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一開播!馬伊琍形象太過炸裂,我敢說,國産劇終于要變天了

草本紀年 2024-05-10 14:49:35

2024,國劇正當時。

試問,今年開年以來,什麽題材稱得上“最熱”?

——那必須是諜戰。

去年,諜戰劇率先回暖,全年總計播出大大小小九部作品,其中不乏靳東、王志文主演的《無間》這樣的大作。

到了今年,央視率先打響諜戰劇的“第一槍”。

由王一博、王陽、李沁等人主演的《追風者》,登上央視八套黃金檔,以諜戰+金融的新穎題材,在收視率方面一飛沖天。

看到央視做出榜樣,各大衛視自然也不甘落後。

一向領跑衛視榜的湖南衛視,馬上打出了《群星閃耀時》,而北京、東方、江蘇等三大衛視,則聯合推出了《哈爾濱一九四四》。

熱鬧,是足夠了。

可我總是覺得,還缺少點什麽,來舒緩一下觀衆觀看諜戰劇,時刻緊繃的神經。

這不,還是央視率先改變畫風——《我的阿勒泰》。

該劇已經于近期,登陸央視一套的黃金檔,正式開啓首播,網播平台愛奇藝,總計8集。

是的,你沒有看錯?

那到底是什麽樣的精品短劇,能讓一向嚴肅、板正的央視一套,做出了這樣“破格中的破格、例外中的例外”式的選擇呢?

我只能說,《我的阿勒泰》,完全值得。

第一、蒼茫遼闊,山水如畫。

現代社會,神經緊繃、壓力山大,是不少人的日常寫照。

于是,一些以田園治愈風爲主題的慢綜藝、影視劇,就開始頻頻登上大小熒屏,例如《向往的生活》等。

只是,這類題材看似簡單,卻十分容易“翻車”。

因爲一旦尺度拿捏不好,就會變成“十指不沾陽春水”式的矯揉造作。

人物與故事如果飄向空中,那麽對于普羅大衆而言,就非但起不到“治愈”的作用,還莫名添了不少堵。

在這一點上,劉亦菲和李現的《去有風的地方》,就是一個非常正面的例子。

我相信《我的阿勒泰》能夠成功,第一點就在于,它有一個足夠“硬核”的文本。

該劇改編自李娟的同名散文集。

故事概括起來很簡單,講述了生長在阿勒泰的漢族少女李文秀,選擇在大城市追求文學夢,卻屢屢碰壁。

于是她在一番掙紮過後,被迫回到老家。

在老家,李文秀與開小賣部的母親相依爲命。

當結識了哈薩克少年巴太之後,她漸漸發現了家鄉的美,似乎無處不在。

就像《去有風的地方》之于大理一樣,《我的阿勒泰》最大的看點之一,就是阿勒泰絕美的風景。

阿勒泰,位于我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在古代,該地區是中國少數民族的牧居地,風景絕美,有著“中國雪都”之稱。

因此,發生于此地的一個故事,將自然風光,與人和人之間的善意相處,巧妙的結合起來,就很難讓人拒絕了。

第二、馬伊琍顛覆形象。

早在30年前,馬伊琍就已經進入演藝圈。

但真正讓她聲名大噪的,還是幾部“偶像式”的作品——《真空愛情記錄》《還珠格格3》以及《奮鬥》。

在後者中,她飾演的女一號夏琳,其實是沒有王珞丹飾演的米萊討巧的。

以至于在後來的很多年中,馬伊琍最主要、最知名的影視形象,大多都是精致的上海女人。

包括但不限于大火的《我的前半生》,電影《愛情神話》,以及王家衛導演的大作《繁花》等等。

可是這一次,她不再是羅子君,不再是李小姐,也不再是玲子。

她飾演一位母親,一位在草原上開小賣部的母親。

講老實話,在那麽一瞬間,我是根本不敢相信,這是馬伊琍,這遠遠比當初,海清在電影《隱入塵煙》中帶給我的震撼,還要大得多。

是什麽,促成了馬伊琍,做出如此顛覆形象的改變?

是演員,對于演藝事業的不斷追求。

要知道,出生于1976年的馬伊琍,已經48歲了。

在演藝圈已經摸爬滾打30年的她,早已經見慣了“起高樓、宴賓客、樓塌了”的悲喜劇。

如今馬伊琍再度出發,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第三、最美的風景,永遠是人。

除了馬伊琍之外,劇中另外兩位年輕的主演,分別啓用了于適和周依然。

于適是演藝圈的“超級新人”。

之前聲名不顯的他,因爲出演了烏爾善導演《封神》中的姬發一角,在去年火爆出圈。

他能接到巴太一角,與電影《封神》也有著不小的關系。

當初導演兼編劇滕叢叢在選角時,看到了一張于適的騎馬照,馬上就被驚豔到。在她看來,于適身上有一種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周正的帥氣。

而這張“騎馬照”,正是來自于當初烏爾善導演的“封神訓練營”。

導演滕叢叢第一次真正見到于適時,發覺他身上有一種十分清澈,卻又少年老成的感覺,氣質迷人且複雜。

因此于適得以被啓用,也就不難理解了。

至于周依然,則依然是文藝片女主的不二選擇。

從入圈開始,圍繞在周依然身上的,就有兩大標簽——文藝,演技也不乏靈動。

縱觀這幾年,她選劇本的眼光一向不錯,無論是在《三悅有了新工作》,還是《風犬少年的天空》中,她都有著上佳的表現。

阿勒泰風景如畫,可合適的演員選擇,也是美景必要的構成部分。

第四、真誠,才是最大的必殺技。

盡管只有“區區八集”,可《我的阿勒泰》的拍攝難度,並不算小。

李娟的原作是散文,而並非小說。

因此導演兼編劇滕叢叢曾經考慮,要不要拍成一個電影。

但文藝片在票房方面,很難帶給人驚喜,加之處于特殊時期,有不少投資人和制片人,都不是很看好這個項目。

退而求其次,滕叢叢將之,拍攝成爲了一部八集的電視劇。

可問題依然存在:

——該怎麽把散文,拍成一部電視劇呢?

在滕叢叢看來,李娟的原著,是“形散神不散”。

爲了抓住原著的精神、揣摩原著的意圖,她先後去往阿勒泰采風兩次,與當地人做了不少的溝通和了解。

于是滕叢叢,就截取了原著中,漢族與哈薩克族人民之間婚姻的章節。

接著拎出主角母女,去建立起一條主線,繼而去構建配角的人物關系,並融入遊牧遷徙和賽馬會等內容。

原生態再現了北疆的風物。

“我沒有辦法跟每個人說那個地方有多美,因爲它的美食跟空氣呼吸濕度,還有當地的草、牛羊馬人結合在一起的。希望大家可以遠離喧囂,跟我們去那邊做一場夢。”

我們不妨跟隨滕叢叢的腳步,一起走進阿勒泰。

去翻越那座山,傾聽他(她)們的故事。

1 阅读:188
评论列表
  • 2024-05-10 18:12

    看不下去,看的打瞌睡,如果不是馬伊俐不會點進去!

  • 2024-05-10 20:08

    看不下去,看的打瞌睡,如果不是馬伊俐不會點進去!

  • 2024-05-10 22:28

    要是貓都跑不出來,你進去只能一起死。。。貓比人不靈活太多了。。

  • 2024-05-11 02:12

    馬伊琍的形象炸裂,國産劇終于迎來了變革

  • 2024-05-11 04:34

    國産諜戰劇的崛起,讓2024年成爲了國劇的新時代

  • 2024-05-10 18:06

    原散文中張鳳俠是四川人,改成江蘇人就是爲了迎合馬伊麗的口音,多精明的人設啊,淨會賒賬?她苦吧吧的在阿勒泰熬著,爲啥不跟婆婆回沈陽?或者回江蘇?張文秀原來是不肯和媽媽去夏季牧場的,爲啥後來同意去了?

  • 2024-05-10 19:50

    終于等來一部想看的劇

  • 2024-05-10 21:57

    已看兩集,非常不錯,會追下去,再說只有八集,短小精幹

  • 2024-05-11 00:37

    好嗎?感覺有點太過了,這妝容也是太過了

  • 2024-05-10 17:49

    你確定《小歡喜》是馬伊琍主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