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至十六世紀歐洲使用的長管炮

烈日炎天 2024-04-18 09:25:39

十五至十六世紀的歐洲各國,流行一種炮身細長口徑較小的火炮,在拉丁語中此炮叫做“寇菲林”,中文根據其外形稱爲長管炮。該炮最早出現時的長度爲1.2米至3米,重量在1000~2000公斤之間。

早期長管炮由一根帶滑膛的炮管構成,末端封閉,上端留一個小孔以便于點燃炮膛內的火藥,該炮固定在木制炮架上,這樣能夠獲得相對穩定的彈道,也可以改變炮身調整射程。此外,炮架兩側裝有金屬車輪,以方便火炮進行機動。發射時,在炮膛內裝填火藥和炮彈後,末端小孔插入燃燒緩慢的引信,點燃後引燃膛內火藥來發射。

長管炮在十五世紀廣泛用于歐洲國家的戰爭,後來歐洲沿海各國又設計出可從炮膛後部裝填的長管炮,配一個可旋轉支架以方便支撐和瞄准,使之用于艦船,這種船用長管炮的炮身相對較長,結構很輕巧。十六世紀長管炮改進出野戰型號,根據炮身的尺寸和重量可分爲大、中、小三種型號。

大型長管炮長4.47米,口徑140毫米,自重2200公斤;中型長3.7米,口徑140毫米,自重2000公斤;小型長3.7米,口徑135毫米,自重1800公斤。長管炮發射圓形實心炮彈,出膛時速度快,飛行軌迹平直,發射距離在當時還是不錯的。比如大型長管炮裝藥12磅,射程能達到1900米。中小型長管炮可由炮車進行機動,但大型長管炮因爲重量過大,安防完畢後就不能移動,作戰時往往用于轟擊特定的軍事目標。

十六世紀歐洲熱兵器的發展較快,新型火炮不斷出現,逐漸被其它機動性強、更爲輕便的火炮所取代。

7 阅读:1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