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關心的ETF的交易策略。

白貓學 2024-05-07 17:46:04

最近有很多人留言,希望分享一下,關于ETF的交易策略。

現如今認可ETF的人,比起之前確實多了很多。

但是投資ETF,該如何操作賺錢,也就是一頭霧水。

問題的本質,是本身對于ETF投資的概念混淆了,並不理解ETF和股票的區別。

ETF可以是一種無腦的投資,也可以是一種高深的交易投資。

或許很多人不認可,認爲無腦的投資是不會有結果的,但ETF本身確實可以。

我們要把ETF,從底層拆開來,它是分兩個大的種類的,兩種的投資方式截然不同。

第一種,寬基指數。

所謂寬基,可以做無腦的估值定投,很簡單的設置止盈止損,不需要做太多的思考。

寬基指的是大的指數,沒有絕對風格的指數,不偏向于板塊的指數。

諸如,上證指數ETF,滬深300ETF,中證500ETF,中證1000ETF,創業板ETF等等。

寬基,意味著對應的指數包含的投資標的,相對比較寬泛。

這個寬泛,指的是這個指數底層包含的股票,並不是同一個類型的,有很多的種類。

當然,不同的寬基,對應的風格是不一樣的。

比如,上證50、中證A50、滬深300,更偏向于權重。

比如,創業板,科創50,科創100,更偏向于科創方向。

比如,中證1000,中證2000,更多的是中小盤個股。

寬基指數對應的投資方向,其實是不一樣的,風格也是有明顯差異的。

但是寬基指數並不存在一個絕對的行業,能夠避免行業趨勢對指數帶來的影響。

這就意味著,寬基指數可以用估值去衡量。

因爲行業的起起落落,是非常影響估值變化的。

上升中的行業,擁有更高的估值溢價,而衰落的行業,估值就會明顯偏低。

所以寬基可以用估值法去套利,而行業基金很難套利。

就比如上證指數ETF,應該是最容易交易的ETF指數了。

越跌越買,越漲越賣,單純的做網格交易都能夠套利賺錢。

只不過很多散戶投資者沒有耐心去做指數交易而已,反而在胡亂的選擇和操作中虧了錢。

如果你對ETF投資沒什麽概念,優先選擇寬基作爲入門的標的。

第二種,行業指數。

已經提到了行業指數本身,並不能按估值法去做交易。

因爲上升中的行業,往往存在估值的泡沫,或者說炒作的空間。

一旦走下坡路,指數就會大幅度的縮水,讓投資者虧錢。

我們最熟悉的,其實是中概互聯網ETF,這個指數的大起大落,讓很多專業的投資者都遭遇了滑鐵盧。

這支LOF的指數基金,從2015年-2021年,累計上漲了約6倍。

但2021年,在互聯網寒冬,加上美股中概的政策限制之下,最大的跌幅超過了75%,只剩下1/4。

投資者損失慘重,可以說是血虧。

雖沒有血本無歸,但高點買入的想要回本,基本上就成了一種奢望。

這充分說明,行業指數ETF的投資,一旦在錯誤的時間,選擇了錯誤的行業,將會遭遇不可逆的風險。

它不像寬基指數,你可以通過在低估值區間補倉,去慢慢抹平風險。

一旦行業發生不可逆的變化,跌下去可就上不上去了。

因此,對于行業指數ETF的選擇,本質上還是要求投資者具備分析行業趨勢能力的。

如果你不是很懂行業,也不明白當下指數所處的位置是否合理,盡量不要碰行業指數ETF。

大部分人都是在高位選擇的行業指數ETF,不論是白酒、醫藥、芯片、新能源,都已經收割了一批又一批韭菜了。

作爲小散,先把ETF的種類搞清楚,然後再考慮怎麽交易操作才行,千萬別很籠統的認爲ETF就是高抛低吸那麽簡單。

這種想法和散戶入市炒股票其實是一樣的,概念還沒有,就渴望自己能夠賺錢了。

ETF的操作邏輯,和股票其實沒有差太多。

主要區別有幾點,再重複給大家講一下。

1、股票有業績一說,ETF沒有業績。

這就說明ETF不存在暴雷的情況,只存在行業趨勢好或者壞的情況。

個股最糟糕的情況是退市,而ETF最糟糕的情況,就是大跌,腰斬,膝蓋斬。

ETF的風險會比個股要小一些。

2、股票可以做超短線,ETF卻很難。

ETF的波動,明顯是小于指數的,這導致ETF想要做短線的難度很大。

個股很容易出現龍頭,出現妖股,短短幾個禮拜就翻倍,甚至3-5倍。

但一個行業的指數,要在短期上漲超過30%,難度是非常高的。

因此,ETF的操作風格,要麽是長線,要麽就是波段,很少有快進快出的。

3、ETF倉位控制可以確保賺錢,股票不能。

就是因爲ETF對應的是指數,指數不存在退市風險,所以ETF但凡是通過倉位控制,是可以翻身賺錢的。

ETF很少存在越補越虧的情況,除非是高點買入後,一路下跌一路補。

但只要資金量足夠大,補倉資金足夠多,回本賺錢基本上是板上釘釘。

當然,聰明的投資者不會在高位大肆入場,至少會等到估值回歸到合理區間才開始布局。

所謂ETF的買點,主要參考的就是估值和趨勢兩個維度。

估值比較好理解,就是曆史上,不論是寬基,還是行業指數,對應的估值百分位。

百分位低于30%,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區間。

這個區間做ETF投資,只虧時間,不會虧錢的,早晚是會回本賺錢的。

高位入場,低位又沒法補倉,那可能需要等待的時間周期就很長了。

另一個是趨勢維度的買點,也就是指數開始起漲,有資金明顯介入的時候,可以多買一點。

這個和股市裏的技術分析就有異曲同工了。

對于不太懂交易的散戶而言,還是優先選擇估值維度做買點最好了。

賣點的選擇,通常也是兩種方式,一種是選擇估值,另一個是選擇趨勢。

同樣建議散戶,在對趨勢無法准確把握的時候,根據估值的高低來選擇賣點。

但凡估值進入泡沫區,也就是70%以上百分位的時候,不要猶豫和貪戀,直接落袋爲安。

賺到的才是你的,賺不到的都是空談,坐電梯是一件很傻的事情。

ETF投資本身,交易周期會比股票略長,投資的耐心,倉位的分配,投資的策略,看似會簡單一些,實則更考驗投資者的綜合能力。

1 阅读:16

白貓學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