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毅仁女兒嫁進澳門富豪家,葉劍英告訴廖承志:問問周總理意見

縱觀曆史2021 2024-05-04 23:23:33

1973年,知曉女兒榮智婉確定要與澳門富豪之子馬有恒結婚時,榮毅仁左右躊躇、緊皺眉頭難掩心中顧慮。女兒即將大婚原本是多麽值得開心的一件事,他究竟是在顧慮些什麽?

衆所周知,當時的內地正處于文革動亂時期,榮毅仁深知港澳台收複暫時來說是遙遙無期且難以實現的事實,一旦女兒與馬有恒結婚就不免要多出入在動亂複雜的“境外”。

這樁婚事背後承載的其實不僅只是兩位新人的心心相印,更是承載了榮毅仁與中國共産黨之間深厚真摯且值得傳說的情感。

共志向,步相隨

1949年5月,解放軍曆經千辛萬苦終于解放了上海。當上海大部分資本家都紛紛舉家遷移去海外發展時,滿身疲憊的解放軍戰士,露宿上海街頭堅守紀律不接受百姓救濟的情景,深深感染了榮毅仁。

榮毅仁作爲中國近代史上最大民族資本企業的繼承人,作爲共産黨外人士,最後毅然決定舉起兩只手贊同社會主義,全身心地爲共産黨服務,共同建設滿目瘡痍的社會。

1950年,榮毅仁受毛澤東邀請出席宴會。宴會上榮毅仁正好坐在第二桌——周總理那一桌,這是榮毅仁第一次離周總理這麽近,周總理待人可親可敬的形象讓榮毅仁始終記憶猶新。

1956年1月,榮毅仁在上海召開的公私合營大會上大聲朗誦:“社會主義改造對于我失去的僅僅是屬于我個人的一些剝削所得,而得到的卻可以是一個可以實現人人富裕、繁榮強盛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不是金錢就能買到的。”

榮毅仁這般慷慨愛國之心,爲祖國建設事業奉獻不可計量的財力和智慧,帶動全國各大中城市一個接一個地完成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帶領我國工商業邁向一個新台階。

1957年,榮毅仁受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和國家領導人的器重,當選了上海市副市長,不久又經鄧小平引薦,前往北京擔任了紡織工業部副部長一職。

1958年春夏,“大躍進”運動興起。榮毅仁積極面對生産的矛盾,親自帶隊去了解野雜纖維的生長和開發利用情況,主動調查研究棉花大幅減産困境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承姻緣,續情誼

榮毅仁投身建設新中國事業時,一直深受國家領導人的關心照料——周總理幫助榮毅仁的妻子楊鑒清在北京開啓了她的事業;葉劍英深知無錫人愛吃活魚,每每將新鮮活魚送往榮家;鄧小平始終傾心鼓勵榮毅仁放手大膽去建設國家事業等等。

葉劍英作爲當時國家的軍事謀略家,十分敬重榮毅仁拳拳愛國之心,又因與澳門富豪馬萬祺早年便是好友,待馬有恒更是像自己孩子一般。

正是葉劍英對朋友這份心系,馬有恒與榮智婉在葉劍英與廖承志的機緣安排下相識,兩人因志趣相投、情同意合走在了一起,最後成就了馬榮兩家這段美好姻緣。

在得知榮毅仁心中的顧慮後,葉劍英還拜托廖承志不忘告知周總理此等美事以表支持。

周總理聽後態度和葉劍英如出一轍:“這是一件好事啊,我當然支持。而且葉帥也支持,我當然是同意馬家和榮家結爲姻親啦!”

1973年8月,從北京、上海、澳門來的數名好友受邀前往北京,見證馬有恒和榮智婉兩人隆重的訂婚儀式。

榮毅仁與中國共産黨的關系在兩人結婚後也變得越發深厚了。

共進退,耀華夏

文革期間,榮毅仁時常遭受到反動派的毆打與打擊,始終堅定不移服務社會主義的信念。1985年,榮毅仁正式加入中國共産黨,開啓以“黨的兒子”的光榮身份建設特色社會主義新中國。

1976年1月8日,面對摯友周總理離世的噩耗,榮毅仁痛心疾首,如同有千萬利刃刺入心髒。

榮毅仁傷心之余,仍始終不忘周總理生前對建設祖國的雄心抱負和諄諄囑托,在鄧小平的“勇于創新、多作貢獻”的鼓勵下,榮毅仁帶著“中信”大踏步地前進,帶動中國貿易跑向世界。

1983年,榮毅仁任“中信”董事長。1993年,榮毅仁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期間,中信便利了居民出國的渠道,拓寬了商品服務的外貿道路,美化了居民的生活環境,豐富了國內的金融市場等等。

榮毅仁殚精竭慮的付出,讓“改革開放”的春光普照到了每一個國之進步的種子。

曆史車輪雖滾滾向前,黨和人民深受榮先生一腔愛國熱情眷顧,吾輩不敢忘記榮毅仁先生的愛國建設。曾經那個因戰爭貧困潦倒的社會已然是和平盛世,願華夏大地盛世長存,不負先生傲骨英魂。

1 阅读: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