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大揭秘:一文帶你認識這個“忽冷忽熱”的隱形殺手

吉林日報 2024-04-26 10:30:58

2024年4月26日是第17個“全國瘧疾日”,宣傳主題是“防制瘧疾再傳播,持續鞏固消除成果”。瘧疾曾是我國流行曆史久、影響範圍廣、危害人體健康嚴重的傳染病之一。

瘧疾的病原體爲瘧原蟲,瘧原蟲一生要經曆蚊子和人體兩個宿主和多個發育階段,瘧原蟲在人體內發育階段分爲紅外期和紅內期,分別寄居在人肝細胞和紅細胞內。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瘧疾定性爲2A類致癌物。20世紀40年代,我國70%以上的縣有瘧疾流行,每年有超過3000萬瘧疾病例。

經過幾代人70年不懈的努力,至2016年成功阻斷瘧疾傳播(最後1例本土病例),202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經論證評估于6月30日宣布中國實現消除瘧疾。

盡管我國成功消除本土瘧疾,但全球瘧疾流行依然嚴重,我國原瘧疾流行區仍存在傳瘧按蚊,每年依舊有數千例境外輸入病例,跨境陽性按蚊對邊境地區再傳播造成新的風險。

瘧疾的主要症狀:

瘧疾的典型症狀包括周期性發作的寒戰、高熱、出汗以及頭痛、關節痛等,俗稱“打擺子”。這些症狀通常在感染瘧原蟲後一周至一個月內出現。在嚴重情況下,瘧疾可能導致貧血、肝脾腫大、直至昏迷甚至死亡。

瘧疾的傳染源:

患瘧疾的病人是瘧疾的傳染源。

瘧疾的傳播途徑:

瘧疾的傳播途徑比較複雜,但是簡單來說瘧疾主要通過按蚊叮咬傳播。長春市也存在能夠傳播瘧疾的按蚊。

當蚊子叮咬感染瘧原蟲的人時,會吸取含有瘧原蟲的血液,在叮咬下一個健康人時,就會把瘧原蟲傳染到下一個人的血液中。

瘧疾的高危人群:

瘧疾的高危人群多爲前往國外瘧疾高發地區(非洲地區、東南亞地區、亞洲南部地區等等)務工的歸國人員。

瘧疾的診斷及分型:

寄生于人體的瘧原蟲共有四種,即間日瘧原蟲,三日瘧原蟲,惡性瘧原蟲和卵形瘧原蟲。在我國常見的是惡性瘧和間日瘧,其他二種少見。診斷方法多種多樣,當常用的有兩種:一種是利用抗原試劑盒,此種方式適合篩查和快速檢驗。一種是血塗片鏡檢,此種方式作爲瘧疾檢驗的金標准,能夠直接在鏡下找到瘧原蟲,並且對瘧原蟲進行分型和計算蟲密度,爲醫生制定治療方案提供直接依據。

間日瘧:

惡性瘧:

三日瘧:

卵型瘧:

瘧疾的預防:

1.遠離傳染源:盡可能避免到瘧疾流行的疫區旅遊和居住,盡量遠離瘧疾病人。

2.預防性的服藥及接種疫苗:目前已有針對瘧疾的疫苗,接種疫苗和預防性服藥可有效降低瘧疾高發地區人的感染風險。

3.防蚊滅蚊措施:由于瘧疾靠蚊蟲傳播,所以在瘧疾高發地區,應盡量避免在黃昏和黎明時分外出,使用蚊帳、蚊香、驅蚊液等防蚊用品,保持室內環境清潔,避免積水。

4.增強免疫力: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合理飲食,加強鍛煉,提高身體免疫力。

給長春市民的小指南

如果您或者身邊的人有以上提到過的境外旅居史,而且出現相似症狀,長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防制所提醒您,可以到長春市傳染病醫院、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等具有檢測瘧原蟲能力的醫療機構進行檢查和治療!

供稿:消毒與病媒生物防制所

副主任技師 唐勇 執業醫師 孫鶴銘

來源:長春疾控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