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社工服務故事|頑劣少年成功蛻變五年矯治重歸正途

佛山博睿社工 2024-05-16 17:46:07

當今社會,司法社工以其專業的素養和人文關懷,在法治社會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們不僅致力于協助司法程序的順利進行,更在細微之處展現溫暖與關懷,用愛心和耐心爲涉案人員及其家庭提供心理疏導和社會支持,助力他們重新融入社會,開啓新生活。

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社區矯正對象張某自在九江司法所依法接受社區矯正管理,5年過去,張某從一個頑劣少年蛻變成實幹勤奮的社會人員。

初入矯正 我行我素

張某未成年時,因搶劫且無真誠悔改、認罪服法的態度。母親只能把他帶在身邊好好管教,但張某並不理解母親的用心,來到佛山市南海區九江後,終日流離網吧,遊手好閑,對九江司法所工作人員的管理和教導也是愛答不理,態度輕視。

司法所工作人員在入矯時已嚴正告知張某相關監管規定,但是張某不以爲然,認爲自己只要不再闖禍,其他事情都不是大問題。入矯後,張某沒有按時進行電話以及當面報到,次數較多,情節嚴重。司法所工作人員依照相關規定,對其進行了扣分和口頭警告處理,同時對其進行了數次約談教育,但張某仍不思悔改我行我素。

>>司法社工定期與家人溝通

秉持初心 回歸正途

九江司法所組織矯正責任小組,通過深入了解,制定張某個性化矯正方案,並由司法社工進行重點個案跟進。經了解,張某是農村留守兒童,自小缺少父母管教和關愛,缺乏良好的就學條件和環境,常與社會不良青年混一起,因此造成是非觀念扭曲、沖動叛逆、得過且過的行爲狀態。

就此,九江司法所制定了“四步走”的矯正方案:

①加強專職管理。落實矯正小組責任,嚴格施行各項管理措施,發揮矯正執法的監管威懾力;

②鏈接“心理專家+專業社工+志願律師”。提供心理服務、法制教育並開展個案管理,從心矯治糾其根本,從心矯治普法增能;

③加強家庭聯系。幫助建立家庭支持網絡,彌補張某童年時期心理的缺失;

④提供就業服務。包括介紹工作、職場輔導、技能提升等,協助其穩定就業。

在五年的矯治過程中,司法社工以“不放棄、不抛棄”的態度,對張某進行矯治轉化。五年來,九江司法所對張某進行個別談話逾70次,實地走訪張某53次,開展心理教育10節;監督張某提交思想彙報63份、完成當面報到58次、完成教育學習505學時、社區服務480小時。

>>每月走訪了解

花開結果 蛻變成長

張某入矯時22歲,冷漠傲氣帶有“痞”氣是工作人員對他的初始印象。這五年漫長的矯治之旅,在充滿溫度的矯治下,慢慢磨平了張某那孤傲的棱角。他的性情逐漸沉穩,開始懂得理解他人,開始明白漫漫人生,終須要靠自己努力耕耘。

在社工的介入下,張某與母親關系修複,理解母親把他留在家中做“留守兒童”的不得已,張某二十多年來埋藏在心中對家庭、對父母壓抑、複雜的情感得以釋然;在司法所工作人員和律師的教育下,他明白了刑罰執行工作的嚴肅性,明白了自己身負無法除去的刑事案底,決不能一錯再錯;在社會各力量的幫助下,他鑽研習得家具扪皮手藝,實現從工廠學徒到生産部管理人員的轉變,以勤奮實幹獲得了可觀的收入。

解矯當日,張某對司法所工作人員說:“如果當初沒有遇見九江司法所的你們,沒有司法社工對我真心耐心、不離不棄的跟進,我可能更加無可救藥,也不會擁有現在的幸福的生活。”張某的話讓工作人員很觸動,也鞭策著司法社工繼續秉持矯治初心,扶助社矯對象回歸正途,維系社會安全穩定。

>>司法社工引導張某參加社區公益活動

專欄簡介

“服務故事”專欄,致力于呈現博睿社工各領域的真實案例與深度觀察。這裏,我們記錄社工們在日常工作中的點滴付出,展現社工如何以專業與智慧,爲服務對象點亮心燈。這裏,您將看到社工們總能以細膩的情感與堅定的信念,找到問題解決的鑰匙。這裏,我們將一同見證社工們的服務故事,感受他們如何用服務诠釋專業,用專業服務社會。

1 阅读:1

佛山博睿社工

簡介:邀您一同傳承博愛,傳達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