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歌後68歲了,曾與鄧麗君齊名,仨兒子考上斯坦福

一條 2024-04-28 19:19:04

幾年前,一條采訪拍攝過陳美齡,

她曾是與鄧麗君、山口百惠齊名的傳奇歌星。

作爲一個女性,

她的人生更是經曆了幾次轉折:

陳美齡十四五歲出道,二十歲前已經成爲最紅的偶像之一

二十歲之前已經紅成全民偶像,

事業巅峰期卻選擇結婚生子。

哺乳期重返職場引爆一時輿論,

于是帶著兩個孩子赴美留學,

一邊帶娃、一邊攻下了斯坦福大學的博士學位。

之後更是推動了性別平等法律通過。

三個兒子長大後志向不同,

但都進入了斯坦福大學

……

陳美齡自己是斯坦福大學的教育學博士,三個兒子都畢業于斯坦福大學,如今各有所成

一條最近在上海再次探訪她,

68歲的陳美齡看上去依然滿滿活力。

她最近升級做了奶奶,

並且也沒有如自己所願退休,

工作反而已經排到了後年。

我們和她聊了聊她人生中的許多選擇,

以及作爲教育專家,

對現在年輕人的理解和共情。

少女陳美齡

我是14、15歲左右在香港出道的。當時只是做義工,唱歌給一些生活狀況不太好的小朋友聽、也籌募一些款項來幫助他們。之後就有人叫我去錄音,一夜之間就成了歌手。17歲我去日本發展,也是不知道爲什麽就紅起來。

那時候不像現在,偶像就那幾個,所有的粉絲都集中在我們幾個身上,真的非常瘋狂。我去上學,校門口就站滿了人;我不能上街自由地買東西,因爲總是會被人認出來。年輕的我也有些迷茫,迅速的走紅發生得很突然,好像只身在一個巨大的風浪裏打轉。

三十歲時,陳美齡和愛人結婚

三十歲的時候,我和愛人結婚,很快就有了小朋友。我一直喜歡小孩,向往當母親,孩子的到來讓我高興得不得了。當時我的事業正在一個高峰,好多檔節目都在催促我趕快回去開工。我說我的孩子還在吃母乳,能不能把孩子也帶上?電視台裏說,你一定要回來,你可以把你的孩子、你的狗、你的貓什麽都帶來,都沒關系。

哺乳期,陳美齡就帶著孩子重返職場,沒想到引起了輿論的軒然大波,成了當時的現象級話題

我很自然地帶著孩子回去工作了,沒想到引起了日本社會輿論的軒然大波,後來被稱爲“美齡論爭”。當時日本社會普遍覺得,女人做了母親,就該乖乖回家帶孩子,在外面抛頭露面地工作實在是太過分。一時間,我被負評、誹謗、謠言纏身,輿論還攻擊我:她是中國人,來到日本,難道要把日本的傳統都翻轉過來嗎?

我從15歲開始出道,一路走紅,在此之前從沒想過性別歧視的問題。但這次論爭讓我想了很多。我想,如果女性生了孩子就要失去自己的生活的話,那還有什麽女性願意生孩子呢?

當時美國的《時代》雜志也報道了這件事,有一位斯坦福大學的女教授托人輾轉聯系到我,她說,你來跟我學吧,你讀個博士學位,對社會、性別、經濟有一些更系統的研究,你就可以幫助到後輩的女性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帶著兩個孩子,她孤身來到美國求學

我就嘗試性地去考了,結果真的給我考到了。但那個時候我發現第二個孩子已經在我肚子裏。我找到那位女教授說,我還是不去讀了。女教授沉默了幾秒鍾,說,你是不是又有了小朋友?

我很驚訝,我還什麽都沒說,她是怎麽知道的呢?她說,“很多女性都是因爲這個借口放棄了自己想做的事。但你呢,難道你將來要對你的孩子說‘媽媽本可以去斯坦福大學讀博士,卻因爲你而放棄了’嗎?”

我被她說服。就這樣,我帶著一個孩子和懷孕九個月的肚子,來到了斯坦福大學求學。

一邊帶孩子一邊讀書,真的非常辛苦,真的沒有覺可以睡。我每天早上8:00左右起來,把一大一小兩個小孩送到照看所,自己去讀書。一下課又趕快沖去接孩子,餵奶、洗澡、吃飯,等他們睡了我再開始做功課,往往是到淩晨4、5點才能入睡。

但是我又非常興奮,這個機會太來之不易了,我一定要好好珍惜,所以每天讀書都讀得很開心,帶孩子也很開心。而且也是因爲在這樣的處境裏,感受到了很多來自社會、來自他人的幫助,我想如果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肯定是感受不到這些東西。

兩年多後,我回到日本寫論文,那是最辛苦的一段時間。我需要同時兼顧帶娃、論文、工作三件事。那時候還沒有互聯網,電腦跑數據也遠不比今天便捷。我記得有一天我晚上我在寫論文,我的二兒子當時還很小,他拉著被子跑到我的身邊,鑽到我的桌子下面,抱著我的腳睡覺,我差不多要哭了。過了一會兒,大兒子也來了,抱著我另外一只腳睡覺。

後來我就在書房裏鋪好了地鋪,每天晚上我寫論文,兩個孩子在我身邊睡覺。就這麽過了兩年多,我寫完了論文,通過的時候,我真的高興得不得了。這麽多年、吃了這麽多苦,我真的成了博士。答辯的時候,我激動地擁抱了我的每一個教授。

在畢業典禮上的陳美齡

“美齡論爭”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男女雇傭機會平等法》的通過。曾經,有在公司裏面設立托兒所的例子應該是5間左右,現在是5000間;那個時候女性希望去工作,一定要問她的丈夫的意見,現在不用。但還遠沒有到理想的狀態,還是存在收益收入不平等、家庭育兒責任分配不平等等問題,性別處境還是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從偶像成了博士,身邊的人看我的眼光開始不同。我的教授也跟我說,作爲一個女性,要是你有個學位,其實人家看你的眼光會變的。他們開始相信我,也尊重我的意見。我可以做很多文化人的工作,可以分享我學到的東西,也可以幫其他的女性更加有信心地回學校繼續學習,或是結了婚生孩子繼續工作,我覺得是很安慰的。

陳美齡很喜歡孩子,作爲聯合國國際兒童緊急基金協會的大使,曾經多次遠赴非洲探望當地的孩子

我覺得教育是教小朋友去夢想。首先給他們看看世界是很廣闊的,有很多機會的,你是有很多可能性的。你要去尋找你最喜歡做的事。

等他們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們就給他們一點工具,教他們要有勇氣去踏出第一步,即使原本沒有路,你也可以踏出你自己的路。追求夢想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失敗,失敗的時候我們教孩子要堅強,站起來繼續去做。要是很幸運地成功了,要謙虛、要分享,要是我們能夠完成這個過程的話,教育就是成功了。

不是每一個人都要去做醫生,做律師,讓他們做他們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好了,這就是我的教育的理想。我大兒子三歲的時候和我說,他將來想做廚師,于是他很小的時候我就教他做料理。九歲的時候他突然說他不想做廚師了,我還有點失落。不過也有好處,他現在做菜也很好吃,後來他談戀愛,他交往過的女朋友都很喜歡吃他做的菜。

還是這個孩子,在斯坦福大學讀的是工程師的專業,但快畢業的時候突然跟我說,想要放棄一切去當一個救護人員,他希望可以救人的性命。

救護人員要讀兩年才能考牌照,而且薪水不高、很辛苦、也沒有很多發展空間。但我覺得這個孩子這麽善良,真好。我馬上說,好,那媽媽再供你讀兩年,你想要幫助別人,我爲你驕傲。

很多家長會咨詢我,問得最多的還是小孩子不肯好好做作業、成績難以提高等等問題。我是有很多小方法可以讓小孩子讀書不那麽辛苦,但我更希望家長不要那麽緊張。時代真的很快,可能很快AI就什麽都幫我們做了,分數可能完全沒有用了。怎麽樣才能超過AI?AI是大數據的,以前人家想過的事它才會知道,我們要培養我們的小孩子超過AI,就要培養小孩面向未來,想到以前人家沒想過的事情。

培養小孩有“人性”,這是最重要的。要哭、要做錯事、要後悔、要開心、要愛人、要恨人,這都是人。我們現在的教育好像訓練我們的小孩子做機器,但我們不要小孩子做機器,要讓小孩子做一個很生動的人。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他們都不喜歡上班,他們覺得我這麽辛苦,難道就是爲了公司嗎?他們想休息一下,這是一個新的趨勢。

我覺得爸爸媽媽最重要的就是理解,理解孩子會不知道該怎麽做,也要認同其實父母也不知道應該怎麽教ta。不需要非得告訴ta要走什麽路,讓ta自己慢慢去想一下,可以的。剛才也說過,這個社會轉變得很快,而且現在我們的人生是100年,讓年輕人偷懶兩三年沒問題,讓他們尋找一下,迷茫一下,也是可以的。

可能等他們思考過之後,他們發出來的力量更大。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包容,然後接受ta,告訴ta,你還是有價值的。

陳美齡全家福

我的大兒子和愛人最近有了自己的小孩。我很開心,我願意爲了這個小孩子隨叫隨到,可以提供很多幫助,但是我不願意全權去帶孩子。我想,這是屬于未來的小孩子,要年輕的父母才可以培養。而且,我也想讓兒子兒媳好好體驗當父母的感受,甜的苦的都要體驗,小朋友也會對父母有更多的歸屬感。

我現在長居日本和香港,這兩個地方的低生育率問題都很嚴重。我完全可以理解,真的說起來,生孩子是一件有很大風險的事情,付出很多精力、金錢,可能也不會有什麽回報,很多女性也需要面對生育給她的事業、生活帶來的各種影響。但是我生了三個孩子,還是覺得做母親是一件好事。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渴望接觸一些未知的事情,當母親的體驗也是一種。真的很神奇,在你的身體裏邊有另外一個小生命,生出來之後他身上總有一些小細節和你很像。當了媽媽之後,很小的事都會很感動。小孩子笑了、小孩子開始走路了……我會一天都高興。那種感覺是當母親前從未有過的。

我們家以前有一起吃飯的默契,無論我和伴侶工作有多忙,都要陪著孩子吃飯。後來大兒子和二兒子陸續出國留學,有一天伴侶也去出差,小兒子去party,我就准備一個人吃飯。突然門鈴響,我開門看到小兒子氣喘籲籲站在門口,說媽媽,我不能讓你一個人吃飯。

我們一起吃完飯,他又回去參加他的party,跑了一個來回,就是爲了陪我吃頓晚飯。

前幾年我得了癌症,吃的藥有副作用,整個臉都腫脹,沒法做表情,我簡直是不想活了。我的兒子就每天找一則笑話來講給我聽,希望能逗我笑。我覺得有孩子多好,除了孩子,誰會跟你做這樣的事呢?

現在他們也對我很好,每次和我打電話都能聊上一個多小時。他們三個都在國外生活,我不期待他們總是能在我身邊,這是他們自己的人生。如果我想他們的話,我可以自己去看他們。

至今,她也仍然活躍在舞台上

我在50歲的時候,就想著等60歲了就退休;60歲的時候,我說65歲我就退休。一年一年過去,現在我已經68歲了,工作已經排到了後年,我不知道等70歲的時候可不可以退休。

我還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我覺得現在我們的教育制度還是有改善的空間,也希望可以幫助年輕的爸爸媽媽更輕松地、更有積極性地去帶他們小孩子。

很多人說我狀態好,其實臉上皺紋什麽也都有。但可能是因爲我有好奇心,對什麽東西都有興趣,我又時常笑,人家看我就覺得比實際年齡要年輕些。

3 阅读:839
评论列表
  • 2024-04-30 12:41

    好偉大的女性,好理性的媽媽

  • 2024-04-29 00:21

    陳美玲—活出了新時代女性的風采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祝您平安健康

  • 2024-04-29 23:21

    廣州每天都死幾百人,黎明詩香港不入流歌手,她的歌,一般

  • 2024-04-29 23:40

    方便你的腳趾踢到床板。

  • 2024-04-29 09:19

    歸來的燕子,我的第一個偶像,小時候迷死她了🤩

  • 2024-04-30 05:54

    鄧麗君的死因一直撲朔迷離,她的一生情感經曆也備受關注,留下了許多不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