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額軍援後“萬裏建碼頭” 美在加沙“人道援助”被指作秀

海外網 2024-05-17 21:21:22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 美國耗時兩個月、花費據稱3億美元在加沙地帶海岸建造的臨時碼頭16日最終完工,將用于從海路運送人道主義援助物資。

只是,援助機構和聯合國強調,這座碼頭的作用只是杯水車薪,根本解決方式應該是陸路運輸。

3億美元與263億美元

美國軍方和美國國際開發署16日宣布,美軍在加沙地帶沿岸建造的一座臨時浮動碼頭當天完工,數天內將開始用于向加沙地帶運送人道主義援助物資。

美國總統約瑟夫·拜登3月初在國情咨文中宣布這座碼頭的建造計劃。五角大樓當時預計,建造這座碼頭耗時多至60天。美國中央司令部副司令布拉德·庫珀16日在記者會上說,建造碼頭所用材料從美國東海岸起運,經過6000英裏(約9600公裏)運送至加沙地帶附近的地中海水域開始組裝,最後的裝配在以色列阿什杜德港完成,並于當天在加沙地帶沿岸安裝到位。大約1000名美軍士兵參與碼頭建造。據美聯社報道,建造費用達3.2億美元。

最新一輪巴以沖突延宕至今,以色列軍事行動已造成加沙地帶超過3.52萬名巴勒斯坦人死亡、逾7.9萬人受傷。200多萬加沙地帶民衆中的大多數流離失所;糧食和藥品嚴重短缺,當地陷入人道主義災難。

作爲以色列最主要盟友,美國向以色列持續提供政治和軍事支持,在國際社會面臨巨大壓力。另外,美國國內反戰呼聲高漲,尋求連任總統的拜登在國內受到越來越大的政治壓力。

雖然拜登政府呼籲以色列在軍事行動中減少巴方平民傷亡、反對以色列對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拉法發動大規模地面進攻,但美方仍向以方提供巨額援助。拜登4月24日批准了國會通過的對外援助撥款法案,其中對以援助高達263.8億美元,而軍事援助超過100億美元。

杯水車薪

美軍建造的浮動碼頭運送人道援助過程繁瑣,且運量遠遠無法滿足加沙地帶需要。按照程序,國際人道援助物資首先運至地中海國家塞浦路斯,經過檢查後用貨輪或軍用船運至加沙地帶近岸的美軍海上平台,然後裝上貨車,由美軍小型船只把貨車運至岸邊棧橋,貨車從棧橋開上岸,在指定區域卸貨,然後返回。

庫珀表示,碼頭的初始運量預計爲每日90噸物資,隨後可達150噸,數天內可完成500噸援助物資的運送。

最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前,平均每天有大約500輛卡車援助物資從加沙地帶南部口岸拉法和凱雷姆沙洛姆運進加沙地帶。以軍5日關閉了凱雷姆沙洛姆口岸,並于7日控制了拉法口岸。

聯合國秘書長副發言人法爾漢·哈克強調,通過美方建造的碼頭運送人道物資並非是最可行和有效率的方式,“我們必須采用最快速和最正常途徑(把人道物資)送到加沙地帶民衆手中,因而我們現在需要陸路通道”。

“把援助送到整個加沙地帶有需要民衆的手中,不能也不應該依賴一座與需求最迫切的地方距離遙遠的浮動碼頭。”哈克說。

援助機構也呼籲以色列打開人道主義物資陸路運輸通道。慈善組織美國樂施會管理人員斯科特·保羅說,如果以方允許,陸路通道可滿足全部人道物資運輸需求,美方建造浮動碼頭“是給本可以不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方案”。

而且,援助物資被運上岸後,聯合國和其他援助機構人員運送和分發物資也面臨安全風險。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已有近190名雇員在加沙地帶身亡。4月1日,慈善組織“世界中央廚房”7名工作人員在加沙地帶死于以軍空襲。

美國國際開發署官員索納莉·科爾德16日在記者會上承認,“(在加沙地帶)開展行動的環境很不安全”,人道援助機構與以軍正在磋商,以求達到“援助人員感到安全、能安全地行動的程度。而我認爲目前還沒有達到這一程度”。(惠曉霜)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