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與挑戰:以色列的阿拉伯裔公民

講曆史的理工男 2024-05-07 21:55:18

以色列的阿拉伯人,是指擁有以色列公民身份的阿拉伯族裔群體。他們約占以色列總人口的21%,是該國僅次于猶太人的第二大民族。以色列阿拉伯人的曆史、文化和身份認同都具有複雜性和獨特性,在以色列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橋梁紐帶作用,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在以色列于1948年建國之前,這些阿拉伯人的祖輩就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當第一次中東戰爭打響之後,原來居于以色列境內約95萬阿拉伯人中的80%選擇了逃離或者被驅逐,僅有不到16萬人選擇在戰爭中留下來,並最終獲得了以色列公民身份。今天以色列的阿拉伯公民主要由這群人和他們的後代組成。對于以色列的阿拉伯公民來說,身份問題很複雜:他們既是阿拉伯人,又是以色列人,這兩種身份有時會感到格格不入。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信奉伊斯蘭教,一小部分人是基督徒。從人口分布上來看,他們雖然分布在全國各地居住,但主要的阿拉伯人口集中在該國北部和東部的一些城鎮和村莊。

以色列《獨立宣言》指出,以色列國將確保其所有居民,不論宗教、種族或性別,享有完全平等的社會和政治權利,並保障宗教、良心、語言、教育和文化自由。自從以色列1949年1月舉行的第一次選舉以來,以色列的阿拉伯人一直享有選舉和被選舉權。包含德魯茲人(阿拉伯民族的一個分支)在內至今已經有100名阿拉伯人當選國會議員(絕大部分多次當選),在本屆議會中,阿拉伯議員擁有10個席位。20世紀80年代後,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開始組建自己的政黨,進而有組織的參與到國家治理中,目前較大的阿拉伯政黨包括:“哈達什黨”、“巴拉徳黨”等。自2001年起,阿拉伯裔人口也開始出現在政府內閣中。

以色列政府曾經表示:“阿拉伯裔以色列人是享有平等權利的以色列公民”,並指出“阿拉伯公民和猶太公民之間的唯一法律區別不是權利,而是公民義務。自以色列成立以來,阿拉伯公民已被免除以色列國防軍的義務服役。” 除德魯茲人有義務應征加入以色列國防軍之外,而其他阿拉伯人則可以自願服役;然而,只有極少數阿拉伯人選擇自願加入以色列軍隊,截止2010年的數據,共有1,473名阿拉伯人志願服兵役。

在公共事業領域,阿拉伯裔公務員占比約在8%左右。早在2004年1月,時任以色列總理沙龍就宣布,每家國營公司的董事會中必須至少有一名阿拉伯裔以色列公民。

雖然阿拉伯公民在法律上擁有與猶太人相同的權利,但在教育、就業等方面兩者仍然存在差距。

據來自以色列的阿拉伯民間機構的數據:政府每年在猶太裔學生上的平均教育支出數倍于阿拉伯裔學生,而且阿拉伯裔學生的辍學率大約是猶太裔學生的兩倍。

以色利的中小學有兩套體系:希伯來語分支和阿拉伯語分支,除了在曆史和文學等人文學科方面存在差異外,其他的學科內容幾乎相同。但在大學層面,教學則以希伯來文和英語爲主。阿拉伯語曾經和希伯來語並列作爲以色列的官方語言,但是在2018年通過的《猶太民族國家法》中,取消了此前阿拉伯語官方語言的地位。

據統計,以色列的阿拉伯裔族群中,信仰基督教的阿拉伯人受教育程度是所有宗教團體中最高的。根據以色列中央統計局2020年人口普查的數據:70.9%的阿拉伯裔基督徒擁有大學學位,其次是德魯茲人的15.3%,而阿拉伯裔穆斯林擁有大學學位的比例約爲10%。

經濟領域,在以色列失業率最高的城鎮中,90%是以阿拉伯人爲主的城鎮。加之受教育程度的差異,以及在建築與農業等領域外來勞工的競爭,致使阿拉伯工人的工資普遍比猶太人工資低30%左右。相較于世俗的猶太女性,阿拉伯女性的就業率還不到20%,這更加劇了兩個族群在收入上的差異。盡管如此,雖然兩者在收入上存在明顯的差異,但以色列阿拉伯人的經濟狀況相對于鄰國的阿拉伯人要好得多。爲了緩解收入上的差異,政府于2006年7月將國內所有阿拉伯社區列爲“頂級”開發區,從而使他們有資格享受稅收優惠。該決定也旨在鼓勵對針對阿拉伯社群的投資。

在身份認同方面,筆者能拿到的最新數據來自于2006年:

阿拉伯裔以色列人對愛國的回答:非常愛國和愛國占24%,有點愛國占35%,不是特別愛國的占41%。

阿拉伯裔以色列人對國家的態度:73%的人沒有准備好爲保衛國家而戰,但77% 的人表示以色列比大多數其他國家都好,更有82%人表示,他們甯願成爲以色列公民,也不願成爲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的公民。

猶太裔對阿拉伯裔的態度:68%不願意與阿拉伯人住在同一棟樓裏,34%的人認爲阿拉伯文化不如以色列文化。

調查還發現:隨著巴勒斯坦民族意識的增強,一些阿拉伯公民更強烈地認同自己的巴勒斯坦血統;加之在以色列北部阿拉伯人口比例持續增加,這使得一些政治家將以色列的阿拉伯人視爲安全威脅。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曾在2003年使用了“人口炸彈”一詞來表達自己的不安,他指出:如果阿拉伯裔公民的比例超過當前的比例,即20%,那麽以色列將無法維持猶太人在人口中的多數地位。內塔尼亞胡的言論被阿拉伯裔議會成員和以色列民權協會等一系列民權和人權組織批評爲種族主義。但從中可以窺測到民族主義在以色列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盡管面臨各種挑戰,但許多阿拉伯人仍然對未來充滿希望,並努力爲實現更加公平、包容和繁榮的社會而奮鬥。在以色列的各個領域,阿拉伯人都在積極參與,爲國家的發展和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將來阿拉伯公民在如何定位他們的身份以及更充分地融入社會,平衡他們的阿拉伯傳統和以色列公民身份,如何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及如何更好的維護他們的權利都將是持續存在的問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