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演同個作者的作品,陳飛宇、鹿晗都沒火,爲何只有張若昀火了?

子明感感 2024-05-16 06:08:35

文 | 空紙

編輯 | 空紙

前言

5月16日,《慶余年2》首播!

時隔5年,這部讓無數觀衆期待已久的現象級電視劇,終于宣告了回歸熒屏。

有了第一季的火爆作爲支撐,第二季的排面可謂是拉滿。

就在預告片剛剛放出,騰訊視頻客戶端出現《慶余年2》的預約選項後,極短時間內,預約人數便超過了1000萬人。

而幾天前,慶余年官方更是官宣了播出時間和形式,《慶余年2》將于5月16日,由央視8台和騰訊視頻同步全網首播。

對于一部並非“正劇”的電視劇來說,這種份量的排面可謂是前無古人,估計也很難後有來者。

《慶余年》無疑是一款現象級別的電視劇,但5年前《慶余年》首播時,卻並沒有多少人看好。

畢竟《慶余年》只是網文作家貓膩早年間的作品,他的巅峰之作《將夜》和熱度較高的《擇天記》,早就已經改編成了電視劇,分別由陳飛宇和鹿晗主演。

《將夜》雖然口碑不錯,但也不算太火,勉強捧紅了一個陳飛宇,而《擇天記》更是慘淡收場,如今早就無人提及。

因爲《慶余年》的熱度還不如《將夜》和《擇天記》,主演更是當時只算小有名氣的張若昀,自然沒有多少人看好這部電視劇。

但結果一目了然,《慶余年》大火,張若昀大火,就連《慶余年》裏的一衆配角,也打響了自己的名氣。

明明是改編自同一個作者的小說,爲何陳飛宇的《將夜》和鹿晗的《擇天記》都沒火,偏偏張若昀的《慶余年》卻火得如此徹底?

《擇天記》——鹿晗

網文作家貓膩最先被影視化的作品,就是2014年開始發布連載的《擇天記》。

之所以在貓膩的一衆作品當中,最先挑選了這部小說,是因爲這部小說比較符合當時的市場口味。

電視劇版《擇天記》播出于2017年,那個時候觀衆對于電視劇的印象,必須要有“兒女情長”、“男女之愛”。

無論是什麽類型的電視劇,男女主必須要有戀愛情節,否則就是“離經叛道”。

畢竟當時那個年代,才是“偶像劇”最火的年代。

看過《慶余年》的觀衆都知道,《慶余年》看似是古裝劇,實則內核是“科幻劇”。

很多觀衆都因此大受震撼,但也有人覺得編劇是爲了過審,跳出“穿越重生”這個題材,才會改編得如此離譜。

但實際上《慶余年》原著小說本就是科幻小說,而且貓膩最火的那幾部作品,也都是以科幻爲核心,再糅雜進其他元素。

因此在貓膩所有小說裏面,最好改編成“偶像劇”的小說,就只有《擇天記》這麽一本。

有了劇本,在主演方面,資本又挑選了當時流量最大的鹿晗和古力娜紮。

要知道,當時的鹿晗還沒有曝光跟關曉彤的戀情,可以說是實打實的頂流,而古力娜紮更是憑借《青丘狐傳說》、《仙劍雲之凡》等作品,跻身當紅小花地位。

但誰也沒想到,就是這樣兩位當紅明星,加上熱門小說改編的劇本,《擇天記》卻淪爲了當時備受诟病的“爛劇”。

一方面是當時的鹿晗,剛從偶像轉型演員沒多久,演技很有問題,除了粉絲以外,路人觀衆基本上都是在罵。

另一方面就是《擇天記》的劇本改編不行,將戀愛情節放大,而忽視了小說原著的內核,服化道方面也過于辣眼睛,中間插入的廣告也太過生硬。

所以在貓膩一衆影視化的小說當中,原本熱度還算中上的《擇天記》,反而是被诟病拍得最爛的一部。

《將夜》——陳飛宇

作爲貓膩的巅峰之作,《將夜》這本小說真正奠定了貓膩網文大神的地位。

而相中《將夜》影視改編權的,卻是我國著名導演陳凱歌。

這部電視劇是陳凱歌爲了捧紅自己剛進入娛樂圈的兒子陳飛宇,而動用了大量資金和人脈的作品。

要知道,《將夜》可是2018年的電視劇,但即便放到今天,與如今的影視作品作對比,依舊顯得制作精良,肉眼可見地花了大價錢。

角色方面就更不用說了,爲了給陳飛宇搭戲,陳凱歌直接請來了胡軍、童瑤、倪大紅、金士傑、鄭少秋等重量級演員,甚至還有四大天王的黎明。

有著這種制作和演員陣容,即便陳飛宇的演技稍顯稚嫩,但這部劇在當時依舊引起了不小的熱度。

憑借《將夜》的成功,陳飛宇暢通無阻地進入了娛樂圈,有了屬于自己的代表作,但顯然他只是將《將夜》當做“踏板”,並不是真的喜歡這個IP,所以沒有繼續出演《將夜2》。

因此《將夜2》的男主角換成了王鶴棣,失去了陳凱歌的資金和人脈支撐,《將夜2》的制作和口碑自然一落千丈。

還有就是《將夜》的設定是“玄幻”,受衆群體並非是全年齡向,所以勉強只能算是小有名氣,年輕人或許熟悉,但一些中老年人就完全不了解了。

《慶余年》——張若昀

《擇天記》輸在演員和劇本,《將夜》敗在宣傳和題材。

而《慶余年》之所以能夠火到這種程度,就是因爲它的優秀之處,正是《擇天記》和《將夜》所欠缺的地方。

《慶余年》主演張若昀的演技在青中年演員當中屬于扛大旗的存在,而陳道明、吳剛、李小冉等老牌演員,更是展現了爐火純青的演技,每次對戲都看得觀衆心驚膽戰。

而《慶余年》最優秀的地方,就是有著著名編劇王倦的改編,例如“牛欄街刺殺滕子京身死”、“範閑醉酒吟詩百篇”、“數十年布局肖恩揭開真相”等橋段,都已經超越了原著小說。

再加上《慶余年》並非是“武俠”、“玄幻”這種年輕人比較喜歡看的題材,而是適合全年齡段收看的“權謀”、“智鬥”、“人性”等等,自然受衆群體更廣。

有著這些優秀之處,《慶余年》當然會火,尤其是如今的國産影視劇各種爛劇橫行,有了對比,觀衆對《慶余年》的觀感更上一層樓。

結語

如今的國産影視劇市場,購買原著小說版權,再改編成劇本的作品,早已屢見不鮮。

或者說,在這個原創劇本無異于“豪賭”的時代,直接改編現用的熱門小說,才是資本爲了賺錢最方便快捷的方式。

畢竟熱門小說本就有著熱度作爲基礎,能夠吸引來一大批“原著黨”,再讓流量明星出演,吸引來明星粉絲們的宣傳和收看,這比老老實實做原創要容易太多。

所以近些年來,層出不窮的國産電視劇,大多都是改編自小說,這已經形成了一個固定的産業鏈。

但真正能將這些優秀的小說,改編成優秀影視劇的作品,卻並不多見,所以《慶余年》自然備受關注和期待。

0 阅读:65

子明感感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