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縣:機械化收割油菜籽50萬余畝稭稈“卸甲”歸田

益陽廣電 2024-05-10 21:50:38

初夏時節,各地的油菜籽進入采收季,南縣深入推進農田宜機化改造工作,確保全縣50萬余畝油菜種植面積順利實現耕、種、收全程機械化。

在武聖宮鎮等伴洲村,一台具備有粉碎功能的油菜收割機正在一處面積達200畝的油菜田內來回馳騁。收割機所到之處,一株株油菜被收割機齊根斬斷後傳送至倉內進行脫粒,稭稈經粉碎後從收割機後倉自動飛出,落回田間,同步實現了還田還土。

“如果用人工收割,一個人每天能收割0.5畝;用機械收割,一台機器每天可以收割50畝。買農機時我們還統一安裝了粉碎機,能實現稭稈還田。”農機手任文成說道。

據當地農技人員估算,這200畝油菜如果采用人工收割,10個勞動力需要采收50天,100個勞動力也需要5天時間,而且後期還有烘幹、脫粒、稭稈處理等多個環節工作,既耗時,也不環保。而使用農機收割快捷高效,稭稈還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糧食質量。

據悉,今年南縣大力推進糧油種植,全縣共計種植油菜56.01萬畝,其中絕大部分可以實現耕、種、收全程機械化。全縣103家農機專業合作社的3000多台套收割機,正奔馳在各鄉鎮油菜宜機化種植基地滿負荷作業,搶抓農時采收油菜籽,占比96.02%的油菜面積將通過機械化收割,同步實現稭稈還田。

來源:南縣融媒微信公衆號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