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漢城奧運會:我國僅有5枚金牌入賬,6位冠軍如今怎樣了?

娛樂仙露 2024-05-12 04:57:31

文 | 懷南

編輯 | 懷南

在近幾次的奧運會上,我國的體育健兒無疑是最亮眼的存在,奪冠摘金更是家常便飯。

甚至有網友笑稱:“每屆奧運會,中國運動員就像是去進貨的,最少也有20多枚金牌!”

但在1988年的奧運會上,我國卻僅僅只有5枚金牌!而且每一枚都來得十分不容易。

爲什麽不容易,相信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畢竟舉辦地點在漢城,而韓國人的體育精神實在是難以讓人恭維。

在如此逆境之下,我國的體育健兒依舊能夠拿下五枚金牌,已經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了。

更重要的是在漢城奧運會上,我們讓世界見證了中國乒乓球的統治地位,從此乒乓球成爲中國一張“名片”。

如今36年過去了,在漢城奪冠的6位奧運健兒他們生活得還好嗎?是否依舊在爲體育事業發光發熱呢?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百度百科】【華西大學體育學院】(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爲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陳靜——第一個中國乒乓球冠軍

陳靜在中國乒乓球曆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只要是深入了解乒乓球的人都聽說過她的名號,畢竟是第一個中國乒乓球冠軍。

也許她的打法放到現在有點落伍,甚至說看起來也沒有審美技術含量,但我們卻不能否定在乒乓球界的地位。

當年在漢城,陳靜“過五關,斬六將”的樣子還曆曆在目,讓人心生向往。

而她本人也是一個“天賦型選手”,她自小就學習乒乓球,明明有天賦,但依舊願意付出百分百的努力,這才是天才的可怕之處。

也許天才都是早慧的,所以她很小就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麽,爲此她願意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同年齡段的小朋友還在享受無憂無慮的童年,她卻在乒乓球場上揮汗如雨,辛苦磨煉自己的技術。

在她比球桌高不了多少的年紀,她就能夠“輕松”打敗一個成年人,她的能力一直都是有目共睹的。

但自古以來從來不缺天才,更加稀缺的是能夠發現天才的伯樂,好在陳靜遇到了朱達人教練。

在教練的幫助下,陳靜變得更加優秀,碾壓同齡人!

直到漢城一舉奪魁,她的名號被所有球迷記住,一時間風光無二,但沒想到的是天才崛起的快,“隕落”的速度更快。

在漢城奧運會結束之後,國內球壇很快就進入到“鄧亞萍時代”,她的光芒被掩蓋,得不到很好的發展。

于是在1990年,陳靜選擇遠去台北打球,想要在那裏繼續發光發熱。

在此期間陳靜還是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最後在1996年的奧運會賽場上,被鄧亞萍終結,但兩人的成績都不算差,包攬了冠亞軍。

2000年,陳靜再次參加奧運會,這一次她的成績再次下跌只拿到了銅牌。

眼看體力已經大不如前,于是陳靜選擇繼續未完成的學業,在2005年拿下華南師範大學的心理學博士學位。

現在的陳靜已經很少露面了,但確定的是她現在還在母校當老師,而且還再婚了,日子過得還是十分惬意的。

樓雲——體育商業兩開花

樓雲之所以能夠在漢城奧運會上脫穎而出,完全是遺傳了家族的好基因。

他出生在運動員家庭,從小父母對他也是嚴格要求,而他也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小小年紀就展現出驚人的毅力。

樓雲一身的腱子肉放到現在不知道要秒殺多少“小鮮肉”,足可以見他爲了訓練付出了多少。

努力+天賦=成功!在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上樓雲一鳴驚人!

雖然一身橫肉,但作爲專業體操運動員的他,看起來卻有著一種難以形容的美感,肌肉線條成爲他的加分項之一。

但人的一生總是會遇到點挫折,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那樣的話也太沒有意思了。

于是樓雲在漢城奧運會結束之後,又一頭紮進了商海,想要搭乘時代的紅利,成爲一個腰纏萬貫的富豪。

可惜的是,他的天賦點全都點到了運動上,對于從商來說,他可謂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

所以賠錢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到最後賠了個底兒朝天,不僅將積蓄給賠了進去,還倒欠了不少外債。

不過樓雲是一個有毅力的人,這點困難並沒有打倒他,反而讓他越挫越勇,他吸取了第一次創業的失敗教訓。

沒過幾年,他就東山再起,補上了所有虧空,而且還賺到了不少錢。

現如今的他涉足多個領域房地産、體育器械、教育……都有他的身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商界大佬。

值得一提的是,樓雲不管走多遠都始終沒有忘記自己運動員的身份,在2023年亞運會上,他還擔任了火炬手。

許豔梅——拿下當年的開門紅

既然我國當時的乒乓球能奪冠,那麽另一個大熱門跳水項目,自然也不甘落後。

比如說許豔梅,一出場就驚呆了衆人,拿下了當年奧運會的第一枚金牌,成爲女子10米跳台的冠軍。

她的天賦對比現在的全紅婵也不遑多讓,簡直就是爲了跳水而生的。

全紅婵

而更加巧合的是,許豔梅和全紅婵兩個人的經曆也十分相似,家庭條件都不是很好,但都走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當時還沒有實行計劃生育,所以許豔梅一家有四個孩子,再加上父母只是普通人,想要養活他們實在是困難。

于是就將許豔梅送到了體校,在那裏許豔梅起碼不會餓著,而且還能盡情地釋放自己天性。

起初許豔梅是學體操的,可惜無論多麽努力始終平平無奇,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被跳水教練選中,從此如同魚兒進了水一般。

她在跳水隊裏沒訓練多久就能超越“老人”了,14歲就被國家隊看上,17歲就在漢城奧運會上一舉奪魁。

但大家都知道跳水運動員的職業生涯都特別短暫,對人體的損傷還是比較大的。

在1990參加完北京亞運會奪冠之後,次年許豔梅就宣布了退役,她的一身傷病實在是難以支持她繼續從事跳水運動。

之後許豔梅選擇了平靜的生活,嫁給了一個公務員,日子過得也有滋有味。

高敏——早期的“跳水皇後”

說起大家公認的“跳水皇後”,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郭晶晶,卻很少人會提到高敏的名字。

高敏作爲早期的“跳水皇後”,在18歲那年她就代表國家隊出征,在三米跳板上的她就是最矚目的存在。

無論韓國人再怎麽壓分,她最終分數都能遙遙領先于其他選手,這種人是真的恐怖,實力證明一切。

就跟打遊戲的時候某些人用腳本,結果還是打不過那些“電競天才”,幾乎是一個道理。

1992年,高敏再次參加奧運會,毫無懸念地奪得了一枚金牌,之後就此退役,引得無數粉絲傷心難過。

高敏具體的退役原因並沒有官方報道,不過大概率也是因爲傷病,否則也不會在“當打之年”選擇退役。

之後她先是和第一任丈夫去了美國生活,又因爲性格不合淪爲陌生人。

現如今高敏已經定居在北京,生活沒有太大的波瀾,但在空閑之余,她還是會參加一些公益活動。

陳龍燦/韋晴光——選擇截然相反

很多人不理解,爲什麽只有五枚金牌,結果卻有6個冠軍,其實其中一枚金牌是乒乓球男雙冠軍,所以是6個冠軍。

陳龍燦(右)韋晴光(左)

男雙冠軍分別是陳龍燦和韋晴光,當初兩人的默契度拉滿,站在漢城這片陌生的土地上,他們宛若戰神一般。

他們從一路碾壓對手,每一場比賽都沒有任何懸念,獲得了7戰7勝的好成績。

所以他們的金牌可是沉甸甸的,含金量非常高,完全沒有摻雜一點水分。

但在漢城比賽結束之後,兩人卻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

陳龍燦在退役之後就跑到了日本,而且他的兒子也在日本俱樂部打球,所以還是比較有爭議的。

但是他卻始終沒有加入日本國籍,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韋晴光

而且在國家需要他的時候,他也會第一時間回國,2001年他受邀擔任四川省的乒乓球教練。

如今一把年紀了,還是致力于中國乒乓球的發展,可謂是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乒乓球事業。

韋晴光(右)陳龍燦(左)

而韋晴光在退役之後,也選擇去往日本,順便還加入了日本國籍,對此很多球迷都覺得難以接受,經常拿他和陳龍燦的選擇作比較。

寫在最後

曾經的“奧運英雄”,如今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雖然選擇不同,但大部分網友還是表示支持的。

漢城奧運

畢竟他們實實在在地爲中國體育事業做出過不小的貢獻,希望他們的晚年都能夠幸福吧。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來源于:【百度百科】【華西大學體育學院】

0 阅读:0

娛樂仙露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