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出訪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三個國家的選擇蘊含了大戰略

秦安戰略 2024-05-06 06:10:26

這是一個大消息,這個假日,不僅航天航空有一件裏程碑的大事情,探月飛船直奔月亮背面而去,大國外交也出現了一個裏程碑事件。5月5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離開北京,應法蘭西共和國總統馬克龍、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統武契奇、匈牙利總統舒尤克和總理歐爾班邀請,對上述三國進行國事訪問。

這次出訪,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是元首外交的裏程碑事件。之所以這樣講,因爲這是一件並非普通發出發,不僅具有時間的敏感性,所選擇的三個國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曆史上,以及當前世界反霸的大格局中,都是非同一般的存在。這樣充分說明中國的戰略自信。

第一,法國是常任理事國、核大國,而且是第一個承認中國的西方大國,更是一個反美鬥士。當年,就是法國堅決將美國大兵趕出法蘭西土地,否則,現在的法國就和德國一樣,駐紮大量美國士兵。一個主權國家,駐紮大量其他國家,尤其是霸權國家的軍隊,你說還有什麽獨立可言?美國大兵在日本和韓國,甚至做出了奸淫婦女的醜事,可享有外交豁免權,你說這樣的國家還算主權國家嗎?

爲了這次出訪,雙方官方其實已經做了相應的准備。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5月2日,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外文局指導,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聯合中歐美全球倡議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法全球治理論壇”在法國巴黎舉辦。

《中國新聞周刊1月24日刊登了一篇文獻,題目是《揭秘中法建交:戴高樂迂回探路,有人氣成爆米花》。文中披露,戴高樂多次公開表示,不做美國的“衛星國”。進入1963年,法美矛盾空前激化。這年年初,戴高樂否決了英國加入歐洲六國共同市場的申請,認爲英國是美國的“推銷員”和“特洛伊木馬”,會損害歐洲利益。

1963年10月,周恩來總理在北京會見戴高樂將軍的代表、法國前總理富爾及夫人,商談兩國建交問題。1964年1月8日,法國內閣會議正式通過了與中國建交的決議。1月27日北京時間19點(巴黎時間中午12點),中法同時在北京和巴黎發布建交聯合公報。公報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法蘭西共和國政府一致決定建立外交關系。兩國政府爲此商定在三個月內任命大使。”這是新中國外交史上內容最簡潔、措辭最獨特的建交公報。

曾孫女娜塔莉·戴高樂曾感言:“我的曾祖父堅信,中國的力量在于未來將無法被忽視,全球的發展也不能沒有中國,事實證明他是對的。”環球時報4月29日報道,馬克龍在25日的演講中警告稱,“我們的歐洲面臨滅亡的風險,我們沒有能力面對風險”,呼籲歐洲實現“戰略自主”。他還重申,“歐洲必須表明它永遠不會是美國的附庸”。

從戴高樂的不做美國的“衛星國”,到“歐洲必須表明它永遠不會是美國的附庸”,本質都是法國領導人選擇獨立自主的道路,也是對美國霸淩的強有力的反抗。

正因爲如此,盡管德國總理舒爾茨兩次訪華,但中國依然選擇法國出訪。由此可見愛按,新型大國關系的原則就是爲了中國利益。德國這樣被美國大量駐軍的國家,就很難有獨立自主的話語權。如果這位美國的說客甚至幫凶,談來談去意義其實並不大。

第二,塞爾維亞是中國的“鐵杆朋友”,是北約轟炸下的“患難朋友”,就是在塞爾維亞的這片土地上,北約欠下了中國人民的血債。

說起中國和塞爾維亞的關系,有三件事情刻骨銘心。

一是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遭受北約導彈打擊,3位優秀的中華兒女被炸身亡。這是一場有預謀的犯罪行爲,我外交部發言人明確指出,北約至今依然欠著中國人民的血債。

北京時間1999年5月8日,以美國爲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部隊,用B-2隱形轟炸機投下五枚聯合直接攻擊彈藥,悍然轟炸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南聯盟大使館。新華通訊社記者邵雲環、《光明日報》記者許杏虎和朱穎當場犧牲,數十人受傷,大使館建築嚴重損毀。

血債要用血來還,只要北約還存在,中國的高超音速導彈就要時刻准備好,進行殲滅性的打擊。而今天,中國對塞爾維亞的支持,也是對北約犯罪組織最有效的打擊。

二是疫情期間塞爾維亞總統飽含熱淚感謝中國。2020年3月15日,疫情肆虐全球,塞爾維亞、西班牙、菲律賓三個國家,幾乎同時向中國緊急求助。特別是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眼含熱淚的演說,感動了億萬國人。中國給予無私的幫助,讓塞爾維亞人民渡過難關。這也充分說明,患難見真情,中國和塞爾維亞才是可以患難與共的真朋友。

三是中國運-20集體出動,爲塞爾維亞送去先進的防空系統。2022年4月1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爲落實中塞雙邊合作計劃,中方近日派遣空軍運輸機向塞爾維亞運送常規軍事物資。”這也就證明了當時“6架中國運-20大型運輸機降落塞爾維亞”得到中國官方的證實。根據外媒的說法,6架中國運-20大型運輸機爲塞爾維亞送去了中國制造的“紅旗-22”中遠程防空導彈系統的外貿型號FK-3。

毫無疑問,這將極大地提升塞爾維亞的防空能力,對曾經飽受北約轟炸的人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安全保障,也是對邪惡北約的一個嚴重警告。美國當時就非常不爽,其官員威脅說,如果塞爾維亞想加入歐盟或其他西方聯盟,就必須使其軍事裝備符合“西方標准”。言外之意,就是不能使用中國武器裝備。敵人反對什麽,塞爾維亞就做什麽,實力才是硬道理,中國非常有必要,幫助塞爾維亞保持較高的軍事防禦水平,遏制北約犯罪集團的虎視眈眈。

第三是匈牙利。這是北約國家中反對霸淩的鬥士。在北約國家和歐盟眼中,至少有兩個“刺頭”,一個是土耳其,一個就是匈牙利。但在世界正義人們的眼中,匈牙利無疑是敢于堅持正義,反對霸淩,守住自己底線的英雄。匈牙利多次阻止通過相關制裁俄羅斯以及惡心中國的法案。

匈牙利被稱爲最東邊的西方國家,也是1949年最早承認新中國的國家之一,和中國具有良好的關系。就在國家領導人出訪的5月5日,新華社發布特稿:“向東開放” 擁抱中國——匈牙利堅定不移發展對華關系。

尤其是匈牙利“向東開放”戰略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深度對接,兩國各領域合作紮實推進、成果豐碩。按照匈方統計,2023年,兩國雙邊貿易額超過130億美元。中國對匈牙利直接投資達76億歐元,占外國對匈直接投資總額58%,創造就業崗位逾萬個,匈牙利連續多年爲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的第一投資目的國。由此可見,中國和匈牙利合作程度至深。

還有一個必須提到的標志性項目,就是中匈共建匈塞鐵路項目。這個項目的重要性在于兩個方面。一方面,它是“一帶一路”的標志性項目,尤其是突破了中國鐵路技術裝備與歐盟鐵路互聯互通技術規範的對接,這是一個突破性進展,具有裏程碑意義。

另一方面,匈塞鐵路項目全長近350公裏,連接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和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全線建成後,從布達佩斯到貝爾格萊德時間將從8小時縮短至3小時,將極大便利匈塞兩國人員和物流往來,對與中國友好的匈牙利和塞爾維亞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我們看到最新消息,5日晚上,國家領導人抵達法國,並在機場發表重要講話。我們看到領袖這次是開啓對法蘭西共和國的第三次訪問,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2014年、2019年,在中法建交50周年和55周年之際,也訪問了法國,由此可見對中法關系的重視。

下一步,隨著中國參與的匈塞鐵路項目建成,兩國首都高鐵時間僅僅是3小時,和北京到鄭州的時間差不多,顯然將非常有助于兩國經濟發展,也有利于中國對兩個國家支持的統籌協調,産生更好的效益。

中國和塞爾維亞,中國和匈牙利的關系正在非常友好地發展,對兩國人民帶領巨大的收益,這種示範效益歐洲各國都看得到,也和美國坑歐洲各國形成鮮明的對比,必將讓越來越多的國家不斷強化與中國的合作。

與此同時,要力爭在“不願意做美國附庸”的法國這邊好好做工作,進一步發揮傳統友誼,以及法國反對美國霸淩的正能量,通過全方位的合作,甚至包括共同遏制“核訛詐”“核瘋狂”,來讓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看清美國霸淩的本質,從而走向反對欺淩的新時代。

一句話總結:人家正道是滄桑,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外交理念,正在走向歐洲,傳遍世界!

秦安,2024年5月6日 北京。

27 阅读:6537
评论列表
  • 2024-05-06 17:32

    中國帶給世界是和平!美國帶給世界的只有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