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業績大漲近7倍,光伏支架龍頭中信博秀出硬核實力

妮妮聊商業 2024-05-01 09:13:32

這家光伏支架細分産業龍頭積累多年的勢能,在亮眼的年度業績中再次顯現。

華夏能源網(公衆號hxny3060)獲悉,4月25日,光伏支架龍頭中信博發布2024年一季度報,營收利潤均再創曆史新高——2024年一季度營收18.14億元,同比增長122.4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4億元,同比增幅近三倍,達到297.18%。

同天公布的2023年報顯示,2023年全年營收63.90億元,同比增長72.59%;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 3.45億元,同比增幅更是近七倍。營收與淨利潤雙雙增長近7倍,中信博以實力成績再次保持了在支架市場的領跑地位。

中信博是光伏行業支架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其業務主要分爲支架和BIPV兩大板塊,而支架業務占比較大。其營收、利潤不斷破紀錄增長,主要來自于光伏支架業務,尤其是跟蹤支架業務的“起飛”。

分業務板塊來看,2023年中信博光伏支架業務收入56.60億元,同比上漲74.83%;其中跟蹤支架收入35.98億元,同比翻倍,漲幅達到124.13%。

近年來,中信博連續保持全球跟蹤支架前十排名;在PVBL 2023年全球光伏品牌價值(跟蹤系統)十強榜單中位列第四,全球市占率達8%。

中信博在2023年財年再次實現業績猛增,背後有其深層次的邏輯值得探究。

兩大增長引擎,帶動中信博業績起飛

分析來看,中信博光伏支架業績的突飛猛進,主要受益于五大因素:全球光伏裝機市場火熱、企業積極布局海外主要市場、公司部分零件由外采改爲自制,原材料價格穩定有益于降本以及彙率變動影響。

其中,光伏市場裝機需求增長和海外市場布局兩大因素,對提振2023年業績最爲關鍵。

一方面,中信博憑借産品及渠道優勢,緊緊抓住了新增裝機需求帶來的行業機遇。

過去一年,在全球能源轉型大勢下,受光伏産業鏈組件價格不斷下行影響,光伏電站投資成本下降,對于初始投資成本較爲敏感的全球光伏集中式地面電站市場新增裝機需求旺盛。2023年,國內新增光伏集中式地面電站新增裝機超110GW,同比2022年增長超200%;另據Wiki-Solar的初步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大型地面光伏裝機新增規模達到約150GW。裝機預期持續增長給光伏支架市場帶來利好。

作爲行業龍頭企業,中信博在2023年出貨量顯著增長。數據顯示,2023年中信博固定支架和跟蹤支架出貨量分別爲9.40GW和7.64GW,合計17.04GW。

另一方面,2023年中信博在海外市場的實力可圈可點。

業績報告中稱,“公司利用自身的全球化營銷網絡及品牌優勢,積極擴展海外業務......在不斷優化升級産品的同時,及時響應客戶反饋,保證産品穩定輸出,使得公司産品和服務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中脫穎而出,報告期內實現了境內外項目的快速增長。”

另據中信博相關業務負責人介紹,2023年的海外出貨主要以跟蹤支架爲主。到2023年底,中信博的在手支架訂單約47億元,其中跟蹤支架系統訂單約36億元,占比高達76%。

具體來看,中信博的光伏支架業務營收規模,在中東、拉美、印度等海外區域大幅增長。

中信博在沙特已投運電站項目

在中東市場,先後斬獲了沙特1.5GW ASB項目、1.3GW AR RASS2項目及408MW Al Kahfah項目,以及阿曼ManahⅡ 588MW光伏電站項目、ManahⅠ500MW光伏電站項目等一系列支架大單;在中亞,搭載中信博天雙跟蹤系統的烏茲別克斯坦1GW光伏項目首期實現並網發電,此後又接連斬獲當地“Sherabad”500MW、“塔什幹”240MW等多個項目;在印度,中信博已簽定了單體3GW跟蹤支架訂單;拉美市場訂單規模也實現快速增長。

過去一年,在搶占海外市場布局中,全球化供應鏈建設也促進了中信博支架業務的增長和盈利提升。2023年以來,爲支撐在全球主要市場的交付能力,中信博在原有國內外生産基地及已搭建的全球供應鏈基礎上,逐步落實在中東、拉美等地投資建設滿足本地化要求的産能。

中信博沙特吉達工廠簽約現場

日前,中信博在中東本土的供應鏈建設“再下一城”。中信博已與沙特MODON簽訂土地租賃協議,中信博沙特吉達工廠土地使用及建設取得新進展。

據悉,上述吉達工廠總占地面積約9.7萬㎡,建成後將成爲中信博繼印度古吉拉特工廠後第二個海外生産基地。工廠規劃覆蓋中信博高品質光伏支架生産,建成後綜合産能達3GW,可輻射中東地區市場光伏項目供應。

中信博方面透露,在沙特地區本土化産能基礎上,配套中信博全球供應鏈體系,可在當地具備10GW交付能力,極大增強了中信博海外市場供應鏈韌性。

深耕技術研發,打造核心競爭力

頻頻拿下海內外大單,意味著全球市場對這家靠深耕技術來打造産品實力的中國支架品牌的認可。

光伏支架在光伏發電系統總成本中占比約15%-20%,其性能直接影響光伏電站的發電效率及投資收益。

作爲光伏支架龍頭,中信博尤其是在跟蹤支架系統技術領域一直領先于行業水平。

中信博自主研發的1P雙排多點平行驅動跟蹤技術、1P多點平行驅動+聯動技術,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新一代人工智能控制技術”與“新一代Tracker-SCADA物聯網傳感網絡技術”,凸顯公司控制系統兩大核心優勢。

中信博還擁有風洞實驗室及數值風洞計算中心,是行業首家實現自主研究“複雜地形下光伏電站數值風洞CFD分析”的光伏企業,可實現7天快速數值風洞分析。

2023年年報顯示,過去一年中信博將研發費用再度提高了30%,共投入1.70億元。一方面圍繞跟蹤支架系統方案設計的算法、控制系統、驅動系統以及定制化方案設計等技術提升搞研發,另一方面圍繞零部件自供以及産品安全可靠性搞創新,努力實現前瞻性技術研究和産品應用開發相結合。

僅2023年一年內,共新增發明專利18項、實用新型專利51項、外觀設計29項、軟件著作權30項。其中,數值風洞CFD技術+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首發,引領了行業新趨勢。到2023年底,中信博累計擁有專利及軟件著作權536項,其中發明專利63項。

卓越的研發創新能力離不開人才的支持。536項專利和軟件著作權的背後是,中信博擁有一支由221名人才組成的研發團隊,團隊成員超七成爲本科以上學曆。

自主研發的技術與科技創新能力,奠定了中信博産品過硬的品質。2023年,搭載中信博天雙跟蹤系統的烏茲別克斯坦1GW光伏項目,以較強的系統安全性和成本可控性獲得客戶的高度認可;前述中信博與沙特L&T合作的1.3GWARRASS2項目及408MW AI Kahfah 項目均搭載中信博天際Ⅱ跟蹤系統,則以更低建設成本、更優交付力、更高發電增益保障項目運營。此外,中信博的天智系列跟蹤支架系統産品也獲得了全球市場的廣泛認可。

近年來,中信博積極推動技術降本,在圍繞企業零部件自供應等方面的技術創新,已經在産品銷售端帶來了顯著的降本效應。數據顯示,2023年中信博支架的綜合毛利率同比上升6個百分點,達到18.86%。其中,固定支架毛利率16.94%,跟蹤支架毛利率19.96%。

毫無疑問,這家支架巨頭的傲人財報數據,是以其創新基因與硬核實力爲支撐的。

對中信博在2023年及開年取得的成績,中信博董事長蔡浩表示,“科技創新引領産業發展,謀創新即是謀未來,將“天地人和”理念融入産品研發,增強産品解決方案技術壁壘,開發一代、儲備一代、研究一代。”

在最新業績公布後,太平洋證券在研報中對中信博給出“買入”評級,上調了對其2024-2025年並新增2026年盈利預測,市場對其信心大增。

與此同時,展望光伏支架市場的規模增速,據中商産業研究院相關報告,2023年我國光伏支架市場規模210億元,2024年則將增至253億元。

面對未來巨大的增長空間,中信博憑借技術實力與全球布局的供應鏈體系,未來將“乘風”發展,潛能不可估量。

(轉載請標明出處,文章來源:華夏能源網,微信號:hxny3060)

0 阅读:0

妮妮聊商業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