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大格局的人:向上社交,向下兼容

人情在藝境 2024-05-16 00:30:34

“人活著的最高境界是什麽?”有讀者發來這樣一條私信。

最初,我率先想到事業有成和財務自由,但深思熟慮後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真正的厲害的人,不應該只是外強,而重在心熟。

有些人表面強大,卻敏感自卑,不敢走出自己的小世界。

有些人看似成功,卻心高氣傲,無視別人的存在和尊嚴。

世間沒有人能獨活至死,一個人與他人相處的姿態,是判斷其真實水平的標尺。

身處低位不可怕,貴在有取長補短的決心;站在高處無所謂,貴在有謙遜隨和的溫柔。

做人的最高境界,莫過于向上社交,向下兼容。

網友@大封講過一個朋友的故事:

朋友學曆不高,畢業于一所普通的民辦二本學校,在學校也算不上尖子生。

但臨近畢業的時候,朋友卻收到了三家知名大廠的offer,令其他同學羨慕不已。

大封問朋友:“爲什麽你還沒畢業就能拿到這麽好的工作機會?”

朋友說,他從大一開始就主動認識了一些學長和學姐,這幾年在學習課本知識以外,他會常和學姐學長溝通,對專業領域的真實就業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

如今,學長和學姐都已經有穩定的工作,也會跟他分享一些工作經驗和心得,對他參加面試有很大的幫助。

其中有位學長在大廠工作了兩年多,今年公司有內部推薦的名額,學長就薦舉了他。

原來,機會真的不必靠等待,可以自己主動創造去實現。

向上社交,無疑是幫你打破信息差,快速突破圈層的上策。

但上策並非捷徑,不是靠投機取巧所能獲得的,而是需要突破自我局限的勇氣和魄力。

有個企業家還是個小編導的時候,偶然有次獲得采訪易中天教授的機會,當時易中天因爲《品三國》紅極一時。

他很想給易中天留下好印象,但奈何自己和易中天的學識相差甚遠。

于是他在采訪前,把市面上能買到的關于易中天的書都看了個遍。

采訪當日,他真誠地對易中天說:“我幾乎讀了您所有的書,我覺得《艱難的一躍》才最有價值,絕不是《品三國》可比的。”

易中天聽完立即起身跟他握手,回應道:“小夥子,你懂我,這的確是我最重要的一本書。”

他因此結識了遠勝于自己的易中天,同時還獲得了對方的認可。

《我所理解的生活》中有句話:

命裏本來什麽都沒有,只有誕生和死亡,而中間的都是你要強求的部分。

向上社交的意義,不在于奢望他人攙扶自己,而是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去見識更厲害的人,更廣闊的世界。

與優秀的人交往,是提升自己的契機。

學習對方的所長,吸收積極的能量,爲生活增添更多動力和希望。

如此以往,你在前行路上會走得愈發堅定、有力量,也終將遇見更優秀的自己。

有人說:“鑒別一個人真實的品行,一定要看他面對弱者的樣子。”

現實確實如此,很多人在強者面前溫柔可親,在弱者面前卻面目猙獰。

唯有真正知行合一的人,即使登上了高處,也不會帶著優越感俯視他人。

作家吳忠全大學畢業的時候,在一家建築公司工作,他在西北項目上認識了位電工師傅。

電工師傅是來自河北的農民工,沒什麽文化,卻喜歡和吳忠全往來,兩個人經常在一起閑聊。

但短暫相處幾個月後,電工師傅就要回老家了,臨走前他們喝了頓分別酒。

自此,兩個人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吳忠全後來開始寫作、投稿,成爲了頗有名氣的作家和編劇。

而電工師傅還是常年在工地奔波,還爲了養家糊口接一些零散的電焊活,因此落下眼疾。

他們分開後雖然聯系很少,但誰都沒有忘記誰。

有一次,吳忠全開車路過電工師傅的老家,想起兩人多年未見,便發信息問電工師傅在不在。

電工師傅碰巧在家,兩個人相約見了一面。

相隔十年,吳忠全再見電工師傅沒有任何架子,依舊如十年前那般吃飯喝酒,聊彼此的近況和家常。

吳忠全得知電工師傅家庭困難,回家後還寄了一些衣服給電工師傅,並力所能及地幫助對方。

吳忠全與電工師傅其實早已身在不同的世界,但他沒有因爲身份變化而疏遠電工師傅,他們至今仍保持著密切聯系。

有人說過:“內心越是高貴的人,行爲就越隨和謙卑,這是一個人品質的光芒。”

人的境界高低,不能靠外在地位來評判,而要看他的內在修養。

在有修養的人身上,你看不見所謂的優越感,他們更不會自恃而驕、蔑視他人。

人與人本沒有高低貴賤,只是有些人高估了自己,自然也低估了別人。

現實生活中,你看不起別人的同時,也終將被別人藐視。

人啊!精神越富足,越懂得尊重他人,畢竟遇見是幸運,相知更難得。

電視劇《歡樂頌》中有這樣一個橋段:

海歸男舒展請小關等幾人吃飯,舒展爲了凸顯自己在澳大利亞留過學,特意在中文裏夾雜著英文。

一會兒強調自己對食材很講究,一會兒炫耀曾自駕穿梭澳大利亞。

舒展言語之間盡是傲慢,似乎在暗示小關幾人與他根本不在一個階層。

可舒展不知,他引以爲傲的優越感在對方眼中只是滑稽的表演,尤其是對于一直沉默的安迪而言。

安迪曾是華爾街投資公司的高管,回國後在一家上市集團任首席財務官。

無論是眼界還是收入都遠超舒展,但安迪從頭至尾沒有提及只言片語。

安迪一直爲人低調,不會因爲自己高學曆、高收入而小瞧任何人。

縱使小關、邱瑩瑩、樊勝美三人只是普通上班族,安迪還是真心把她們當朋友,經常幫她們處理一些生活難事。

由于安迪公司離小關上班的地方不遠,她還每天順路送小關去公司。

安迪對比自己弱的人不自傲,對比自己強的人也不自卑。

安迪和小包總戀愛的時候,小包總的媽媽以爲安迪觊觎包家的財産,把安迪視爲心機女,還派人到安迪老家查她的底細。

安迪面對未來婆婆,同時對方還掌管著一家上市公司,她沒有卑微討好,任由對方诋毀欺壓,而是直言不諱地說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線,你要步步緊逼就別怪我不講情面。”

安迪表明自己的態度和底線,不僅制止了小包總媽媽越界,還讓包家人都學會了尊重她。

想來安迪身上這種不卑不亢的姿態,正是她真正的魅力所在。

豐子恺說過:“我往往在人的不注意,不戒備的時候,瞥見其人的真而美的姿態。”

人最美的姿態,總在不經意間出現。

你不在意自己是誰,便沒有無知的優越;你不在意別人是誰,便沒有敏感的自卑。

活在世間,爲人貴在:向上不卑,向下不傲。

收起心中的卑微與傲氣,理性看待現實世界,你會發現:

生活是一面有魔力的鏡子,你以怎樣的姿態活著,它就會賦予你怎樣的收獲。

很喜歡泰戈爾寫在《生如夏花》中的一句話:

不盛不亂,姿態如煙,即便枯萎也保留豐肌清骨的傲然。

人活得就是一個姿態,站在高處也好,身處低位也罷,都要盡量活得燦爛而真實。

不管是與強者相處,還是與弱者往來,與人交往重在真誠以待。

回首望去,那些境界很高的人,往往都身在世俗卻不困于世俗。

他們縱使嘗盡生活百味,曆經千難萬險,歸來仍有一顆赤誠之心,愛生活、愛他人、愛自己。

0 阅读:0

人情在藝境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