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産業提檔升級,“大象”的另一種解讀|黃河時評

新黃河 2024-05-17 13:40:24

5月9日至14日,“行走先行區 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主題采訪活動先後走進濱州、東營、淄博、泰安、濟甯、菏澤6市。它們均以工業強市或制造強市爲戰略,聚焦高端化、綠色化,推進傳統産業蝶變升級,爲山東發展注入一股“新”力量。

人們願意在自然界中尋找客觀世界的映照。山東經濟習慣被稱爲“大象經濟”:塊頭大,經濟總量大;産業笨重、轉型緩慢,傳統産業尤其是重工業企業占比高。殊不知,大象也被稱爲動物界的“全能王”。

大象的奔跑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40公裏,遊泳速度約爲每小時4公裏,對于大部分動物來說已經非常快了,甚至比許多人類運動員的速度還要快。

速度快,是因爲找准了方向。2022年8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賦予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重大使命。綠色低碳就是山東發展的方向,傳統産業蝶變升級就是實現發展的路徑。

回到此次主題采訪活動,行進過程中,筆者看到了進口小麥完全替代的“中裕模式”、“全國第一牛縣”不斷刷新牛産業上限、既能吃“碳”又能吐“油”的CUSS技術等等。以位于濟甯的永生重工爲例,這家成立于2018年的企業,其前身是始建于1996年的濟甯永生重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在傳統産業基礎上進行提檔升級後,6年的時間,不僅成爲“鏈主”企業,實現了內外雙循環,産品起重機底盤市場占有率達到85%以上。

永生重工有限公司生産車間

方向對了,“大象”的腳步自然越來越輕盈。

近年來,不少媒體用“大象轉身”來形容山東的經濟態勢。轉身需要勇氣,更需要因地制宜的方法。比如位于濱州的魏橋輕量化基地,就是在原鄒平一電、二電拆除基礎上的新建項目,如今正力爭成爲國內最強、世界領先的汽車輕量化系統解決供應商;在“牡丹之鄉”菏澤,牡丹籽油、化妝品、花蕊茶等,堯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實現了牡丹全産業鏈的精彩“綻放”……破題的關鍵在于找到“題眼”,抓住了它,就是抓住了發展的“牛鼻子”。

堯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産品不僅銷往全國各地,還漂洋過海銷往國外。

識變、求變的山東正在向“新”、向“綠”。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探尋轉型路徑,“大象轉身”也是“群羚競跑”。

當然,山東仍有短板需要補齊。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就提到,外部環境總體更趨複雜,擴大優質供給、有效需求還需精准發力;科技創新引領還不夠強,綠色低碳轉型任務依然艱巨等。先行先試,要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山東實踐”,需要齊魯大地億萬人民的久久爲功、齊心協力。

擁抱時代,時代自有反饋。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發展任務。過去,山東以資源禀賦優先建立起完備的工業體系,扛牢大省責任;新時期,山東以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爲總抓手,勇挑經濟“大梁”。

大象是動物界的“全能王”,我們也相信,韌勁十足的山東將繼續闊步前行,蹚出一條大道。

評論員:張成地 編輯:孫菲菲 校對:楊荷放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