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口最多與人口最少的地級市,這兩者之間的緣分太深了

百花爭豔才是春 2024-05-13 22:43:45

上圖:武漢市長江二橋一橋飛架南北的雄風。

湖北省轄地級市七普人口排名是這樣的:武漢市常住人口1373.9萬人;黃岡市常住人口579.02萬人;襄陽市常住人口爲527.6萬人;荊州市常住人口513.51萬人;孝感市常住人口爲418.58萬人;宜昌市常住人口爲392萬人,恩施州常住人口爲340.24萬人, 十堰市常住人口爲316.62萬人,鹹甯市常住人口爲266萬人,荊門市254.77萬人,黃石市244萬人,隨州市205萬人,鄂州市108萬人。

湖北省人口最多的地級市無疑是省會城市武漢市,湖北省人口最少的地級市無疑就是武漢市的東邊鄰居鄂州市,武漢市的人口是鄂州市人口的12.72倍。2023年武漢市的GDP是20011.65億元,鄂州市的GDP爲1266.03億元,武漢市GDP是鄂州市GDP的15.8倍。 湖北省人口最多的地級市與湖北省人口最少的地級市不僅僅只是鄰居關系,也不僅僅是湖北省地級市GDP頭尾關系,這兩個城市之間的淵源還深不見底。

上圖:武漢市的鄰居鄂州市西山之巅的武昌樓。

公元220年左右,三國戰亂中的孫劉兩家反目成仇,正當蜀漢關羽與曹魏的大將曹仁打得難解難分之時,東吳大都督呂蒙借此機會用計偷襲了關羽的大後方荊州,成功地斷絕了關羽的後路,逼得關羽進退維谷只能向益州方向撤退,但卻被戰死于麥城。于是孫權順利的獲得了荊州,馬上又做了一件讓蜀漢更頭疼的事,就是遷都武昌,這是爲了提高東吳將士們的士氣。此武昌並非是現在的武漢市武昌,而是現在武漢的鄰居鄂州。

在湖北省鄂州市的政府網站上,記載了《鄂州人耳熟能詳的“古今兩鄂州上下兩武昌”,其源頭都在隋唐的千古傳奇。公元806年,朝廷在鄂州(今武昌)始設武昌軍節度使。武昌軍所在的江夏黃鹄山下鄂州城,開始在民間特別是文人筆下有了武昌城的稱謂。曆史記載,古代的鄂州被改稱爲武昌,過去的武昌被改名爲鄂州。今天的武昌是古代的鄂州,今天的鄂州是最早的武昌。兩座城市的名稱完全調換,兩個地方的曆史因此改寫。

今天我們在這裏將老鄂州城今武昌城與老武昌城今鄂州城的曆史發展時間順序進行一個對照,可以讓大家更清晰的了解鄂州城與武昌城之間的糾結不清。公元221年孫權在今鄂州建武昌城;公元223年孫權在今武昌建夏口城;同一年武昌城成爲吳國國都。公元589年,今武昌城爲鄂州州府與江夏縣府,而老武昌城改爲武昌縣府,屬鄂州管轄。公元806年,老鄂州成爲今天的武昌,老武昌城爲武昌縣府,屬鄂州管轄。

公元1301年,元朝廷改鄂州路爲武昌路,老鄂州從此更名爲武昌,使今武昌城不僅是湖廣行省的治所,又是湖北道、武昌路、江夏縣的治所。公元1371年,今武昌城成爲兩湖總督、湖北省、武昌府、江夏縣四級行政機構的治所。公元1913年江夏縣改名爲武昌縣,今武昌城爲湖北省城,而老武昌先後改爲壽昌縣與鄂城縣,1983年改成鄂州市。湖北省人口最多的地級市武漢市與人口最少的地級市鄂州市這個緣分真的是太深了。

0 阅读:528

百花爭豔才是春

簡介:將美妙的圖文與大家共同分享,展現百花爭豔的祖國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