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氣功八段錦真正竅門:養生家、醫家周稔豐的八段錦心法

衛昌國學說說 2024-05-03 09:02:35

在任何領域的專業人士,都會明白,成就是靠長時間積累拼搏而得。

養生也不例外,或者說,養生更需要花費更多的心思和努力。

然而,在如今視頻時代,大家總希望秘法,總希望一夜暴富,一朝悟道,一夕成仙。

于是,也出現了各種迎合這種心理的視頻和內容。

其實,喜歡這些快速成就的人,多數也只是隨便看看,即便最簡單的方法,也不會真正天天嘗試。

正如,現在知道八段錦的多,練習八段錦的朋友也不少,但真正花心思去琢磨的人就比較少了。

不過,幸好有一些大家,他們花了幾十年努力,總結出了一些好經驗,好方法,可以讓大家快速吸收轉化。

當然,你也可以稱之爲竅門或心法,甚至叫秘法也不爲過。

八段錦研究者中,周稔豐教授算是最資深的。

他本人是著名醫家,跟隨名家學習過太極拳,對易筋經、八段錦等養生氣功也有很深的研究。曾出版《八段錦大法》。

周稔豐教授認爲八段錦練習得掌握以下原則:

一、心靜體松是八段錦基礎

周稔豐教授認爲,八段錦的最關鍵基礎:松靜的心理狀態。

松靜包含,心靈的全然放松,以及心理狀態的安靜和流暢。

唯有松靜,姿勢才不生硬,呼吸才不造作。

松靜能讓練功變得更有節奏,更有規律。

心靜體松還是協調性、姿勢准確性和意念引導動作的必要條件。善松靜,動作自然柔和溫潤,意境含蓄自然,動作活潑輕靈又凝練穩健,快樂不由自主從內而發。

二、動與靜是如何相互轉換的?

學習養生功,常說,動靜結合。

然而,實際上動靜結合不是分割的兩種狀態,而是一種狀態的兩種表現形式。

周稔豐教授認爲:“動與靜”的轉換其實是大腦皮層興奮抑制功能的調整。

練功時,引起大腦皮層某一區域的興奮,同時會使原來其他其余興奮狀態被抑制,所以能迅速消除疲勞。

尤其是當代人,即便是休息,其實精神還處于慣性:不可控制的緊張狀態。

有意識的放松和鍛煉反而是,消除緊張很好的辦法。

練習八段錦,進入動靜結合妙境,才能夠形成身心最佳的休息。

三、呼吸和用意

周稔豐教授認爲,練習八段錦,呼吸應自然,“吐維細細,納維綿綿”。

如何用意?

周稔豐教授講,思想集中神態安詳爲前提。

意念要輕松自然,本著“時隱時現,似有似無”的原則。意念行氣,意念引導動作,冥想,甚至內觀,都可以采取這種方式。

譬如,走路,你根本不去管它,它自己會走。但,這裏面其實是有意念引導的,而且是很高級的意念引導。

周稔豐教授特別強調,老年人練習,更不要強呼吸引導氣血上行,應隨時意念引導氣血下行。

四、練習時間

最重要的原則是:“功不練乏力”。

意思是,不能練到疲倦,稍有疲勞就停止練習。特別是對于身體較弱者,需要在疲勞前,正興致勃勃的時候停止練習,往往效果更好。

正常來說,一個健康的人每天練習應一小時左右,但不一定集中在一個時間。練習可整套或多套練習,也可以單獨動作重複練習。

五、練習禁忌

周稔豐教授認爲有八不練:

過飽不練、過饑不練;

過累不練、發燒不練;

病不練,心有急事不練;

氣候惡劣不練,風口不練。

練習時,應穿著寬松衣服,選擇空氣清新處,不對風口。體弱者,最好減少房事。

練習日常,應規律飲食,不吃太飽,不喝刺激性飲料,如咖啡、可樂啥的。

總結:

衛昌國學認爲,先不要設定太高的目標,也不要立即改變自己的生活。

只是練起來。

當成一種娛樂活動,不要有任務和壓力,可能效果更長久。

衛昌國學

2024年5月

16 阅读:1207
评论列表
  • 2024-05-03 19:50

    個人看法,八個動作每個動作練三次不需要多長時間

  • 2024-06-04 14:52

    謝謝您的教導

  • Z6 1
    2024-05-06 16:40

    個人看法,第一和第八組合,配合呼吸來練習.10分鍾-15分鍾左右就行.早晚一次。

衛昌國學說說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