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雲音樂,又雙叒開始不務正業了

鋒潮科技 2024-04-16 17:41:39

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

網易雲音樂,又雙叒開始不務正業了。

就在前兩天晚上,機哥收到了一條奇怪的短信。

裏面又是什麽交友,什麽第一批體驗的。

不知道的,還以爲是探探陌陌發過來的。

但再定眼一看,诶...這不網易雲嗎,咋突然整了個社交軟件?

好好好,本以爲網易雲音樂,在經過全新改版後。

就會收心養性,好好買版權給咱們放歌。

現在看來,社交這塊大蛋糕。

網易雲還是舍不得,放不下。

爲了一探究竟,機哥也不由分說,很快就把這App安裝到了手機上。

只見我剛打開App,就看到了它的宣傳語——

“有人懂,就是奇妙時刻”

從這也能看出,「妙時」主打的,還是基于興趣的陌生社交。

至于登錄方式,這App也支持網易雲音樂、微信、QQ和手機號四種方式。

考慮到網易雲會調用聽歌數據,來給我推薦聽歌口味相似的美女。

機哥還是用自己的網易雲賬號登上去了。

緊接著,就是社交App非常熟悉的步驟。

起名字,以及選擇一張優質封面照。

起初我還很單純地認爲。

封面照嘛,隨便找個網圖整上去不就完事兒了?

但事實證明,「妙時」對封面的要求賊高...

有遮擋的、盜用他人的、非真人形象的,全都不行。

而且,要是上傳的照片少。

「妙時」還會吐槽,我的社交競爭力較弱。

機哥當時是非常不同意的。

但體驗要緊,機哥也不锱铢必較。

咱們直接來看,最喜聞樂見的匹配環節。

在App的「奇遇」板塊,機哥遇到了,經過「妙時」精挑細選的一位女網友。

按照「妙時」的說辭,我倆的同頻概率高達98%。

這哪是網友啊。

這簡直是世界上另一個我。

不過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

這同頻概率的分析,其實是來自我和對方的聽歌喜好。

比方說,我們都收藏過很多相同的歌曲。

也有共同的小衆曲風偏好,喜歡淩晨熬夜聽歌,甚至都在廣州。

往下滑還能看到更多,關于對方的詳細信息。

細到什麽程度呢?

對方人在何處、具體身高、喜歡怎麽樣的人。

在「關于我」的板塊,都寫得一清二楚。

再繼續往下滑,就沒啥特別的東西了。

基本都是那位網友的個人照片。

不得不說,每一張都很精致。

若不是提前知道了,這是個社交App。

我都以爲自己闖進了,小紅書或微博等網紅大本營。

不過咱做個假設。

假設我對人家特別動心,想要聯系上,該怎麽操作呢?

機哥試了一波。

我發現它的匹配和淘汰機制啊,跟陌陌探探不能說相似,簡直是一模一樣。

在「奇遇」界面,有「紅心」和「叉叉」兩個顯眼按鈕。

點擊「紅心」,你就會和對方匹配成功。

點擊「叉叉」,系統會自動給你推送新的匹配對象。

就這套社交匹配邏輯,我願稱之爲,網易雲音樂版探探。

但音樂大廠來做這事兒,顯然是有點降維打擊的成分。

陌生社交,往往只能從用戶愛好入手。

恰好,網易雲掌握了無數用戶精准的聽歌愛好。

這叫什麽?

這就叫殺手級切入口。

要是實在不喜歡系統精准匹配給你的用戶。

還可以在「廣場」板塊,找到更多自己感興趣的人。

功能之完善、匹配程度之精准。

足以看出,網易雲這次是真想把社交給做起來。

啊不過...

網易雲辛辛苦苦,做出這麽個“找對象”App出來,可不是純爲了服務大夥兒。

就像是追女生,總得付出點精力和金錢。

在「妙時」App裏找對象,也是同一個道理。

咱們單向點「紅心」,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對方也對你點「紅心」,才能互相匹配成功,進行更深入的私聊。

但茫茫互聯網,想要和一個人互相匹配上,是何等困難。

于是,「妙時」便推出了“超級喊話”功能。

也就是說,你可以直接發一段文字或者表情,給心動對象。

但難受的點在于,免費用戶每天只能發起一次“超級喊話”。

當然啦,還有另一種解法。

既然主動尋求匹配很難,不如換個思路,看看“誰想認識我”。

接著再從裏面,找出自己心動的用戶,觸發匹配和聊天連招。

這不比主動出擊簡單多?

理論上來說,確實如此。

但別忘了,網易雲並不是來做慈善的。

而“誰想認識我”,正是一項充值會員專屬功能。

充值一周35元、1個月88元、3個月198元的會員,方能解鎖使用。

實在不想掏錢也行。

得幫App做一回推銷員,邀請好友就能免費領VIP會員資格。

解鎖更多會員專屬特權。

所以這波體驗下來。

機哥算是整明白了,這App的運營門道。

首先他的匹配機制,基于你的網易雲聽歌愛好。

有精准的大數據在前,它會比普通的社交軟件,匹配成功率更高。

但也和其他社交類App一樣。

只有充錢,你才能變得更強。

可能機友們還是很疑惑。

網易雲音樂不是做音樂的麽?爲啥搞那麽多心思在娛樂社交上?

有這時間,還不如多買點版權回來。

這個嘛,其實原因也很簡單。

光提供「在線音樂服務」,是真不賺錢嗷。

機哥去看了,網易雲音樂去年的財報。

大家會發現,它的月活用戶數,以及付費會員數都在增長。

爲「社交娛樂」付費的用戶,也確實比聽歌付費的用戶少得多。

诶,這不挺好的嗎?

但「每月每付費用戶收入」這一塊。

「社交娛樂服務」高達178.6元。

而「在線音樂服務」卻只有6.9元。

乖乖,都快三十倍的差距了。

雖然網易雲在過去一年,爲了提供用戶體驗,減少了很多非聽歌功能的曝光。

也由此換來了,會員收入的提升。

但不得不說,用戶是真舍得在社交娛樂上花錢。

所以一方面,網易雲音樂本體的改版,是必須去做的。

畢竟你體驗不好,誰願意在你這充會員聽歌啊。

但另一方面,社交娛樂的營收,也確實需要單獨的App來補上。

最終換來的,是更專注于安靜聽歌的網易雲音樂。

似乎...這筆交換對咱們用戶來說,也能接受?

圖片來自網絡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