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不止會給好兄弟梅毒開門,還會讓你感染其他疾病!

同基聲 2024-04-24 12:43:11

艾滋病不僅會拉著梅毒來,還會有其他疾病也會來!

看過梅毒科普的小夥伴,是不是和我一樣比較迷茫,

爲啥檢測時,梅毒、艾滋病要來一套?

01艾滋病

艾滋病發現于上世紀八十年代,艾滋病(AIDS)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作爲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因此,人體易于感染各種疾病,並發生惡性腫瘤,病死率較高。

HIV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爲8~9年,在艾滋病病毒潛伏期內,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02梅毒

梅毒是由蒼白(梅毒)螺旋體引起的慢性、系統性性傳播疾病。起源于約15世紀末期。臨床上可表現爲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潛伏梅毒和先天梅毒(胎傳梅毒)等。

梅毒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列爲乙類防治管理的病種。

艾滋病、梅毒合並感染過程1

艾滋病、梅毒有共同的傳播途徑,梅毒螺旋體與艾滋病病毒合並感染較爲常見,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下降,使梅毒螺旋體更容易趁虛而入。

2

梅毒螺旋體導致的陰部糜爛、皮疹、皮膚潰爛等因素大大增加了無保護性行爲時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幾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合並梅毒螺旋體感染的可高達30%。

3

其中男男性行爲人群梅毒螺旋體、艾滋病病毒合並感染的幾率最高。因此在檢測艾滋病的同時應該檢測梅毒,在檢測梅毒的同時應該檢測艾滋病。

高危性行爲人群應提高主動檢測梅毒、艾滋病的意識;衛生醫療機構工作人員應向性病就診者主動提供艾滋病、梅毒聯合檢測及咨詢服務。

傳播途徑

艾滋病的三種傳播途徑:性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三種,日常接觸不會傳染。

梅毒除了可通過以上三種之外,日常的生活與感染者接觸,如:哺乳、接吻等也同樣可導致感染。

梅毒可增加感染HIV病毒的風險。梅毒以生殖器潰瘍爲特征,在性交過程中易造成進一步的破損和出血,使HIV病毒更容易入侵,也容易將病毒傳染給他人,增加HIV傳播的危險和機會。艾滋病患者感染梅毒後可能會改變梅毒的臨床表現,使得梅毒的臨床損害更加嚴重並加速梅毒疾病的進展。

身體損傷不同

梅毒相比艾滋病來說,造成的身體損傷要小一些。

1、梅毒只要積極配合治療,一般可以通過有效的方式來控制病情,減輕梅毒帶來的身體損傷。部分人用藥之後梅毒螺旋體被清除,身體也會慢慢恢複正常。

早發現、早確診、早治療、可治愈。

2、艾滋病包括HIV感染者,目前還無法達到功能性治愈,但是可以通過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抑制病毒的生長,完全可以控制。預期壽命與普通人差別不大。

早發現、早確證、早治療,可控制。

由于晚期艾滋病患者的免疫防禦和免疫監視功能喪失,極易發生多種機會性感染,出現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血液系統、皮膚粘膜、心血管系統等髒器的合並症。

艾滋病常見的合並症有反複發作的疱疹病毒感染、肺孢子菌肺炎、馬爾尼菲籃狀菌病、細菌性肺炎、結核分枝杆菌感染、深部真菌感染、弓形蟲腦病、敗血症,以及皮膚黏膜或者內髒的卡波西肉瘤、淋巴瘤等。

爲了有效預防梅毒、艾滋病經性傳播,應避免無保護的不安全性行爲,在發生高危性行爲時做到100%安全套使用;

應邀請配偶或性伴一起做梅毒螺旋體、艾滋病病毒聯合檢測;

高危行爲後或有性病皮膚病相關症狀時應盡早到性病皮膚病門診進行檢測,爭取早診斷和早治療。梅毒經過規範治療是完全可以治愈的,艾滋病通過抗病毒治療能有效降低體內的病毒水平和病毒的傳播力。因此治療不但能阻止疾病進展、有利于個體健康,同時也是有效的預防手段,利己利他利社會。

END

0 阅读:140

同基聲

簡介:2004年8月成立防艾草根,防艾檢測感染者關懷.阻斷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