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太小、風格太頹!知名翻譯:少看日本文學,年輕人需要大氣魄

卡靈頓足球迷球童 2024-04-25 05:52:51

林少華是誰?非常著名的日本文學翻譯作家,從1989年翻譯《挪威森林》開始已經從事翻譯工作20多年,我們所看到底的村上春樹的作品,基本上都是林少華所翻譯的,他一共翻譯了38部村上春樹的作品,可以說是對日本文化、日本文學有著深刻理解的一個作家。

4月23日是讀書日,林少華專門在視頻中勸告年輕人:“有人提醒我說,林老師,你不是說過日本文學盡量少看,以免越看人越小的麽?這話我的確說過(省略舉例一段),日本文學總體偏向于陰郁、淒冷、悲傷、頹廢、敗北,賣慘的情緒明顯,每每還表現出扭曲的倫理取向和審美趣味,日本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就公然宣稱小說家必然敢于寫違背道德的作品,做不到這一點小說家等于滅亡,可是他忘了,文學的真谛是真善美。”

作爲一個愛好文學、閱讀的人,我很能理解林少華說的話。我在學生時代曾經看過《人間失格》,有一種找到內心陰暗中的自己的感覺,後來曾經跟師兄有過一番交流,師兄給予的評價是:“進入社會毒打兩遍就好”。上了大學,視野逐漸開拓,蓦然回首當初自己的自己,再翻開《人間失格》,你會發現通篇就寫滿了兩字“矯情”。

怎麽評價呢?日本的文學基礎是以人爲載體的,通過描寫個人的行爲、心理活動來表達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和思考,絕大部分國家的文學其實描述的卻是大環境對人的影響,而我們中國的不少文學描述的更爲宏觀:人對外界的影響力、外界對人的影響力,兩者交互如何實現和諧統一,這就是當前各國文學作品的不同風格。有人說了,你憑什麽這麽說呢?

川端康成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頒獎詞是“以豐富的情感、高超的技巧,表現了日本人的內心精華”,這一句頒獎詞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你不用看他的代表作《雪國》全文,僅僅從故事摘要就能看出端倪:“島村是衣食無憂的都市人,覺得生存不過是徒勞的,所以前往雪國,嘗試貼近自然,沒想到在自然中品出一股哀傷和徒勞的味道”,一言蔽之,這就是虛無主義,認爲世界都是不真實的,我們需要逃避這個世界,要麽結束自己的生命,要麽頹喪的度過一生。

只關心個人心理活動,從而忽略了世界的變化,喪失了參與的能力和動力,這就是日本文學的內核。昆德拉在《小說的藝術》裏面,說的非常經典,從一八五七年起,小說的曆史就是變成了詩的小說的曆史。但接受詩的苛求根本不是指將小說抒情化,最偉大的變成了詩人的小說家都強烈地反抒情,比如福羅拜、卡夫卡、喬伊斯。什麽意思?一個偉大的小說作品,他不會只關注個人的內心世界,你可以抒情,可是你不能矯情,你需要關注是更爲弘大的視角:世界。

你需要激勵人心,而不是鼓勵人去頹喪、躲避。在這種文化影響下,奶頭樂、僞娘、幼態審美,你是不是找到了出處?缺乏責任心、只談論個人感受忽略了對他人的影響,你是不是也找到了出處?以前看《挪威的森林》,從頭到尾由一種悲傷、克制又絕望的情緒所籠罩,他們所表達出來的意義,就是死亡是一種解脫、寬容乃至崇拜的思路。

如果你常年沉浸在小說營造的環境當中,你會發現青年少自殺率上升並不是奇怪的事情。正如林少華所說的,現在正是一個龍騰虎躍的時代,我們應該有大格局、大氣魄,而不是學習小家子氣。

那麽,肯定有人說了,難道《霸總系列》就算是有格局麽?如果你認爲這也算文學,那麽你就這麽認爲吧。日本的文學養成,是有曆史、地理的特殊影響力的,他們在唐朝從東方學習到儒家、宋朝從東方學習到了禅意,可是他們缺少大一統的格局,對于身處戰國時代、幾個村落火並的日本來說,儒家講究人的道德、佛家講究人的修養,失去了跟外部環境的交融,從而導致本來格局頗大的哲學,在日本落地生根之後,變成了極端的個人心理活動。

關鍵是,他們的小說寫的極爲煽情,以至于讓很多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很容易沉淪其中。我們國內有這樣的作家麽?有的,我們也有一部分作家受日本寫作風格影響非常大的,比如所謂的《某時代》通篇就是矯情幾個字。

如果真的打算開闊自己孩子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視野,推薦還是格局各大、更爲積極的小說吧。俄國的文風雖然淒美,可是氣魄夠大;我們的不少小說把文字的機巧用到了極致,對意境的表達無人能及,何必看日本文學呢?

0 阅读:2

卡靈頓足球迷球童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