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韓國和朝鮮統一,該叫什麽?金日成早就提出過,國名很霸氣

追夢的年 2024-04-25 22:01:10

朝鮮和韓國是同文同種的兩個國家,不過追溯曆史,他們長期是一個國家,奈何到了近代,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制度造就了分裂,以至于到現在仍未統一。

時間越往後,兩國關系似乎距離越來越遠,朝鮮又是宣布“再也不是同族關系”,又是廢除朝韓事務的相關機構,把局勢推得非常緊張。

其實,他們間也曾有過親密之時,對統一進行了長時間的談判,方案都曾擬定。朝鮮的主要創建者金日成甚至連統一後的國名都想好了,但最後還是沒能成功。

那麽,朝、韓如此深的淵源爲何會分裂?爲何又沒能統一呢?

這兩個國家的國名都有曆史由來,朝鮮要更早一些。

1392年,高麗王朝將領李成桂奪權成功自立爲王,第一步就想跟中國搞好關系。當時的中原王朝是大明,李成桂爲獲取支持,便遣使請明太祖朱元璋裁定國號。

朱元璋認爲“朝鮮”是古稱,且“朝日鮮明”有心向大明之意,便將這二字賜爲國名,沿用至1897年。

1948年金日成在半島北部建立政權時,采用了“朝鮮”這一國號,全稱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既有曆史傳承,又有新式民主。

而韓國的“韓”最早見于“三韓”部落聯盟時期,定國號是在1897年,那時日本已經向半島滲透,短短的13年後日本更是直接吞並朝鮮。

同樣在1948年,全稱爲“大韓民國”的韓國在半島南部建立,李承晚出任首屆總統。

朝、韓自建立的那一天開始,就因爲意識形態而陷入對立:朝鮮的背後是蘇聯,韓國的背後是美國。

偏偏這兩個大國又分別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領頭羊,兩股勢力拉扯碰撞,到1950年時徹底爆發,展開了一場大戰。

金日成本想依靠武力統一半島,可在美國人的介入下,差點連北邊都丟了。

中國作爲朝鮮的鄰國,爲了自身的領土戰略安全,也是爲了幫助社會主義陣營的兄弟,選擇入朝參戰,把戰線推回了三八線。

戰爭著實太慘痛,打了三年後,雙方都發現打不動了,遂簽訂停戰協定,分界線又回到原點。

往後的時間裏,朝、韓都在三八線上嚴防死守,代價是無數百姓骨肉分離,造就了難以言表的遺憾。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兩國高層在戰鬥剛結束時雖然也戒備警惕,但平靜過後,也明白這樣敵對下去對彼此都沒有好處,所以,就通過各種渠道向對方伸出手,希望能夠和平統一。

朝鮮第一任領導人金日成在1980年朝鮮勞動黨第六次代表大會上,提出了“高麗民主聯邦共和國”這個統一後的國名,同時還有10點統一後的施政方針。

值得注意的是,金日成的設想中,統一後兩邊還是可以保留不同的制度與政府,只不過成爲同一個國家後,兩邊經濟來往、人員交流不會受到限制。

金日成特別指出,這兩個政府不會有地位上的不同,如關系到外交事宜,不會也不能只追求單獨一方的利益。

此後朝鮮官方多次公開宣揚這種聯邦制,促進了雙方或明或暗的交流。

在兩邊人民的不斷呼籲下,朝鮮第二代領導人金正日和時任韓國總統的金大中進行了會晤,雙方商談時氣氛非常融洽,還簽署了《北南共同宣言》。

面對記者采訪,兩位最高領導人都說,接下來將自主對國家的統一問題協商調解。當時很多人都以爲,半島統一就在眼前。

可後來的曆史發展我們都知道,直到現在還沒有實現。爲何會如此呢?

原因是複雜且多面性的,雙方思想、制度、執政理念、核心階層都是不一樣的。雖然金日成提出統一後可以存在不同制度,但要實現起來太難太難了。

朝、韓能夠建國,背後是有雙手在支撐的,這也意味著,很多事情光憑他們本身是不能決定的。控制韓國的美國只希望能有一個可收割的仆從國,可不希望出現強大的“高麗民主聯邦共和國”。

美國打著“防範朝鮮”的旗號在韓國駐軍,背後更是在以韓國作爲跳板,介入東亞的局勢。

如果半島統一,需要“防範”的對象沒了,“高麗民主聯邦共和國”也有足夠的軍力自保,那美國大兵就沒理由再出現在這片土地上。

半島的釘子被拔除,美國光靠一個日本是很難攪亂東亞的,屆時還有可能引起連鎖反應,連日本也要驅逐美國,這會嚴重打擊到美國的全球霸權。

所以,別看美國說得漂亮,其絕不會允許半島統一。

再者,即便沒有外力,合並後權力該如何劃分?金日成說地位一致,真的走到那一步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聯邦制度”最出名的就是美國,美國各個州做到權力一致了嗎?很明顯也沒有。

朝、韓之間如果合並,肯定也要以一方爲主。他們本身就有隔閡,如果偏向性太明顯,無疑又是矛盾的引爆點。

而且要一致,經濟也得一致吧?富裕的一方長期要支援貧窮的一方,心裏肯定會有意見。

人員流動無阻隔後,貧窮的一方肯定會持續遷徙到富裕的一方,長此以往,政權的穩定性就會動搖,那執政者也會采取措施。

其他的外交啊、國際事件的表態啊、軍隊維持人數啊等等都會有很大分歧,搞不好還容易爆發內戰。

美國能實行聯邦制,那也是打過南北戰爭後的結果,半島合並後再打,那局面就很難控制了。或許有人會說,冷戰結束後,德國、也門不是也都統一了嗎?

但德國東西兩邊到現在經濟差別都很大,縱觀德國如今的政壇,也是呈以原西德爲主的趨勢。也門那就更加了,短暫統一後很快就爆發戰爭,到現在都是個火藥桶。

這兩國的合並有個前提是有一方願意放棄獨立的地位,且大背景是蘇聯解體,如今能左右朝、韓的美國還活得好好的,基礎完全不一樣。

所以,在外部和內部的壓力下,朝、韓在短時間內也很難迎來統一,就看將來會不會出那種驚天動地的大變局了。

1 阅读: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