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艘航母130億美元,發展海軍究竟有多燒錢?是時候告訴大家真相了!

曆史小松 2024-05-10 08:08:52

近日,我國第一艘采用全直通甲板和彈射起飛的航空母艦-福建艦,順利完成海試驗收環節。

這艘8萬余噸級的國産航母,造價已經達到驚人的450億人民幣(數據來源公開資料,並未加入其他裝備和後期保障維護費用),可見航母海軍可真是一個吞金巨獸。

其實,海軍自問世以來,便有著百年海軍的說法,海軍的燒錢程度遠非陸、空軍能夠比擬,至于海軍到底有多燒錢?,是時候告訴大家真相了!

先不談造艦艇的費用,直接來看看養這些在戰場上,靠存量取勝的鋼鐵巨獸需要多少錢。

然後,我們就以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甯艦作爲舉例對象(以下關于遼甯艦的費用資料來自公開披露)。

目前,在國際市場上,每噸重油大概在4500元,按照遼甯艦的油箱容積,一次性加滿重油便需要3000多萬元,而排水量8萬余噸的福建艦的行駛成本可能在6000萬元以上。

然後,再來看看艦載機的的出行費用,艦載機每飛行一次,需要消耗航空燃油爲7噸,而航空燃油單價可比重油貴,一般是每噸五千元,也就說明艦載機飛行一次至少需要35000元。

當前,按照當前遼甯艦的36架艦載機搭配標准,包括戰鬥機、預警機、反潛直升機等,一次性的航空油料消耗大概126萬。

俄烏戰爭,曆時2年多,俄軍損失了2700余輛裝甲戰車(數據來源網絡,真實性有待考證)。

如此平均算下,俄軍在俄烏戰場每個月都裝甲消耗是113輛,整體價格不到30億,而俄羅斯海軍的“莫斯科”號巡洋艦,在投入戰場24小時內被擊沉,這艘艦艇的造價爲53億。

以前說百年海軍,是因爲在鐵甲艦出來前,適合做軍艦的木材便是橡木,而橡木的生長周期卻有百年。

現在說百年海軍,那是因爲現代海軍體系內,實際上就是一個小型的陸海空三軍。

比如,有海軍航空兵、水面作戰艦艇、水下潛艇,雷達部隊、岸防部隊、海軍陸戰隊、海軍陸戰隊等,陸、空有的兵種,海軍基本上都有,並且自成體系,而對于海軍部隊和指揮人才也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培養。

海軍和陸軍、空軍有個明顯的區別便是,我前文提過的按存量取勝(開戰時候有多少噸位,就是多少噸位的軍艦參戰),而陸軍和空軍可以靠增量。

因爲一旦發生戰爭,沿海沿江的造船廠,很容易成爲敵方的首要打擊目標,而造一艘軍用艦艇,從建造到舾裝,再到海試、訓練,最後到形成戰鬥力的時間,幾乎以年爲單位進行計算,而陸軍可以一天一輛坦克、空軍可以一周一架飛機。

所以一旦發生戰爭,大多數國家對于補充海軍力量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俄烏戰爭中,可以明顯感覺到陸軍和空軍,可以依靠生産來補全消耗,而海軍好像在俄烏戰爭期間並沒有下水新軍艦。

一旦發生大規模戰爭,最先遭到毀滅性打擊的必然是海軍。在緊急狀態下,一天打光一個航母編隊也不是不可能,用經費燃燒來表述海軍燒錢,可以理解爲往海裏扔黃金差不多。

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的馬裏亞納海戰,日本海軍一戰損失3艘航空母艦,日本海軍艦隊主力自此幾乎全軍覆沒,而後一蹶不振。

在2023年美國軍費預算中,海軍與空軍分別占了2341億美元和1805億美元,由此可見海軍建設費用完全是高于空軍的,一艘哥倫比亞級核潛艇造價124億美元,一艘福特級航母的造價便高達130億美元(配備一個戰鬥群大概在355億美元),一次大修升級就需要9億美元。

當然,就算是航母退役後,想要拆除也是需要花費大價錢的。就比如美國的企業號航空母艦,退役後進行拆除,費用爲15億美元。

同時,再從原材料用量和投入資金而言,海軍也非陸、空軍能夠比較。

一般情況下,陸軍的用量單位多是從公斤到噸,僅少有爲百噸,就算是二戰時期的鼠式坦克也不過188噸。

空軍方面,原材料投入用量多是百噸左右,而海軍小型艦艇就是近千噸起步,小千噸的多是小型護衛艦、潛艇等,千噸以上才能稱爲艦艇,而一個航母戰鬥群最低標准都是10萬噸起步。

在後勤保障方面,海軍那算得上是軍中貴族。以美軍爲例,美國陸軍一個師級單位,一個月的各類開支是20億美元,空軍一個聯隊的月開支是18億美元,而海軍一個航母編隊月開支高達280億美元以上。

所以說,海軍是需要在和平時期進行積累的軍種,不管是技術叠代還是人才培養,海軍也都是需要做到提前,戰爭狀態下海軍沒有建設周期可言。

海軍,尤其是第一梯隊的海軍,就不是給一般國家玩的,非氪金玩家嚴重警告。就算是一般國家能夠買下一支海軍艦隊,沒有龐大的技術和經濟基礎,也根本養不了。

因爲買艦和養艦,完全是兩回事!

當我們的海軍,從小舢板到大航母的一路艱難走來,我們都知道強國防必須強海軍,我們有著廣袤的海洋領土和資源,不容任何勢力侵犯。

2 阅读:21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