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的職務晉升與職稱晉升哪一個更容易?

幫兄聊職場 2024-05-09 13:25:13

按照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的規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根據自己承擔的職責和崗位性質,將事業單位崗位劃分爲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技能崗位。不同類別的崗位設置不同的崗位等級。

按照國人部發〔2006〕87號 關于印發《〈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實施意見》的通知精神,事業單位管理崗位的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根據事業單位的規格、規模、隸屬關系,按照幹部人事管理有關規定和權限確定。

事業單位現行的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管理崗位一到十級職員崗位。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等級和結構比例按照事業單位的功能、規格、隸屬關系和專業技術水平等因素,根據現行專業技術職務管理有關規定和行業指導意見確定。

專業技術高級崗位分7個等級,即一至七級。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正高級的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高級的崗位包括五至七級;中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十一至十三級,其中十三級是員級崗位。

工勤技能崗位的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按照崗位等級規範、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確定。 事業單位中的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依次分別對應一至五級工勤技能崗位。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晉升,是按照事業單位聘任的工作崗位,按照不同等的等級來晉升的,其中管理崗位的晉升和專業技術職務的晉升,是兩條主要的晉升路子。管理崗位的晉升主要是職務的晉升,同時也可以稱爲崗位等級的晉升;專業技術崗位主要是指專業技術職務的晉升。

但在事業單位中,由于具有一定的專業性,所以職務的晉升有時和專業技術職務的晉升是可以同時並行的,這和機關事業單位的職務、職級並行有異曲同工之處。比如事業單位的很多高級管理崗位,都需要取得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任職資格才能晉升相應的行政職務,這就是所謂的內行領導內行。

事業單位管理崗位按照目前的規定,實行的是職員制。職員制實際就是事業單位職務和職級並行辦法,比如十級職員是辦事員,九級職員是科員,八級職員副科級等。按照幹部人事管理權限任命的八級職員,有職務的可以稱爲副科長,沒有職務的就稱爲八級職員。

任命爲副科長享受八級職員的工資福利待遇,同時行使副科級領導職務的權利;如果只是任命爲八級職員,沒有具體職務稱謂的,那就是享受八級職員的待遇,按照原來的領導指揮體系行使崗位職責。

在事業單位中,由于事業單位的規格普遍比較低,基層事業單位多數爲公益一類的事業單位,極少部分爲公益二類的事業單位,公益一類的事業單位幾乎都是股級單位占了多數,管理崗位能晉升到五級職員就算到頂。

在事業單位中,要提升到一級、二級職員,也就是相當于副部級和正部級領導崗位,這個難度是非常大的,基本上都是國務院直屬的正部級事業單位;三級到四級的事業單位,很多都是正部級事業單位的中層管理人員,或是正廳級事業單位的一二把手,這個難度也是比較大的。

在基層事業單位中,一般能提升到五級到八級職員崗位的人占了多數,但在縣以下事業單位中,很多人的終身能晉升到七級到八級職員崗位也算功德圓滿了,五六級崗位是極少數。

相比較而言,在事業單位走專業技術職務晉升的路子更加寬廣一些,只要是大學本科畢業生,在自己職業生涯中,最差的也能晉升到專業技術八級崗位,專業技術八級崗位的待遇,其實和七級職員崗位是差不多的,基本工資還要高于七級職員崗位。

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比較高的,學曆層次比較高的,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評上專業技術副高級職稱任職資格的人,被聘任爲專業技術七級的幾率也是比較高的。資格比較老的人,學曆層次比較高的人,聘任爲專業技術五級崗位的希望也是比較大的。

但在縣以下事業單位中,專業技術五級基本上是一個比較高的門檻,一旦突破了專業技術五級這個門檻,到專業技術四級的希望是比較大的。成績突出的,業務能力超群的,聘任爲專業技術三級希望也是有的,少部分人幸運兒可以達到專業技術二級。

綜上所述,在事業單位中,管理崗位的工作人員,主要是走職務晉升的路子,被稱爲職員等級的晉升;專業技術崗位的工作人員,主要是走專業技術職務晉升的路子,被稱爲專業技術職務的晉升。在職務晉升中,行政職務的晉升有時和專業技術職務是可以兼任的,這是由事業單位的專業屬性和行業特點決定的。相比之下,專業技術職務的晉升比行政職務的晉升更容易一些。

0 阅读:90

幫兄聊職場

簡介:與大家分享職場社保知識,是解決專業問題的行家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