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平日無怨無仇,卻對華無理又傲慢,卡紮菲爲何要和中國擡杠?

WarOH虎哥 2024-05-07 20:12:23

在革命年代,有一句話深深烙印在國人的心中——“一切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這話也像一個鋼印一樣,刻在美國人的頭上,連外國人都多少有所耳聞。

仔細研究世界政治,我們會發現不僅帝國主義是“紙老虎”,凡是沒有紮根在人民群衆之中的政權都是“紙老虎”,典型的就是一些獨裁妄人的政府。

近30年來,世界各地的獨裁者栽跟頭的很多,其中尤以伊拉克的薩達姆、利比亞的卡紮菲爲最,兩人都是身死國滅,且死得很不體面。

薩達姆是絞死的,算是侮辱較小。卡紮菲則死于叛軍之手,死前被毆打、侮辱,最後被亂槍射殺。

作爲非洲重要的反西方領袖,卡紮菲的死亡曾引起國際熱議,但五常國家的態度都很冷淡。

當時,除了俄羅斯有點心痛外,其他四國都懶得評價這位獨裁者,我國一些媒體更是打出頭條:卡紮菲從不是中國的朋友。

要知道,在講禮儀的東方,只要外國有喪事,不論是不是熟人,我國都會致以哀悼、慰問。

只有在卡紮菲這裏,各種官媒沒什麽好詞,因爲卡紮菲在上台後的幾十年一直給中國添堵,可以說所有的紅線全部踩了一遍。

卡紮菲和中國的交往,始于上世紀中期。

彼時,中國秉持著團結第三世界的態度,願意和卡紮菲政權交好,兩國也較早確定了外交關系。沒曾想,卡紮菲獅子大張口,上來提出買核彈,驚了中國政府一跳。

在被拒絕後,卡紮菲一直給中國添堵,拒絕石油、基建合作,最重要的是還和台灣地區單方面來往密切,踐踏“一個中國原則”,讓人忍無可忍。

那個年代,卡紮菲本人在國際上風評很差,對華的惡劣態度,這也是他滅亡的一大原因。

那麽,卡紮菲和中國之間有什麽故事?他爲什麽要故意和中國作對?卡紮菲真是瘋子嗎?

【一】卡紮菲:沒人敢拒絕我

從中亞到非洲,再到南美,全世界凡是有獨裁者的國家,無論擁有多少資源,國家肯定是貧窮、封閉的。

而無論什麽民族、什麽宗教、什麽學曆,獨裁者們都狂妄自大,是十足的自戀狂。

他們有的人是在獨裁後被權力熏暈了頭腦,變成狂妄的瘋子,有的人則天生是妄人,骨子裏有自戀情節。

在卡紮菲政權倒台後,利比亞高層各種回憶和評價裏,卡紮菲就是世界上最自戀的人,有人嘲諷他“簡直是個貴婦人”。

很難想象,在一個獨裁幾十年,手裏沾滿鮮血的軍事領袖口中,也能說出這樣的話:

“我的人民們都是愛我的,他們願意保護我,願意爲我犧牲一切。”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心理學專家傑羅爾德評價,由于卡紮菲長期的獨裁,其個人的自戀情節被放大,讓他對國家和人民有“母子情節”。

他把自己當做母親,而人民作爲兒女應該無條件孝敬他,爲他犧牲。這種感情無疑是病態的,是長期過度關注自己、放大自己的優點,自我滿足、自我吹捧産生的。

美國人認爲,卡紮菲是老大當太久了,才産生這種幻覺。但這話不太准確,其實卡紮菲一直很自信,只有理解了卡紮菲本身性格,才能理解他的狂妄人生。

首先,從第一次登上曆史舞台,卡紮菲就充滿了狂妄。

1969年,卡紮菲帶著一幫軍官搞政變,一路狀況百出,連政變的計劃、武器彈藥都沒准備好,一群人坐著出租車去發動革命。

卡紮菲作爲政變的領導核心,組織力差,粗心大意,但極其自信,覺得自己能成功。

這樣一個人,當個警察局長都夠嗆,但在冷戰中的利比亞,他居然當了國家領袖。

當時,利比亞的這場“九月革命”的狗血程度也確實驚人,一滴血沒流,利比亞首都駐軍不戰而降,利比亞王國這個草台班子也倒塌了。

卡紮菲當上國家領袖後,馬上給自己起了“革命導師”頭銜,之後10年他鼓搗了一套自己的理論,出了本“綠寶書”,要領導全國思想建設。

他在國內大搞個人崇拜,卻解釋說:“人民太愛我了,我無法拒絕。”

自信是好事,但如果自信到自戀,而且不太聰明,就會變成壞事兒。

卡紮菲上台後,因爲爲人傲慢,我行我素,到處得罪人,所以他除了巴結埃及之外,幾乎和所有國家關系都不好。

這不,在坑完美蘇後,這位狂人最終還是打上了中國的“主意”。

【二】訪華無理取鬧,卡紮菲碰一臉灰

在1982年秋天,號稱“非洲雄獅”的卡紮菲帶著國家訪問團來到北京,一到場居然馬上提出,要買中國的原子彈。

由于此要求被中國狠狠拒絕,讓卡紮菲有點下不來台,這成爲他記恨中國的開始。

那麽卡紮菲爲什麽要買原子彈呢?這就說來話長了。

實際上,卡紮菲在1969年上台,說是依賴革命手段,其實是和西方,尤其是英美達成了默契——英美願意支持卡紮菲推翻王國,條件是他能保護西方石油公司的利益。

卡紮菲政府一開始答應得很好,但不到一年,卡紮菲推翻和西方的友好協定,宣布把所有油田國有化。他還關閉美軍基地,驅逐美國大兵,這一招激怒了英美等國。

在外交上反複無常,出爾反爾,使得卡紮菲成爲西方的眼中釘,利比亞也遭到了西方制裁和威脅。而爲了自保,這位狂人居然想買一顆原子彈來保護自己。

不過,卡紮菲的想法並非空穴來風,這與當時中東特殊的國際環境有關。

說起來,從40年代末中東戰爭爆發開始,阿拉伯人的武器裝備就全部依賴進口,或者說是“援助”,這讓阿拉伯人産生兩個幻覺:

第一是“強國都要向著我”,因爲沒有國家不需要石油,而當時世界上基本只有阿拉伯産油。

第二是“有錢什麽都能買得到”,畢竟美蘇都把最先進武器送到了中東。

卡紮菲作爲一個阿拉伯民族主義者,他想要原子彈的心情很強烈,有了這種武器,阿拉伯民族能滅掉以色列,而他本人也會成爲阿拉伯領袖。

放眼全球,五常才有核武器,英美法是西方國家,不可能出售,而中蘇是東方國家,加之蘇聯當時一直幫著阿拉伯站台,卡紮菲覺得這個陣營絕對能幫自己一把。

東方陣營中,蘇聯最爲強大,而中國較爲好說話。70年代的中國跟非洲國家交好,狂人卡紮菲居然認爲,以自己的“魅力”,絕不會讓中國拒絕自己。

于是在1970年,卡紮菲讓副手——後來的利比亞總理賈盧德低調訪華,彼時利比亞還和台灣地區有所謂的外交關系,雙方關系本就敏感。

不過,當賈盧德來到北京,中國政府雖以禮相待,此人卻一張口就大放厥詞,說:“爲了反美帝的世界革命,我們的領袖想買一顆中國的原子彈。”

此話讓中國外交部大吃一驚,後來又讓國務院大吃一驚。毛主席得到消息後,用“狂妄自大”評價利比亞政府,並告訴賈盧德:“中國不搞核恐嚇,也不會拿原子彈做交易。”

賈盧德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告訴了卡紮菲,卡紮菲對中國的回答明顯不滿,居然宣布推遲和中國建交的期限,讓人十分無語。

直到80年代,西方封鎖利比亞的高潮,美國人的槍指到了鼻孔上,卡紮菲急于打破封鎖,所以才來中國“敘舊”,主動跟中國握手。

好在中方不計前嫌,表示願意和利比亞攜手發展。

可是在1982年,卡紮菲首次訪華,卻再次給兩國關系蒙塵。

當時,卡紮菲帶著訪問團來華,入境時擅自更改飛機入境時間和地點,中方措手不及,解放軍和外交部忙前忙後。

類似的情況在1978年也出現在蘇聯,卡紮菲突然前往蘇聯莫斯科訪問,也事先不打招呼,差點被蘇軍戰鬥機擊落。

到了莫斯科,卡紮菲不下飛機,非要讓勃列日涅夫來接自己。最後雙方僵持不下,卡紮菲拉了滿滿一飛機的礦泉水後揚長而去,剩下機場上幾百名蘇聯外交官員、儀仗隊罵罵咧咧。

卡紮菲來北京的情形也差不多,一開始不下飛機,他認爲接機官員級別不夠,最後中方派了副國級幹部,卡紮菲才走下飛機。

來到國賓館當晚,卡紮菲要給自己的女保镖過生日,晚上12點叫醒中方人員准備宴席。

由于卡紮菲的訪問團多達300人,釣魚台國賓館的廚師們忙了一整晚,到淩晨時還有人累暈過去。

過完生日,卡紮菲才和中國領袖鄧小平見面。兩人見面後寒暄了幾句,交換了一些國際問題的看法。

可卡紮菲整場會談心不在焉,只在最後提起:“我們想買原子彈,中國朋友能提供幫助嗎?”

此話一出,會談氣氛緊張起來,小平同志沒有絲毫遲疑,微笑著拒絕了這個提議。

卡紮菲立刻不滿,說無論是美金還是黃金、石油,自己都能拿得出來,中國應該珍惜和利比亞的友誼。

在小平同志第二次明確拒絕後,卡紮菲顯然很生氣,不再聽中方的話,會談很快結束。

這次會談大大損傷了卡紮菲的自尊心,他本以爲中國會給他這個最高領袖面子,可他卻太天真。卡紮菲很快告別,此生再沒來過中國,往後幾十年,利比亞和中國的交流也比較平淡。

【三】在聯合國打臉五常,卡紮菲自斷生路

1978年中利建交時,卡紮菲政府卻依舊保留著所謂的“中華民國駐利辦事處”,政府高層長期和台灣地方政府眉來眼去。

但當時的國際都知道,卡紮菲是個不能用常識理解的狂人,所以對他的這種行爲,我國只當是小醜行徑,不加以理睬。

直到1997年,卡紮菲政府終于撤掉了這個無厘頭的“中華民國辦事處”,我國對此表示贊許。進入21世紀初,兩國關系仿佛開啓新階段。

但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結束後,卡紮菲又開始到處作妖,雖然被迫讓聯合國檢查了國內核設施,銷毀了化學武器,但他心裏一直不甘心。

爲了利益,卡紮菲討好英美,以石油貿易換來西方的接納,2006年又和美國複交。

彼時,利比亞還聯絡俄羅斯,要購買武器裝備壯大空軍。可等這些工作做完,卡紮菲驕傲自滿,又在國際政壇頻繁批評五常,否定聯合國的合法性。

2006年,卡紮菲再度惹怒了中國——這一年,他讓臭名昭著的台獨分子,李登輝的傳人陳水扁訪問利比亞。

此舉在國際上引起軒然大波,卡大佐公然踐踏一個中國原則,由此開始,中利的關系其實已經結冰。

在陳水扁訪問結束後,卡紮菲居然讓自己的小兒子去台灣地區回訪道謝,兩方還簽訂了一些經濟合作協議。

西方各國對此事大肆炒作,但卡紮菲對中利關系結冰滿不在乎,因爲他覺得除了中國外的“四常”都跟自己很好。

但衆所周知,對台問題是中國的紅線,彼時中國即將舉辦奧運會,西方勢力正群起攻之。這時候卡紮菲在台灣海峽添亂,已經是事實上放棄了對中國的外交。

之後中國和非洲之間各種論壇、會議裏,兩國都毫無交流。

卡紮菲晚年做過最瘋的事,就是2009年9月23日大鬧聯合國大會。

他在會上發表長篇大論的演講,把世界大國都被罵了個遍,15分鍾的例行演講,他足足說了快兩個小時。

卡紮菲主要罵西方迫害非洲和阿拉伯,也順帶批評整個安理會和“五常”系統,說這是個“恐怖的地方”,是某些大國行使霸權的工具。

他還說聯合國憲章是廢紙,手持聯合國憲章的小冊子做出撕扯的動作。

這是卡紮菲幾十年來第一次來到聯合國大會現場,他的第一次演講就讓各國外交官崩潰。在說了一個小時後,同聲傳譯官放棄了翻譯,卡紮菲一個人在台上表演。

2009年的這次演講讓卡紮菲趾高氣揚,他算是過足了嘴瘾,各國媒體爭相報道他的事迹,也讓卡紮菲虛榮心極大滿足。

回國後,卡紮菲頻繁訪問歐洲,想解決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難題,法國、意大利都和卡紮菲關系親密。

卡紮菲這時候又開始妄想,把自己當做核心,想讓歐洲人,尤其是法國給自己打下手。

當時卡紮菲提出非洲貨幣系統,說自己有143噸黃金的儲備,希望和非洲各國合作,廢除現在的貨幣,包括非洲法郎,來發行“非洲元”。

如果用這個貨幣結算非洲石油,那非洲很快就能富起來,准確地說,是利比亞很快能成爲非洲霸主。

這一計劃雄心勃勃,但一下讓美、法都變了臉色。非洲,尤其西非是法國的地盤,法國政府不能容忍利比亞鬧事。

至于用新貨幣結算石油,薩達姆的例子在前,卡紮菲居然還敢走這條路。

終于在2010年末,阿拉伯之春爆發,次年初,利比亞內部陷入混亂。叛軍舉旗造反後,美法帶頭發起進攻,英國在後面跟著。

在聯合國安理會討論中,俄羅斯默許對利比亞的打擊,中國也不表態,這在聯合國安理會曆史上極爲少見。之後不到半年,卡紮菲的利比亞就這樣被北約和叛軍撕碎。

獨裁42年,縱橫東西方兩大陣營,卡紮菲可能到死都認爲是自己有本事。殊不知他大部分時間是吃了冷戰的紅利,要不是蘇聯在,北約早會滅了他。

蘇聯解體後,卡紮菲還我行我素,最後這個下場也是咎由自取。

文/商學野

參考資料:

1.《卡紮菲"變臉"的前因後果》,尹承德

2.《卡紮菲時期利比亞與美國關系的演變》,闫偉

0 阅读: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