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女神,還是被拉下了神壇

獨立魚電影 2024-05-13 10:33:52

昨天是母親節。

魚叔祝所有母親節日快樂!

一直以來,「母親」這二字被賦予了太多神聖的意味。

無私、奉獻、堅韌、大愛...

當女性成爲母親後,生命宛如走入另一個高度。

自然而然地,被世人用「完美且神聖」的外殼所禁锢。

但,有位電影大師卻非要將這神聖,拉入凡間。

用複雜、扭曲、另類的感情故事去诠釋母愛,卻又將母親這一形象最生動地表達出來。

究竟是誰能有這般魔力?

咱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

《關于我母親的一切》

Todo sobre mi madre

佩德羅·阿莫多瓦。

熱衷拍攝奇情畸戀的世界電影大師。

他就像一個玩弄三觀的高手。

手中的故事幾乎違背一切主流視角下的倫理、婚姻、性別規則。

《吾棲之膚》中,爲女複仇的男主,綁架了強奸犯並將其整形成女性。

卻在朝夕相處下愛上了TA。

《對她說》中,一個深陷情網的男護工通過強奸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昏迷病人的愛戀。

這般變態行爲卻得到了男主的共情。

還有在之前的專欄中,魚叔和大家聊過的《捆著我,綁著我》。

男主爲了獲得女主的愛,綁架、囚禁、毆打她。

最終兩人卻終成眷屬。

阿莫多瓦鏡頭下的女性,又總是豔麗張揚的。

無論在怎樣的故事中經曆遭受著怎樣的磨難,她們都能被拍出充滿魅力的模樣。

很難想象,扭曲的情感與豔麗的風情集中在一個母親身上會産生怎樣的火花。

當一個充滿成熟魅力的金發女性,一襲紅衣駐足于一張巨大的紅唇海報之前,望向遠處。

你也很難猜測,她身上有著怎樣的獨特故事。

這個女性叫曼努埃拉,是一名單身母親。

她與自己的兒子相依爲命生活在馬德裏。

母子關系十分融洽。

喜歡一起窩在家裏看電影。

兩人也無話不談。

母親可以隨意潇灑地和兒子開著帶有顔色的笑話。

對于曼努埃拉而言,兒子亦是生命的全部。

曼努埃拉在一家醫院擔任器官捐贈協調員。

這份工作充滿了生離死別的傷痛。

沒想到,她自己也受到了同樣的命運捉弄。

在兒子17歲生日那天,母子去劇院看他們都喜歡的戲劇《欲望號街車》。

演出結束後,還等在劇院門口。

因爲兒子想要向他最喜歡的女演員紅煙要簽名。

瓢潑的大雨,冷漠的演員,來往的車輛,一同制造了一場意外的悲劇。

兒子因爲車禍死去,心髒也捐獻給遙遠的陌生人。

兒子的離去,對于曼努埃拉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而更讓她悔恨的,是兒子一遍遍追問父親的事情,她卻沒有給出兒子想要的答案。

兒子遺留的日記裏寫滿了對父親的想念,更是刺痛了曼努埃拉。

于是她決定回到巴塞羅那,找到兒子的生父,完成一場遲到的相認。

沒想到,到巴塞羅那的第一天,就在一個肮髒且欲望橫流的場所偶遇了曾經的好友,阿悅。

舊友的重逢,讓曼努埃拉這次爲子尋夫之旅變得不一樣。

也向觀衆揭開了她那不爲人知的過往。

阿莫多瓦最愛用大塊的明豔的色彩,鋪在畫面中。

斑斓的西班牙城市,紛繁的劇院,多彩的服裝……

行走在這樣色彩中的女性也是張揚與濃烈的。

電影中一共有四個重要的女性角色。

曼努埃拉看似過著按部就班的生活,但成爲母親之前,她過得肆意潇灑。

她從上學時就開始演話劇,與丈夫也是在出演《欲望號街車》時認識的。

後來兩人年紀輕輕結了婚。

雖然電影未明說,但通過對紅燈區十分了解和朋友保存的照片可以看出,曼努埃拉是一個開放熱烈的女孩。

曼努埃拉的好友,阿悅,是一個妓女。

也是一個跨性別者。

阿悅的出場十分不堪,被暴徒施暴中。

但即便如此,樂觀的性格,妙語連珠的談吐,讓她看起來好像生活在沒有痛苦只有歡樂的世界中。

總是身穿豔麗顔色衣服的她,就像斑斓的糖豆,愉悅甜蜜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羅莎,一個善良的修女。

有著嬌柔的外表和富足的家庭,也擁有一顆強大內心。

總是盡最大所能幫助他人,哪怕到戰亂地區也在所不惜。

紅煙,看著是有些敏感、冷漠且自私。

但實際上,卻是可以向剛相處兩周的愛人奉上最濃烈愛意的人。

四個完全不同但個人色彩強烈的女性碰撞在一起,組成了這個故事最至高無上的群體。

電影中有這樣一幕:

在曼努埃拉的家裏,四個人圍坐在一起喝酒。

她們中有人是第一次相識,有人是發生沖突沒多久。

但都毫無芥蒂地說笑。

很難想象,正在大笑的四個女性背後都承載著一段痛苦。

曼努埃拉除了兒子的離去,她的婚姻其實也不健康。

丈夫在兩人結婚後就去巴黎工作。

時隔兩年再見,就成了隆胸的變裝人。

起初曼努埃拉接納了這樣的丈夫。

但丈夫卻是一個放蕩且刻薄的雙標者。

無法忍受的她,最終在懷孕的情況下離開了巴塞羅那。

沒想到,當她爲了兒子回來找丈夫時,他已經偷了阿悅所有錢跑走了。

這也導致阿悅淪落爲站街女。

這還沒完,當年曼努埃拉離開後,變性後的丈夫也成了妓女,還染上了艾滋病。

更要命的是,在這種情況下,還引誘了修女羅莎讓其也染病懷孕。

至于紅煙,她的戀人染有毒瘾,讓她痛苦不堪。

上面中的任何一條,都不能用簡單的困難二字來帶過。

但導演從未想過要擴大,或崇高化這些女性的苦難。

尤其是曼努埃拉。

曼努埃拉面對丈夫一系列行爲,從未有過更多的深究,只一心想要過好自己與兒子的生活。

面對懷著丈夫孩子的羅莎,內心也只有心疼與對丈夫的不齒。

她讓羅莎住進自己家中,像對自己的孩子一般照料。

並不斷鼓勵羅莎,不要害怕成爲一名母親。

面對導致兒子死去的紅煙。

曼努埃拉內心不是沒有埋怨,但她依舊是用包容的心接納了紅煙,並成爲了她的助理。

阿悅更是豁達。

她差點被一個喝醉的男人強奸。

好不容易逃脫後,卻又宛如慈母一般幫助男人介紹到更加安全且暖和的地方。

或許你會對她們的行爲表示出疑惑。

但沒有經曆過她們的人生,沒有身處她們的境地,也無法對她們的決定做出評判。

她們只是忠于自己的情感,真誠而灑脫地活著。

其實不難看出,故事中的女性都在以各種方式走向「母親」的身份。

她們包容、堅韌、充滿愛意地對待這個世界。

有一個有趣的細節。

電影中一共有3個重要的男性角色,卻都是「缺席」的。

曼努埃拉的兒子,早早因爲車禍離去。

丈夫永遠活在別人的話語中。

羅莎的父親,有阿爾茨海默病,連自己女兒都不認得。

這種設定,不僅意指了「父親」與「男性」的缺失。

也更加凸顯出「女性」與「母親」的偉大。

阿莫多瓦在電影最後寫下這麽一段話:

謹以此片獻給貝蒂·戴維斯……和所有扮演女演員的女演員;獻給所有參演人員,無論男人和女人,或者是變性成女人的男人,和所有想成爲母親的人;獻給我的母親。

《關于我母親的一切》中的母親,不是曼努埃拉這個具體的人。

而是一個名爲「母親」的女性群體。

但是,阿莫多瓦從未想過要以書寫贊歌的方式去贊頌母親神聖的形象。

有一次,曼努埃拉陪著羅莎看醫生,以「朋友」之名講述自己和丈夫的故事後說:

我們女人爲了有個依靠可以做任何事。

羅莎聽後感歎:

我們女人是很能承受的,這是優點。

曼努埃拉聽聞嗤之以鼻:

我們都很傻。

在阿莫多瓦看來,完美無瑕的女性是不應存在的。

他要讓女性搖擺、産生欲望、表達自私。

他就是要將她們拉下名爲「聖母」的神壇,成爲真實的,有血有肉的存在。

就像曼努埃拉,也絕不是什麽逆來順受的大好人。

起初面對羅莎的依賴,她是拒絕的。

憑什麽別人的錯誤要由她來承擔。

你在要求我做你的母親!

她之後對于羅莎的幫助也並非什麽爛好心。

而是出于對自身、對女性群體困境的共情而進行的幫助與努力。

修女羅莎的懷孕,則更具有典型的「墮落」意象。

世上哪裏還有比神聖的神職人員,善良的修女抵擋不住一個不潔之人的誘惑並染上病魔,更加背德呢?

還有羅莎的母親,在電影中可謂是自私的化身。

明明是母親,卻不願意爲女兒提供庇護。

女兒生病,她只是探望+給錢。

女兒要生産前一個小時,她還要抽出時間去看自己的丈夫。

女兒因爲生産去世,她也不願意照顧自己的外孫,因爲害怕傳染自己。

這一切都與主流認知下無私的母親形象相違背。

阿爾莫多瓦爾曾說過:

《關于我母親的一切》表現的是女人承受痛苦的能力。一個女人,不必一定要是職業演員,也能很好地去撒謊、去表演、去做戲。男人和女人有著一樣的寂寞、痛苦,但女人對此的反應要戲劇化得多,也驚心動魄得多。從這一意義上講,男人看上去確實要比女人少了一些什麽。

近幾年,也有不少把「母親」拉下神壇的影視作品。

像是前年的法國電影《全職》。

又像是去年長澤雅美主演的《百花》。

這些作品都在描繪一個不完美,甚至是有汙點的母親。

因爲,比起對于完美無瑕形象的吹捧。

一個有血有肉,有欲望,有人性缺點的女性,在成爲母親之後的付出才更讓人敬佩。

畢竟,母愛的偉大之處,就在于女性化解並承擔痛苦的能力。

但這並非她們的義務,也不是她們「封神」的原因。

她們只是普通的人,也擁有犯錯的機會與不完美的權利。

所以,永遠不要忘記——

母親們,本質也是普通的女性。

1 阅读:475
评论列表
  • 2024-05-13 15:58

    母親節特輯,電影大師以另類的感情故事诠釋母愛,將神聖的形象賦予了複雜、扭曲的魔力

  • 2024-05-13 13:10

    你要知道 但丁真去過地獄 但丁真沒去過地獄

  • 2024-05-13 15:44

    母親節快樂!電影大師用複雜的情感诠釋母愛,將神聖的形象拉入凡間,讓人重新審視母親這一形象

獨立魚電影

簡介:電影從未如此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