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上學”惹爭議,奧運冠軍最新回應!出名的他也曾這麽做……

縱覽新聞 2024-03-17 10:10:39

3月12日

原中國體操運動員、奧運冠軍楊威

分享了教育子女的方式

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此前報道

奧運冠軍自曝讓雙胞胎女兒在家上學,網友吵翻……)

14日楊威再發視頻回應爭議

無奈之舉

不建議大家效仿

因爲孩子一年生病了11次

(大病3次,小病8次)

請假回家調養身體

才選擇請私教彌補功課

並不建議大家效仿

等孩子恢複好了

自然會回歸學校

視頻截圖

視頻發布後

不少網友在評論區支持

針對此次熱點事件

網上爭議不斷

不送孩子去學校

在家教學

並非是個例

童話大王鄭淵潔也曾

讓兒子“在家上學”

“在家上學”又被稱爲“在家教育”,通常以家庭爲主要教育場所,由父母或家庭教師組織開展教育活動,家長放棄工作,專職在家教育孩子。其存在形式主要有:父母在家教孩子、親朋把孩子集中在一起學習、小規模的私塾學堂等。

在社會上,不把孩子送去學校,而選擇“在家教育”並非是個例,而是小衆。

除了奧運冠軍楊威外,童話大王鄭淵潔也曾讓兒子在小學畢業後“在家上學”。

選擇“在家上學”,各有各的理由。

楊威稱,因爲孩子去年生了好幾場病,于是他決定,讓雙胞胎女兒暫時不去學校上學了,選擇在家上學。由孩子母親擔任班主任,制定專屬課表,每一類課程安排一位家教老師,上午上主課、下午練體操。

鄭淵潔因不放心學校的應試教育體制,鄭淵潔在兒子鄭亞旗小學畢業後就讓他退了學。

此後,鄭淵潔在家耗時兩年,爲兒子編寫了童話體裁的、概括了多種知識和方法的十部教材。在家上學3年之後,鄭亞旗學完了中學6年的課程,還自學成了一個電腦高手。

似乎“在家上學”的可行性,在童話大王這裏得到了印證。

除了名人,還有少數普通人或把孩子送到國學班、私塾班進行學習,或像鄭淵潔一樣在家自己擔任起孩子的教學工作。

在網上,一小部分家長選擇了帶娃在家上學。比如,豆瓣有“全國‘在家上學’聯盟”小組。

幾年前,有機構發布報告稱,中國約有6000名學齡兒童在家接受教育。

也有不少人指出

“義務教育可以在家上嗎?”

是否合法?

專家:

在家學習要看情況

需慎重

“在其他國家也有這種情況,前些年還有比較多的案例。”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晖認爲,孩子能不能在家裏上學是根據家庭條件決定的,孩子生病只是個誘因。

他認爲,實際上現在中小學要求學的東西,部分已經超過了學生的發展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家長覺得自己能夠把孩子教育的責任承擔起來,也可以去做這種選擇,但如果沒有條件就不要勉強,不能爲了在家而在家,需要慎重。

可以注意到,教育部于2017年發布的《關于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中曾提到,適齡兒童、少年未按《義務教育法》相關規定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學校及教育部門要立即落實失學辍學學生勸返、登記和書面報告責任。對于因身體健康等原因確需緩學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應向縣級教育部門提出申請,獲批准後方可緩學,不得擅自以在家學習替代國家統一實施的義務教育。

資料圖:北京兒童醫院內科門診候診的家長和患兒。邵萌 攝

教育部此前回應“在家上學”:

入學接受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

“一些家長不送孩子上學,在家裏或者是送到私塾、國學班等地方去學習,這些機構很難按照國家規定的課程標准要求,開齊開足開好相關課程,很難保障我們適齡兒童少年完成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這對孩子一生的成長是很不利的。”2017年9月5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新聞發布會上對“在家上學”現象進行了回應。

呂玉剛表示,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適齡兒童少年應該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

“因爲我們國家規定,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適齡兒童少年都必須接受的教育。如果家長不送孩子到學校去上學,這是和義務教育法相抵觸的,首先亮明這個觀點。適齡兒童入學接受義務教育,既是權利也是義務,具有強制性。”

孩子反複生病困擾家長

咋辦?

孩子反複生病,三天兩頭請假,近段時間以來,這種情況並不少見。此前還有媒體報道,在山東濟南有的學校班級達到半數缺席。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容易生病,尤其是冬天。”上海的家長李女士說,她兒子正讀小學一年級,去年冬天因患支原體肺炎兩周沒去上學,第一周孩子一直在發燒,在家也沒辦法學習,第二周才開始補作業,也只是在孩子精力還可以的時候才能學一些。

在李女士看來,孩子都在一個集體中,交叉感染是不可避免的,但主要還是孩子自己的免疫力,因爲她兒子後來幾次都是在外面玩著涼才生的病。她表示,孩子生病了,家長也得請假看孩子,不小心全家都會被感染,“太崩潰了 ”。

此外,孩子生病後,誰來照顧孩子、反複生病是否會影響免疫力等也成爲家長們面臨的難題。

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胡洋表示,一般來說,反複感染對身體肯定是有一定傷害的,但是否對免疫系統有傷害,則主要看患者本身的免疫功能。“免疫系統的功能從幼年到成年是在不斷增強的,有些人感染一次反而有利于刺激其免疫系統産生抗體,但有些人本身免疫功能就比較低下,又有基礎性疾病,感染一次可能就會加重一次,免疫力也會更差一些。”

在儲朝晖看來,孩子經常生病,原因很複雜,一方面可能是學校的活動太少,當孩子總是坐在教室裏面,活動量不夠,可能就容易生病。也有可能是教室的室內外環境原因,比如室溫不穩定,此外流行性疾病也是很大的原因。

他認爲,孩子經常生病,首先要找對原因,看是自身免疫力原因還是外部原因,如果不是外部原因,並不建議家長把孩子帶回家裏學習。他建議,對此學校也可以做相應改進,比如根據學生的年齡段靈活調整課程安排,保證室溫穩定等。

儲朝晖還提到,最近教育部、國家衛健委等四部門發文,其中提到,中小學校每節課間應安排學生走出教室適量活動和放松,每天統一安排30分鍾大課間體育活動。

(綜合自中國新聞網、橙柿互動、楊威社交賬號、南方日報、廣州廣播電視台、網友觀點等)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