從3.557億增長到3.799億;平均月活躍用戶增長10.7%,從6.127億增長到6.782億。雖然相比于2022年的增幅略有縮窄,但這部分的增長仍是廣告和電商業務的用戶基礎。

在擔任快手電商一號位負責人後,程一笑曾經多次公開表明過自己對電商業務的重視,他將其視作集團實現未來增長的重要引擎,也是整個商業生態的中心。去年11月,快手科技經營管理委員會成員王劍偉出任電商事業部負責人,兼任商業化事業部負責人,向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程一笑彙報,程一笑將不再兼管電商業務。

財報顯示,快手2023年創造了11844億元的電商商品交易總額(GMV),較2022年增長31.4%,這也是快手GMV首次突破萬億。快手指出,GMV的增長得益于電商活躍付費用戶數量和動銷商家數量的增加,而這也造就了集團電商業務的增長。

橫向來看,2022年,根據財報和測算數據,GMV超過萬億規模的電商平台分別是,淘寶/天貓(8.3萬億)、京東(3.47萬億)、拼多多(約3.3萬億)、美團(1.6萬億)、抖音(約1.5萬億)。2022年快手的GMV僅有0.7萬億,在各大平台中排名墊底。

盡管如此,快手的GMV增速卻相當可觀。3月26日,在2024磁力大會上,快手磁力引擎內循環與流量業務負責人孔慧分享電商經營方面相關數據:2023年快手電商GMV提升超30%,商家數提升超55%。

實際上,如今的大型電商平台,GMV增長只能維持單位數。隱馬數研的數據顯示,2023年1月~11月,京東的GMV(商品交易總額)同比增長5%,還是大型傳統電商中是唯一保持正增長的平台,中金公司預計京東今年的GMV和收入增速均能達到6%以上。

橫向對比不難看出,快手的GMV增速的數倍于大盤,體現了電商業務的成長性。‍‍‍

下一個快速增長點在哪裏?

在財報公布後的電話會議上,程一笑稱快手的電商業務仍然處在一個高速發展階段,無論是內容場還是泛貨架,未來都會有比較高的增速,並持續超過大盤增長。

坦白講,快手電商業務的增長率之所以能跑贏大盤,並且擁有不錯的發展潛力,其中一大原因是其規模還相對較小。

眼下的電商市場,大小玩家都已經殺紅了眼。由于重合用戶規模繼續加大,老牌電商平台都把保住存量用戶作爲當下的發展重心,前赴後繼地投入到新一輪價格戰當中。外加抖音電商的野蠻生長,快手今年在這些巨人的腳下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難度可能會更高一些。

短劇也是快手未來發展當中一個潛在的增長點。

根據財報,截至2023年底,快手星芒短劇上線短劇總量近千部,其中播放破億的爆款短劇超過300部。此外,快手還引入了數萬部的第三方付費短劇。2023年Q4,每日觀看10集以上的重度短劇用戶數達9400萬,同比增長超50%,短劇日均付費用戶規模同比增長超3倍,付費短劇行業的營銷投放消耗同比增長超300%,快手星芒短劇招商收入環比提升超6倍。

今年1月,快手文娛業務部劇情業務中心負責人于轲曾經表示,2024年快手將更加傾向于發展原生付費短劇。

短劇與快手的平台屬性的確存在天然的契合,也爲他們貢獻了一個潛在的收入增長點,但和電商業務一樣面臨抖音的競爭。今年春節期間,抖音有8部短劇成爲爆款,播放量過億。

遊戲和AI這兩個已有投入但未見回報的業務,未來的表現也值得關注。

從2021年至今,快手已經推出過多款不同類型的自研遊戲,但接連遭遇商業化能力欠佳,長線運營能力不足和版號問題,紛紛折戟沉沙。

在本次的電話會議上,程一笑也簡單提及了集團的遊戲業務。他表示對中國遊戲市場和目前快手遊戲研發的進展抱有信心,未來仍然會以長期的眼光且在對集團損益影響可控的前提下對遊戲業務進行投入。快手希望其遊戲業務今年年底前會有一些實質性的進展。

至于AI方面,根據程一笑的介紹,快手在2023年初啓動了AI戰略,他們的自研大模型“快意”在綜合能力上已經大幅超過ChatGPT 3.5,部分維度指標接近ChatGPT 4.0;文生大模型“可圖”綜合性能已經超過Midjourney V5的水平。

程一笑表示:“Sora的成功推出比我們預期更快,證明了技術突破的可行性。我們認爲這對短視頻生態是巨大的機會,未來我們會把生成模型和生産者工具結合起來,不斷幫助創作者降低創作門檻,提升短視頻制作的質量和效率。”相比電商和短劇,快手在AI上的投入或許不會獲得直接的收入回報,但後者在提高用戶體驗和用戶黏性上仍然擁有巨大潛力。AI功能或許能幫助快手解決日活/月活用戶增速放緩這個燃眉之急。

- END -

0 阅读:31

華爾街科技眼

簡介:理性看待商業世界 審慎研判科技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