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遭遇狂風暴雨決定複飛,結果不受控制沖向地面墜毀!空中浩劫

羊村的羊羊 2024-04-22 21:48:36

一架飛機正在天上飛行,卻突然發現前方有一陣暴雨,在空管的指揮下,飛機剛剛繞過暴雨區准備降落,可突然間,一陣豆大的雨點,拍擊在駕駛艙的窗戶上,外面突如其來的暴雨,已經影響了視線,根本無法正常降落。

根據多年的經驗,機長立即決定暫停降落,複飛到安全區域,可不知道爲什麽飛機突然失去了控制,直直的沖向地面,由于高度很低,飛機在泥濘的路面劃出了一道深坑,最終停在了馬路上。

這起事故相比于其他空難來說,已經很幸運了,正副駕駛和空乘人員全部生還,但是客艙的52名乘客中,有37人不幸遇難,這就是著名的全美航空1016號班機事件,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起空難究竟是怎麽發生的。

在1994年7月2日,全美航空1016號班機,正在執飛這一天的第四段行程,他們早上從匹茲堡出發,飛往紐約,然後再飛往夏洛特,並來到了哥倫比亞,而現在,他們需要調頭返回夏洛特。

飛機型號是DC-9,這款飛機是道格拉斯公司,在1960年代研發出來的,雙渦輪引擎民航機,主要使用于中短程航線,同時它也是波音717的前身。

駕駛飛機的是38歲的麥克·格林利,他是空軍退役的飛行員,至今仍在後備役駕駛戰機,可以說是精英中的精英,不僅是他,副駕駛菲爾·海恩斯同樣是經驗豐富的老手,他從15歲開始就接觸飛機,到現在42歲,還在熱愛飛機,而飛機上的52名乘客,大多都是趁著暑假出遊。

這一天飛機飛行非常順利,天氣也很好,沒有任何異常,由于距離夏洛特還有40英裏(64公裏),飛行時間大概是15分鍾,所以機組人員通知乘客提前做好准備,空乘也在幫乘客收拾垃圾,然而就在快到機場的時候,發現前方有了積雨雲。

爲了保險起見,機長打開了雷達,雷達顯示,積雨雲已經快飄到機場上空了,所以機長立即聯系了空管,而空管也表示,會幫他們指路,繞開那場陣雨,而在距離機場還有十分鍾的時候,空管指揮他們繞過了降雨,並讓他們下降高度,在18號右跑道降落,整個過程非常絲滑,正副機長也認爲不會再出問題。

然而就當飛機放下起落架准備下降到跑道的時候,天氣突然發生了變故,狂風帶著暴雨直接阻擋了駕駛艙的視線,這場暴雨來的非常突然,所有人都沒有反應時間,飛機就像是突然沖進了瀑布。

更嚴重的是,這場暴雨還夾帶著狂風,地面上的灰塵和垃圾在空中亂飄,這種情況根本無法在跑道降落,所以正副機長立即決定複飛,與此同時,他們聯系空管描述了目前複飛的決定。

可在將油門推到最大程度後,飛機卻一直飛不起來,而且高度還在不停的掉,飛機將地面刨出了一道深溝,停在了距離機場不到1英裏(1.6公裏)的地方,事發之後,正副機長和空乘都活了下來,在清醒了一些後,他們立即去救援乘客,而這起空難,最終造成了37人死亡。

爲了弄清楚飛機最後爲什麽飛不起來,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派出了調查小組,他們首要的任務,就是檢查飛機殘骸,很快,他們在這架飛機的兩個引擎上,發現了一個不同尋常的地方,位于飛機右邊引擎上的推力反向器,竟然是處于打開的位置,而左邊的確實在關閉的狀態。

按照正常來說,飛機在降落的時候,是依靠反推來進行減速,原理也非常簡單,就是將引擎強勁的尾氣導向前方,如果飛機在飛行的過程中,只打開了一個反推的話,那麽飛機就會失去平衡,造成災難性的後果,所以調查小組認爲,這起空難的原因,就是引擎的問題。

而且這已經不是第一個例子了,在1991年,勞達航空4號班機,在起飛後15分鍾就解體了,飛機在泰國墜毀,造成了223人遇難,這起空難的罪魁禍首之一,就是其中一個反推打開了,如果飛機時速夠快的話,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引擎都有可能會被氣流撕下來。

而在近距離觀察了本起空難飛機的右引擎反推後,調查員發現上面的金屬有摩擦痕迹,這意味著反推曾猛烈的撞擊過地面,也就是說,反推並不是在空中打開的,而在是撞擊地面的時候打開的,在排除掉這個可能後,調查小組決定從幸存的飛行員那裏了解情況。

他們首先找到的,就是剛出院的副駕駛菲爾·海恩斯,他說事發當天飛機運作正常,雖然天氣有些小問題,但在空管的指揮下,他們繞過了那一片區域,但由于那片區域一直在往機場方面移動,所以在進近跑道的時候還有些小雨。

可讓人疑惑的是,飛機爲什麽會飛進暴雨呢,通過回憶,調查員得知,空管並沒有提醒1016號班機,航路上有大暴雨,只是說有一些小雨,所以機組才錯誤的認爲當時可以安全降落。

而當調查組找到空管的時候,空管卻說他是看天氣預報說的,當時國家氣象局簡報顯示,天氣有微風,部分時間有驟雨,但仍在降落的安全範圍內,除此之外,空管還詢問了早四分鍾就降落的航班情況,等他順利飛離跑道之後,空管才聯系的1016號班機。

直到目前爲止,一切都是正常的,然而就當飛機准備降落的時候,氣象局更新了信息,機場上空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與此同時,空管也得知了機組正在執行複飛,然而一切都晚了,可能是天氣原因,空管想通知都沒法通知,所以災難就這樣發生了。

之後,調查員又研究了國家氣象局,當天發出的關于夏洛特機場的氣象報告,這才發現氣象局那邊的預報根本沒有錯誤,由于空管這邊接收的是簡報,空管無法得知完整的天氣信息,等氣象局將暴雨預警發來的時候,已經和第一份信息間隔了兩分鍾。

就在這個時候,調查組發現了一個更離譜的情況,雷達圖顯示有兩個風暴,此時它們都沖著飛機移動,飛機在躲避第一個風暴的時候,另一個風暴中心強度直接上升,從而影響了第一個風暴,再加上暴雨預警遲來了兩分鍾,機組完全沒有防備,所以飛機直接沖進了暴雨。

可通過調查,想要造成飛機失速,那麽就需要高達每小時30到40英寸(762-1016毫米)的降雨量,而事發當天的降雨量只有10英寸(254毫米),這對飛機造成的影響非常小,所以墜機原因和這場大雨也沒有關系。

在排除了這兩種情況後,調查組又在黑匣子記錄的飛行數據裏發現了異常,數據顯示,在墜機前的幾秒鍾,空速突然出現了劇烈的波動,如果飛機飛行中遇到了順風,那麽經過機翼上方的氣流會減小,從而導致空速降低,反之如果遇到了逆風,機翼上方的氣流會加大,空速也會隨之加大。

爲了弄清楚事故是不是強風造成的,調查員調取了夏洛特機場六個風速計的數據,數據顯示,一開始只有微風,最大的風速也不是很高,可突然,意外發生了,風速計顯示,當時的風速和風向變化的非常快。

在事發的前兩分鍾,六個風速計中的四個,檢測到了風切,風切就是風向和風速的驟變,這種情況可能會造成飛機空速極不穩定,而且飛機在降落的時候,一般的速度會比較慢,離地面也很近,這種情況下遇到風切,飛機根本無法人力控制,那麽風切是否就是導致空難的凶手呢?

爲了弄明白這一切,調查組請了NASA的氣象學家,弗雷德·普羅克特,來幫忙,而根據事發時所有的數據,普羅克特用電腦模擬出了當時的詳細情況,原來除了風切的之外,這架飛機還遇到了更加致命的東西,那就是微下擊暴流。

這個名字可能很奇怪,但他的威力卻十分巨大,它産生的下沉氣流會猛的沖向地面,然後向各個方向散開,産生風切,遇到這種情況,就好像坐過山車沖到最高點,然後底部就和突然消失了一樣。

而在六七十年代,微下擊暴流和風切,曾經導致了好幾次空難,只是當時業界沒有給這種情況命名,所有手上掌握的資料並不多,而在1985年,達美航空191號班機因微下擊暴流發生空難,造成135人遇難後,業界這才重視,並想辦法降低這種情況的威脅。

而這一次通過NASA模擬,不僅確認了這架DC-9事故就是微下暴擊流導致的,而且強度還是研究人員迄今爲止見過的威力最大的,它的強度都可以排到第一名,但每個飛行員都收到過類似的訓練。

當遇到微下暴擊流後,將引擎調到最大動力,然後拉起機頭,盡快的沖出微下暴擊流的區域,而通過黑匣子記錄的駕駛艙對話來看,他們在遭遇了這種情況後,確實采取了正確的操作,可當調查組繼續的時候,卻聽到了一段出乎意料的對話。

根據訓練過的操作,他們應該拉起機頭進行爬升,可他們卻降下了機頭,如果沒有降下機頭,那麽飛機就不會撞到地面,而通過調查詢問正副機長,他們卻根本沒有意識到做了這個操作,得不到結果,調查員只能進行推測了。

經過大量分析,調查員估計機長出現了致命的現象,航空業界稱之爲空間迷向,大白話就是他迷失了方向感,而在事發時飛行的過程中,飛機的速度,方向,和高度都有了極端的變化,這會對人體造成影響從而産生錯覺。

而且當時飛機基本看不到外面的情況,導致機長出現軀體重力錯覺,也就是身體的感覺欺騙了駕駛員,這讓他以爲機頭擡的很高,可實際上才剛剛好,如果當時他沒有出現這種錯覺,向前在飛三十秒,他們就可以沖出去了。

現在所有的原因已經排查清楚,調查員在最終報告裏,強調了氣象局應該及時更新天氣簡報,避免氣象信息延誤,同時要求空管局,在空管的雷達屏幕上顯示最大的降雨強度,並將資料隨時傳達給飛行員。

而在這起全美航空1016號班機事故之後,更精密的多普勒雷達,成爲了大多數機場,以及衆多飛機的標准裝備,而這種雷達可以預測風切,所以在裝備更新之後,在美國境內就再也沒有遇到過因爲風切引發的飛行事故了。

0 阅读:5

羊村的羊羊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