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轉移複發都與“它”息息相關,一定要注意!

霸覽聊健康 2024-04-28 02:56:36

可以說,當任何人在診斷出惡性腫瘤,並接受了自己患病的事實後,都會引發一系列的負面情緒,沮喪、憤怒、恐懼、失望和孤獨……它們幾乎無時無刻籠罩著患者。

抗癌,心理狀態是雙刃劍

心理狀態對于疾病是把雙刃劍,可以救人,也可以殺人。

良好的情緒,就像一劑特效藥,對癌細胞的強大殺傷力,是任何藥物所不能代替的。

而另一面,隨著時間的推移,往往癌患的負面情緒不可避免地嚴重影響著治療效果,亦或者說長期創傷性的治療也無可厚非地在加重患者的負面情緒。

那該如何緩解、或者說釋放這種不佳情緒?

“隨意發泄”很有益

也許,大家只需要“隨意發泄”!

當然,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方式,來發泄情緒。但我們需要確保是促進情緒健康的發泄方式。筆者給大家梳理了幾種,大家可以選擇適應自己的。

允許自己表達強烈的情緒:

我們會習慣將情緒標記爲好,比如幸福;而有些情緒,會標記爲壞的,比如憤怒、悲傷。

往往人們願意表達好情緒,卻試圖“吞噬”那些壞情緒,自行消化。

在不影響他人的前提下,找一個沒人的地方,通過大喊大叫去發泄情緒,是可以的,它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緩解負面情緒。

找到一個願意傾聽的人:

患者們需要鼓起勇氣,找到合適的傾聽者交談。

它可以是朋友、親戚或心理健康專家,以及筆者經常建議的——找到有類似癌症經曆的患者(成功抗癌者),與他們交談可以很大程度的“修複”恐癌心理,也能提高治療信心。

盡可能多地了解癌症

像筆者經常說的:“最能擊垮患者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無知引起的恐慌”。在我國癌症患者中,死于對癌症恐懼的心理障礙者,至少占到三分之一。

根源就在于大多數的人對癌症等相關認知的偏差。因此,改變認知,理解接受癌症只是慢性病,了解正確的治療方法,可以使患者們對疾病更有“掌控力”。

冥想、瑜伽等放松運動:

這些做法都可以幫助患者減輕壓力、焦慮或憤怒,讓人感覺更平靜。靜心很重要。

接觸大自然:

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多去大自然中活動,如公園、海邊、叢林、草原;

旅遊也可以放松心情,體驗大自然的美景,可舒緩心理壓力。但是千萬要注意的一點是避免勞累。

心理暗示要積極

就像美國癌症協會對自愈的癌症病人,進行的研究發現:人體免疫力增強,才是癌症自然消退的根本原因,其中“心理神經免疫”是關鍵。

像現在很多腫瘤患者臨床去看病,醫生兩句話都沒說就告知:“你還有幾個月生存期。”這種強烈的暗示,也是導致我們今天的腫瘤患者生存質量很差的一個因素。

就像很多人被關進監獄,如果讓他徹底沒有希望,不可能重新翻身的話,他很快就會在自我強烈暗示下逐漸死亡一樣。

因此,處在厄運中的人,不管是生理厄運(重病)、心理厄運(巨大災難)、社會厄運(人生坎坷),需要的第一個信念就是“希望”!

堅定地相信:我能活下去,我能挺過去!我一定會走出“厄運”。

建立在“希望”之上,發泄情緒才真的能幫助大家走出負面情緒的“困境”。

0 阅读:37

霸覽聊健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