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暴、抹黑、壓熱搜,這娛樂圈醜聞終于拍出來了

獨立魚電影 2024-05-16 10:46:27

網絡謠言,越來越普遍。

往前,有「秦朗丟作業」事件。

弄得全網沸沸揚揚,到了全民火熱的地步。

最後竟被揭露是博主自導自演。

往近,則有「胖貓」事件。

一樁自殺悲劇,愣是炸出各路牛鬼蛇神。

讓一樁人間慘案,變成一起見證畸形網絡環境的明鏡。

每每看到這些,魚叔總忍不住在心中感慨當下的網絡環境怎麽變成這樣。

而最近剛看的一部新片,就恰好講述了相似的故事。

與當下的網絡環境十分呼應,甚至揭開了更加殘酷而隱秘的真相。

看完只讓我內心發怵,感慨良多。

可以說,這或許是今年最不能錯過的一出「真相」——

《網軍部隊》

댓글부대

本片的一大看點在于主演孫錫久。

他出演的角色總能讓人印象深刻。

《最完美的離婚》中是個魅力十足的出軌男。

《浪漫的體質》裏是一口髒話的傲嬌男。

而真正讓他大爆的,是近年最火的兩部作品。

一部是韓劇《我的解放日志》。

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一言不發就能撩得人心潮澎湃。

外表粗糙胡子拉渣,卻有著強烈的性張力。

也難怪有人說感覺整部劇裏孫錫久都沒有穿衣服。

另一部則是電影《犯罪都市2》。

相較之前性感大叔的形象,這次來了出全面顛覆。

偶像劇男主變成變態殺手。

身形健碩硬朗,眼神透著殺氣。

但是,性感依舊,越變態越招人喜歡。

可以說,孫錫久憑借寬廣的戲路和精湛演技俘獲了不少觀衆。

他能駕馭各類角色,還有著極強的個人辨識度。

有他在,已然足夠吸睛。

這次的《網軍部隊》,跟之前的作品又十分不同。

孫錫久飾演的是一位新聞記者林商鎮。

文質彬彬,完全一副班味極重的打工人模樣。

起初,他在調查一家小公司被惡意競爭的事件。

他發現背後最大黑手,是大企業萬全集團。

而身爲普通記者的他,根本架不住萬全集團的反擊。

不僅調查不順利,還讓自己的工作受到不小的影響。

一籌莫展之際,有個神秘年輕人找上門來。

他向林商鎮告知了「網軍部隊」的存在。

從而也得知了許多從未知曉的內幕。

無意間,他已然被卷入了一場巨大的風波中。

這個所謂的「網軍部隊」,其實只有三個年輕人。

得知他們的存在後,給林商鎮造成不小的震撼。

因爲他見識到了他們操縱網絡輿論的各種手段。

大部分操作並不複雜,但效果卻十分驚人。

比如寫出抓人眼球的標題。

將熱點新聞進行提煉壓縮,以「標題黨」占領輿論潮流的上遊。

又比如不發文字只截圖。

不僅是爲了讓自己不被暴露,更是讓整件事更加可信。

因爲在大衆眼中,圖片比文字更有說服力。

他們還拿一出實操經曆舉例。

曾有一位導演找上他們,希望他們幫自己的電影做宣傳以增加排片。

這個事看似簡單,實則極難。

因爲三人在看過電影後,大家的反應極其一致——

這是部不折不扣的爛片。

相較其他影廳如潮水般的觀衆,這部電影的影廳觀衆門可羅雀。

正是這樣的場面,讓他們心生一計。

轉頭就挖出了對家電影主演的黑料。

一時間,負面輿論鋪天蓋地襲來,排片迅速下降。

順勢,就讓本該淪爲炮灰的電影成了影院的爆款。

不難發現,這樣的方式也同樣存在于現實之中。

因爲某個主創的負面評價,從而讓整部電影陷入輿論風波,繼而影響市場表現。

在觀衆眼裏,只會因爲看到的黑料而放棄對作品的支持。

而這樣的反應,也恰恰對應著電影中的安排。

可以說,這一切都可概括爲「如何把爛片打造成爆款」。

不過,讓一部電影爆還只能算得上這支「網軍部隊」的常規操作。

真正狠毒的手段,是那些直接影響社會的操作。

片中就提到了這樣一個例子。

最開始,他們盯上了一個女孩。

通過搜集資料,知道了這個女孩的基礎信息。

諸如跟父親相依爲命,校內成績優秀,經常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等等。

緊接著,便開始了第二步。

他們買了成百上千個假號,即水軍。

先是關注了女孩的社媒賬號,爲其買粉漲粉。

一開始按兵不動。

只是單純的關注和點贊。

等到養號成熟,時機到了。

再用這些水軍湧入女孩的評論區,進行各種吹捧彩虹屁。

隨後再將女孩的社媒賬號、個人照片、直播截圖等等全部發到其他平台。

一通操作下來。

女孩在自己還沒預料到的情況下,成爲了火遍全網的大網紅。

而且他們結合女孩的出身,料定她會享受這樣的熱度。

之後,到了第三步。

只憑一個捏造的假黑料,讓女孩瞬間從山頂跌落谷底。

突然的反轉引來輿論的嘩然,先前積累的各種好感在一夜之間消散殆盡。

等待女孩的,只有無止盡的網暴。

最終,她不堪其擾,以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但,這並不是結束。

女孩去世後,才來到了整個流程的最終目的。

原來,整個安排所針對的並不是女孩,而是她的父親。

父親是一名著名的社會活動家,經常阻止遊行示威抗議運動。

因爲太過活躍,讓不少政客視其爲眼中釘。

既然明面上的手段行不通,故而只能來陰的。

從他的女兒入手,迫使父親徹底斷了上街頭活動的念想。

這樣的手段極其肮髒。

以至在事件結束後,就連「網軍部隊」裏的成員都感到自責。

但是,旁人的一番話卻戳破了現實。

畢竟對他們來說,賺錢才是頭等大事。

「網軍部隊」之所以能成功操縱輿論,就是利用大衆的心理。

人們對網絡輿論趨之若鹜,不在乎真相,也很難發現真相。

因爲他們與真相之間,隔著無數道難以觸碰的牆壁。

各種各樣的勢力群體,都在利用資本和團隊引導網絡輿論的走向。

真相,在如今這個時代,變得越來越模糊不清。

輿論操縱,水軍造勢、網暴……

這些網絡生態亂象,無一不能在現實中一一找到對應。

尤其最後的結局,更讓我發怵。

本以爲會上演一出新聞記者靠真實報道戰勝黑心資本家的戲碼。

沒曾想,自己竟然也是整個棋局中的一子。

爲了降低他報道帶來的影響,背後的大公司早就准備好了更大的黑料。

輕輕松松壓住了公司負面新聞的熱度,再一番操作輕輕松松實現輿論反轉。

一心報道真相的記者,反倒成了網民攻擊的對象。

結局很無奈,但又十分現實。

既是小人物難以對抗大資本的心酸,也是當下複雜網絡環境的集中體現。

現如今,想得知一件事背後的真相,是前所未有的艱難。

就像電影結局,其實到最後也沒有給出答案:

萬全集團的黑料到底是真相,還是謠傳的陰謀論?

只讓人知道,背後似乎有個神通廣大的勢力。

輕輕松松,就能讓記者的努力付之東流,還讓其身敗名裂。

而操控輿論的「網軍部隊」,也不過是地下辦事的。

對于普通人來說,眼見已未必是真。

現實中,也有很多與電影相似的例子。

比如,競爭對手相互抹黑。

不僅是同檔期上映的電影,其他行業也早已玩得風生水起。

又比如,爆黑料壓熱度。

就像國外媒體曾報道的那樣,韓國政府手裏早就攥著一堆明星的黑料,只要爆發社會事件就放出去轉移大衆注意力。

畢竟,網絡是健忘的,網民是從衆的。

在吃瓜的樂趣下,真正重要的社會議題也就被淡視了。

當下,獲取真相成了一件困難且奢侈的事。

許多的網絡新聞,摻雜著事實與虛構,看起來比真相還要真。

如此一來,更叫人難以分辨其中的真真假假。

但也幸好,還能有電影裏這樣堅守職業信念的調查記者存在著。

他們能頂著各種壓力,在混亂的網絡環境下堅持挖掘真相。

不願走進泥沼,而是獨自行走在逆流中。

這種使命感,才是當下最可貴的事物。

0 阅读:339
评论列表
  • 2024-05-16 12:42

    內地對這些電影的審查標准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 2024-05-16 12:37

    娛樂圈的黑暗面層出不窮,網暴事件頻頻,讓人唏噓不已

  • 2024-05-16 12:42

    網絡環境的惡化讓人深感憂慮,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正能量傳播

  • 2024-05-16 12:49

    這些電影被禁,看來是有點太瘋狂了

獨立魚電影

簡介:電影從未如此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