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永偉——《問界》引航未來開創藝術新紀元

書畫說 2024-05-11 13:33:33

裴永偉1970年生,河北邯鄲人。華夏之星、中國書畫報特聘書畫家,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世紀金色嘉園文化藝術中心理事,邯鄲市永年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等。2021年4月30號中國書畫報社、北京燕京書畫社特邀參加《百年百家全國書畫大展》開幕式及頒獎;作品受到了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領導高度贊賞。(北京民族文化宮)。作品入展:新時代-新征程慶祝中國書畫報社成功轉制暨三十五周年報慶《中國畫名家作品展》作品被(中國書畫報)收藏、天津美術學院。《百年百家全國書畫大展》(書法百家) (國畫百家)。《全國梅蘭竹菊中國畫作品展》(竹卷)。《全國名家中國書畫小品邀請展》。《第一屆華夏之星中國書畫人才海選作品展》(入選獎)。《第三屆華夏之星中國書畫人才海選作品展》(優秀獎)。《新時代新農村-第四屆華夏之星中國書畫人才海選主題創作大展》獲最高獎(傑出獎)- 獎金(20000元)。《錦繡華夏 文心雕龍——中國書畫大展》(中國藝術報)。入編(全國)新編花鳥畫譜叢書:《竹譜》、《蔬果譜》河北美術出版社。墨竹四條屏被中央電視台播出電視連續劇《書香門第》作爲主要道具采用。作品被多家專業藝術機構收藏,有多篇文章與作品在《人民日報》、《央視頻》、《中國書畫報》、《美術報》、《中國書畫研究》等報刊刊登發表,著有《裴永偉書畫作品集》。

向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領導介紹《百年百家全國書畫大展》的參展作品。

(北京民族文化宮)

創 作 感 言

中國畫的特點是人與自然的融合,強調個人的修養和對人生與自然的感悟。因此,中國畫來源于自然,出自于胸臆。以書爲畫,抒情寫意的意象藝術,它既不同西方的寫實繪畫,也不同于西方的抽象繪畫。

蘭竹是中國畫技法最爲講究,花鳥畫中尤以蘭竹最難出彩。古人常說:“一世蘭,半世竹”言下之意,就是說寫竹要筆筆見功夫、葉葉講理法。

“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應八法通”。縱觀曆代畫竹大家都是文人學士,書法高手,可見要想畫好墨竹,應多讀書,研究畫論,精通書法,方能實現風骨高雅,使自己的作品更具書卷氣,文雅氣。

三十多年的創作經曆,我不是先知竹而後畫竹,也不是一開始就仰望竹之品,而是先習書法,再轉而寫竹。寫竹過程中,我從古今名家那裏尋求營養,比如文同、鄭板橋、石濤、盧坤峰、霍春陽等,我選擇他們的骨法用筆之意,將書法筆意融入到繪畫創作中,努力創建自家面目,從而自成風貌。

形神兼備,雅俗共賞是我始終堅持的繪畫風格,我畫葡萄主要吸收了當代著名畫家蘇葆桢和王其華的風格。葡萄果實主要吸收了西畫中用光,用色,及體面造型來表現,並發揮運用水墨畫中的水和西畫中的色,使葡萄果實出現晶瑩剔透,顆粒飽滿的效果,再配上有型無型虛虛實實的葉子和藤蔓,使作品筆墨多而不滿,既不失國畫傳統,又有西畫意趣。書法方面,我以鍾繇、二王、王寵爲宗,于黃庭經、樂毅論、包山遊記等用功最勤,經年累月,略得其法。

藝海無涯,自當勤勉。在今後的藝術創作的道路上,我將一如繼往,努力探求,臻善自我,向藝術的更高境界和領地邁進。

裴永偉于壬寅春月于洺州翠筠齋

筆情墨意凝精神

在當代多元藝術多元格局中,永偉大致屬于固守傳統,銳意出新的一路書畫家。他執意于從傳統的角度切入花鳥畫這一古老而永恒的題材,在複歸師古人,師造化傳統的前提下,更注重在造型、構圖和筆墨、色彩等各方面給予強化的表現。以求以現代意識觀照傳統,使花鳥畫語言的更新更適于現代人精神生活與情感交流方式的需要。永偉的書畫師承古法,又增加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意趣。寫竹,有倪元璐之靈秀神妙,鄭板橋之蒼勁絕倫。竹葉,疏密有致,有取舍,有概括;竹竿,以書入畫,挺勁樸拙;竹枝,錯落有致,濃淡相宜。筆在手,意在心,自然灑脫、一氣呵成,將竹的無限生機躍然于紙上。這一切正是由于永偉對竹細致的觀察。他將風雨中飄搖的竹,陽光下挺拔的竹都了然于胸。正所謂“心中有丘壑,下筆如有神”,長期地深入自然,成爲了他創作的源泉。無論是盈丈巨幅,還是半尺冊頁,他均能揮灑自如,將“眼中之竹”、“胸中之竹”與“手中之竹”巧妙結合,達到師承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境界。展現竹之精妙,也正如他追求的堅貞正直、虛懷若谷之品格。葡萄亦是永偉喜愛之物。如果說寫竹近似工筆,而葡萄則偏尚寫意沒骨。他所作葡萄融西潤中,吸收西畫用光、用色、及體面造型來表現,突破了傳統中國畫的構圖和色彩規則束縛。用色,豔而不俗;用筆,穩中求變。他筆下的葡萄飽滿充盈、生動自然,充分展現出葡萄的質感、光感和空間感,取得了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的藝術效果。、永偉之書法,質樸蒼拙。他幼時起,沉醉于翰墨丹青,習畫之余苦學書法,精研“二王”與王寵,並得其精要,集三家精髓于一身,融會貫通,自成一格。其字透出古拙典雅的風韻,巧中寓拙,婉綽而疏逸,具有沉靜之精神。尤其小字,用筆圓轉、淳厚,古樸中見空靈。“筆墨當隨時代,藝術不忘初心。”永偉卅余載以心照境,始終堅持以傳統書畫的人格精神主宰筆墨傳達,向社會公衆傳遞善與美。今日,他將多年所作精粹出版成集,讓我們感受到作品中蘊含的意境之美,筆墨之美,以及藝術家在艱辛探索中所折射的理想美。祝願永偉在未來的藝術道路上,創作出更多富有蓬勃生機的作品。

何家骢

2019年9月1日

北京墨真書畫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專注于學術研究,組織開展大型書畫展覽、全國采風、公益事業以及國際交流活動的企業。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