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大事:常泰長江大橋常州側主體工程全部完成

橋梁雜志 2024-05-08 17:21:42

01

主跨1176米!常泰長江大橋常州側主體工程全部完成

5月7日上午,隨著長28米,寬39米,高17米,重約1446噸的鋼桁梁精准落位,常泰長江大橋主航道橋最後一個大節段鋼梁平穩吊裝完成,標志著常泰長江大橋常州側主體工程全部完成,全橋預計6月合龍。

常泰長江大橋是擁有兩項世界“第一”和四個世界“首創”的超級橋梁,是集高速公路、城際鐵路、一級公路“三位一體”的過江通道。全長10.03公裏,主航道橋采用主跨1176米斜拉橋,天星洲專用航道橋和錄安洲專用航道橋均采用主跨388米鋼桁梁拱橋。主航道橋是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公鐵兩用斜拉橋,專用航道橋是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公鐵兩用鋼拱橋。

常泰長江大橋爲目前在建世界最大跨度公鐵兩用斜拉橋。大橋主航道橋跨度1208米,主航道橋常州側由45個大節段鋼梁連接組成,標准節段長28m,節段平均重量1500噸,采用自研打造的1700噸架梁吊機懸臂架設。

常泰長江大橋承載著巨大的荷載和跨度,其下層橋面采用寬幅非對稱結構,以達到公鐵同層的功能。由于大橋跨度大,荷載能力要求高,主航道橋上、下層橋面均爲U肋正交異性橋面板,其制造精度要求極爲嚴格,每一個細節都需要精益求精,以確保橋梁的穩固和安全。

常泰長江大橋建成後,從泰興到常州的車程縮短至30分鍾左右,促進兩岸跨江融合、跨域發展,打造錫常泰一小時都市圈,對推動揚子江城市群建設、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來源:中鐵山橋)

02

池州長江公鐵大橋3號主墩鋼圍堰成功下沉到位

近日,池州長江公鐵大橋3號主墩鋼圍堰成功下沉到位,爲主汛期前圍堰封底及後續施工創造了有利條件。

池州長江公鐵大橋連接銅陵市枞陽縣和池州市貴池區,全長3108.5米,主橋長1768米,采用三主桁三索面雙層鋼桁梁斜拉橋結構。上層爲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下層承載兩線鐵路,並預留兩線市域軌道,是跨江綜合性交通工程。

作爲合池城際鐵路及甯枞高速公路關鍵控制性工程,大橋主墩雙壁鋼圍堰施工是全橋關鍵工序。此次施工的3號主墩承台爲深水承台,主墩鋼圍堰設計爲矩形雙壁鋼套箱結構。圍堰尺寸大、重量重,長80.6米,寬52.6米,總高42.75米,鋼結構總重量約8250噸,相當于一座占地達10個籃球場的14層樓房橫亘在江中心。圍堰壁體厚度2.2米,設計最大水頭差達32米,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水頭差的矩形鋼圍堰,圍堰結構受力大、下沉深度深、施工組織難度大、安全質量管控要求高。4000多平方米的範圍內地質狀況極爲複雜,河床整體呈現“上沖下淤”的形態。施工區域最大水深約30米,穿越土層厚度近20米。

爲保證這個“巨無霸”安全平穩下沉到位,提高取土下沉效率,項目團隊加大設備資源投入,科學組織、措施到位,成立現場生産專班,對作業人員進行分工,實行24小時倒班作業,每日在現場召開生産例會,統一下達作業與監控指令,規定圍堰下沉時取土的位置、範圍、深度,夾壁混凝土的澆築倉位、方量等,每兩小時測量一次圍堰標高。結合圍堰施工智能監控系統,通過布置在圍堰內外的278個傳感器監控測點,對施工過程的水文氣象環境、鋼結構及混凝土應力、土壓力、過程姿態位移等進行自動化實時監測,及時發布應力及姿態預警,確保圍堰下沉始終處于可控狀態。

大橋建成通車後,將成爲安徽省內第6座跨江公鐵大橋,對于進一步加強皖江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過江通道布局,推進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等具有重要意義。(來源:中交二航局)

03

蘭家灣特大橋首跨順利合龍

5月5日,隨著最後一根上弦杆吊裝至預定位置,標志著峨漢高速(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至雅安市漢源縣高速公路)蘭家灣特大橋鋼桁梁首跨順利實現了合龍。

“五一”節假日期間,項目部全體職工緊盯現場、積極協調,橋位現場5台吊車多點施工,共計安裝730噸。爲保證吊裝順利進行,生産人員積極協調合龍段杆件發運工作,技術質量人員加班加點測量收集首跨合龍數據,及時反饋基地進行二次配切、鑽孔,爲首跨順利合龍創造了有力條件。

項目部全體員工將總結經驗、乘勝追擊,加強施工的組織,強化安全、質量管理,高效推進剩余鋼桁梁的安裝任務。

蘭家灣特大橋位于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爲峨漢高速漢源縣富泉鎮互通連接線橋,大橋橫跨漢源湖,連接漢源城區和峨漢高速,橋長1330米,橋面寬25.5米,鋼桁梁總重約2.4萬噸,其中約1000米範圍位于湖中深水區,是四川省內單體用鋼量最大橋梁。大橋建成後將成爲當地標志性工程。(來源:中鐵寶橋)

04

西十高鐵湖北段漢江特大橋進入主梁懸臂施工階段

5月7日,新建西安至十堰高速鐵路(簡稱西十高鐵)湖北段漢江特大橋首對牽索挂籃安裝到位,標志著國內最大跨度梁桁組合結構斜拉橋進入主梁懸臂施工階段。

據了解,西十高鐵1標項目線路正線長28.14公裏,其中漢江特大橋爲全線控制性工程。漢江特大橋全長917.45米,P3、P4兩座主塔高度均爲186.5米,共設置80對斜拉索,主跨420米,是目前國內最大跨度的梁桁組合結構斜拉橋。

據介紹,本次安裝的牽索挂籃由承載系統、止推系統、頂升系統、張拉系統、錨固系統、行走系統、模板系統和平台系統8個子系統組成,總重量約400噸。挂籃安裝采用低位拼裝、整體提升、後移就位的施工思路,先在施工平台組裝完成,經液壓千斤頂緩緩提升約60米後再進行錨固定位。

施工中,項目團隊精心策劃、科學部署,嚴格按照挂籃提升工藝流程,先後克服施工場地狹小、安裝工藝複雜的困難,采用塔吊逐單元安裝的方法,確保安全質量在每道工序中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同時,利用數字化管控中心及信息化智慧工地平台,將AI視頻監控系統、塔機吊鈎可視化系統、臨時結構安全監測系統等子系統進行集成,實現挂籃提升“智能化”管理,爲後續10米大節段牽索挂籃施工奠定基礎。(來源:十堰廣播電視台)

05

昌南大橋首個主墩承台順利澆築完成

近日,國道320新建工程的關鍵性控制工程昌南大橋首個主墩承台順利澆築完成。

昌南大橋爲國道320南昌縣向塘至新建區西山段公路新建工程項目重要組成部分,是南昌推進的“十橋同架”重點項目之一,建成後將向塘國際陸港、小藍經開區、姚灣碼頭、未來科學城、九望新城等重要板塊連爲一體,進一步推動港口、産業、城市深度融合、協同發展。

G320塘山段公路A標項目分爲南昌縣新線段和昌南大橋段,路線全長7.618公裏,上跨昌甯高速,下穿昌福鐵路,由東向西跨越贛江,與既有線路穿插交錯。其中昌南大橋全長3852米,橋寬37.5米,爲混合梁V型墩連續剛構橋,單孔最大跨徑180米,爲國內領先。

此次澆築完成的爲37號主墩承台,長16.1米,寬11.2米,高4米,整體呈六邊形。承台由左右兩幅共同組成,單幅承台分兩層澆築,共澆築四次。(來源:大江新聞)

1 阅读:346

橋梁雜志

簡介:促進科技發展,傳承橋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