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巨頭GMO怒批豐田集團:頑疾叢生,改革迫在眉睫!

生活智慧錦囊 2024-02-14 16:42:06

近日,豐田集團旗下的豐田工業(TIC)深陷數據造假醜聞,揭示了日本大型企業集團內部存在的嚴重公司治理問題。一位長期投資豐田汽車子公司的美國重量級投資者GMO,以其600億美元的資産管理規模和長達13年的持股曆史,對這一醜聞進行了深度剖析,並嚴厲抨擊了豐田集團複雜且有害的組織結構以及交叉持股現象。

TIC作爲全球最大的叉車制造商,其篡改發動機數據的行爲被曝光後,引發了廣泛質疑。GMO日本權益部主管德魯·愛德華茲在致函中痛批豐田集團的“順從文化”,指出最近的數據醜聞僅是豐田集團整體治理及企業文化弊病的冰山一角。他強調,無論是TIC還是豐田汽車的管理層與董事會,都必須遵循公平、透明的治理原則,以確保所有利益相關者的福祉。

隨著日野汽車和大發同樣曝出測試數據問題,TIC成爲第三家卷入醜聞的豐田子公司。面對輿論壓力,豐田汽車董事長豐田章男公開承認責任,並承諾將采取行動整改。然而,這似乎並未徹底解決核心問題,如愛德華茲所言,TIC的管理層爲了迎合母公司要求而犧牲獨立性,這種過于順從的現象正是導致醜聞的重要原因。

GMO強烈呼籲豐田工業迅速設立獨立領導團隊和董事會,進行深層次的企業文化改革,並解除與豐田集團之間複雜的交叉持股關系。這一觀點得到了其他股東的支持,他們擔憂交叉持股可能爲管理層提供了過度保護,使其逃避應有的批評與問責。

盡管豐田已經開始解除部分交叉持股以聚焦新能源汽車等關鍵領域的投資,但其錯綜複雜的股權結構依然引人關注。根據LSEG數據顯示,TIC持有豐田汽車約7.3%股份,而豐田則握有TIC 23.5%的股份,同時還有其他子公司持有相互股份,形成了一個盤根錯節的資本網絡。

裏昂證券分析師約翰·西格瑞姆提出一種理論上的解決方案,即豐田可以通過收購交易調整其集團結構。然而,愛德華茲認爲豐田在響應關于上市子公司治理和交叉持股的主流共識上表現得遲鈍且不情願,其近期的整改行動力度不足、速度滯後。

另一位匿名的豐田投資者雖表達了對豐田悠久成功史的信任,但也側面反映了日本企業在應對治理挑戰時,往往過于依賴過去的成績而忽視當前的問題,這一現象被視爲日本企業治理中的“劣根性”。

豐田數據醜聞事件暴露了日本大企業集團內部治理頑疾,尤其是組織結構的僵化和交叉持股帶來的潛在風險。在全球範圍內對企業透明度和治理水平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豐田集團以及其他日本企業亟需深入反思並積極改革,以重塑市場信任,提升競爭力。

1 阅读:2466
评论列表
  • 2024-02-15 18:47

    出來鞠個躬就能解決的事[得瑟]爲什麽還要亂改呢[呲牙笑]

  • koo 7
    2024-02-15 13:40

    豐田卡羅拉銳放、卡羅拉、雷淩、鋒蘭達、亞洲龍、RAV4榮放等,無論是一汽豐田,還是廣汽豐田,都有“顆粒捕捉器堵塞”的車型,盡管如此,二鬼子、鬼子們仍會無恥的去吹“不修車”

  • koo 5
    2024-02-15 13:40

    日系垃圾車用cvt變速箱最多,但是小本子卻造不出一條鋼帶或鏈條,好歹中國變速箱的主力是七速濕式,小本子被卡脖子的更嚴重

  • 2024-02-16 14:33

    一鞠躬不行,我就十鞠躬。日本人又不要臉。

  • 2024-02-15 13:24

    沒事兒,只要是數據好看,假的就假的吧,反正中國人相信就行。

  • koo
    2024-02-15 13:40

    日系垃圾車有100多種吹法,哪個車企能比?有動力時就把動力吹的神乎其神,沒動力時就說買菜車代步工具,車子散一地人甩的老遠還在“吸能”,鬼子還有啥不能吹?日托之家、日保研、電通數碼這些專業吹是擺設?

  • 2024-02-17 15:09

    美國人急了?看來我猜的沒錯,瘋田果然和三星一樣

生活智慧錦囊

簡介:用文字烹調喜怒哀樂,我在這裏,爲你講述有溫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