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萬項制裁,俄羅斯經濟現狀如何?IMF最新報告:G7賠了夫人又折兵

3號國際站 2024-04-22 13:57:16

兩年前,美西方借由俄烏兩國的矛盾,用入夥北約作爲誘餌,誘使烏克蘭成爲西方反俄的“橋頭堡”,最終導致俄烏沖突爆發。戰事爆發後,西方一邊給烏克蘭送錢送武器,一邊全面制裁俄羅斯,然而,這並不足以抹去兩國的軍事差距,經過兩年激戰,目前俄羅斯依舊占據上風。

這不禁令人産生了一些疑問,俗話說打仗打得就是兵馬錢糧,這兩年西方又是把俄羅斯踢出國際結算體系SWIFT,又是給俄羅斯能源、商品的出口設限,阻止他國與俄交易,在西方的制裁下,俄羅斯的經濟哪怕沒有崩潰,也應該受到很大影響吧?怎麽現在反而像個沒事人一樣?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報告,給外界展現了俄羅斯的經濟現狀。

MF預測俄羅斯經濟發展前景

據環球網報道,日前,IMF預測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前景,認爲在2024年和2025年,俄羅斯的GDP的增長率分別是3.2%和1.8%。值得一提的是,去年IMF給出的相關預測是2.6%和1.1%,如今再度上調增長率,說明在其看來,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前景已經越來越好,同時這也表明,俄羅斯正在努力擺脫西方制裁的影響。

更爲誅心的是,在這一預測報告中,IMF稱G7國家未來的經濟增長前景,不僅遠低于俄羅斯,也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在報告中,G7國家預計增速從高到低分別是:美國2.7%、加拿大1.2%、日本0.9%、意大利和法國都是0.7%、英國0.5%、德國0.2%。德國最低其實並不奇怪,因爲其相當依賴俄羅斯能源,現在切斷與俄羅斯的合作,德國難以填補損失。

G7國家經濟發展前景下滑

事實上,在全球多極化的趨勢下,各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利益相互交織,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在對俄羅斯實施近兩萬項制裁後,西方大幅壓縮了俄羅斯的貿易空間,但自己也遭到反噬,因爲失去俄商品供應而導致物價上漲,除了那些站在中立立場,不摻和站隊的國家外,很多國家都面臨經濟困境。而在困境之中,俄羅斯經濟反而朝氣蓬勃,原因有三。

首先,失去西方市場後,俄羅斯的經濟一度出現衰退勢態,但莫斯科隨即打出能源牌,在全球能源價格暴漲的情況下,通過出售低價能源讓利,並且要求用俄貨幣結算的方式,吸引他國突破西方的制裁影響,與自己做生意加強投資。隨著俄羅斯的外貿穩定,此前經濟頹勢也就一掃而空。

俄羅斯是能源大國

其次,西方雖然經濟發達,但並不能完全掌控全球話語權,G7帶頭要求各國制裁俄羅斯後,像印度、中國、東盟國家等,實際上都沒有迎合,依舊在跟俄羅斯進行正常的貿易往來,甚至互惠互利合作越做越大。尤其是擁有完整制造業的中國,能夠有效滿足俄羅斯的各種需求,中國市場帶來的發展前景,俄羅斯的優質産品,讓兩國走向雙贏。

最後,俄羅斯的疆土遼闊資源豐富,但人口並未飽和,國內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同時還有大量物資出口。而西方最擅長的軍事威脅和科技打壓,對俄羅斯來說起不到太大作用,所以西方除了拿捏投資、關閉市場,其實對俄也沒什麽辦法。而對俄羅斯而言,失去西方市場並不是沒法活了,東邊有著大量市場等著他去拓展,簡單來說就是“手上有糧,心裏不慌”。

中俄合作

正因如此,大家最近可以看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作爲被制裁者,俄羅斯在外交上閑庭信步,一副勝券在握的姿態;作爲制裁發起者,美西方爲了緩和國內的經濟頹勢,一邊大搞貿易保護,阻止他國商品占據本土市場,一邊派高官四處奔走訪問,希望尋求他國的幫助。甚至因爲經濟問題,美國的G7隊伍,也越來越難帶了。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在美國大肆宣揚遏華戰略時,歐洲反而努力尋求與中國加深往來。比如最近,德國總理朔爾茨就帶著一衆德企高管,通過訪華尋求合作契機。可以說,美國在全球搞風搞雨,結果不僅沒能整垮俄羅斯,沒能孤立中國,反而把自家隊伍弄得分崩離析。這也再度證明,搞霸權那套對抗思想,最終只會自作自受。

0 阅读:61

3號國際站

簡介:追蹤熱點事件,聚焦國際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