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彭德懷大勝馬家軍以後,發現一個奇怪現象,後來果然出事了

榮軒談曆史 2024-05-15 03:32:49

本文內容均基于權威曆史資料整理撰寫,文末有文獻引用來源

西北地區臭名昭著的馬家軍與我黨之間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他們凶殘成性,視生命如草芥,對我軍戰士犯下累累罪行,對當地百姓也是肆意欺壓屠殺。

爲了消滅這股頑固分子,1949年彭德懷將軍率領人民解放軍進攻馬家軍老巢蘭州,在人民解放軍的英勇作戰下,馬家軍主力基本上被全殲,我軍取得大勝。

但是戰鬥過後,彭德懷將軍卻發現了一個怪現象,被擊斃的團級以上將領沒有幾個,被俘虜的團級以上將領更是一個沒有,這在以往的戰爭中是從來沒有碰到過的。

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爲什麽會出現如此奇怪現象?這些團級以上將領都去哪了?消失的他們又會給我黨帶來什麽問題?

一、凶殘馬家軍的來曆

西北地區地處偏遠,貧瘠幹旱,本就不太適合人們居住,再加上當時清王朝的不斷壓迫,百姓食不果腹,民不聊生,因此,許多人就被迫舉起來反抗清朝統治的大旗。

馬家軍的先祖馬占鳌此時也順勢拉起了自己的隊伍,經過幾次與清軍的戰鬥後,他的名聲也打了出來,吸引了很多人前來投奔。可是,他們畢竟是一些散兵遊勇,之前都是些小打小鬧。

等左宗棠率領的正規清軍到來後,他們就被打得節節敗退。馬占鳌意識到僅憑他自己是難以成事的,被剿滅只是時間問題,因此,他萌生了投降的想法。

事情也正如他料想的那樣,西北起義的部隊很快被鎮壓,而他因爲早早投降左宗棠,反而還被重用。他本人其實也是非常有能力的,之後隨著左宗棠南征北戰,成爲了左宗棠的得力部下。

後來,八國聯軍侵華,慈禧被迫離開了北京城,開始了大逃亡,馬占鳌帶著兒子馬安良等人一直保衛著慈禧人身安全,護駕有功,得到了很大的封賞,他們也在甘肅紮下了根。

之後,馬家軍在甘肅不斷發展壯大,最後成爲了西北地區實際的掌權者,而各方勢力因爲忌憚馬家軍也不敢輕易對其動手。可是,馬家軍內部並不是鐵桶一塊,他們爭權奪勢,內亂不止。

這也就給了其他人分裂他們的機會,當時馮玉祥的國民軍進駐了甘肅,想要對馬家軍進行改編,以此將他們收歸己用。這引起了馬家軍衆人的不滿,若是再內鬥下去,馬家軍恐怕就會名存實亡。

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此時的馮玉祥與蔣介石打的正歡,馬家軍想先下手爲強,決定投靠蔣介石,借此擺脫馮玉祥的控制,在馮玉祥的壓迫下,馬家軍重新又團結在了一起。

他們本就成長于這塊土地,是當地的地頭蛇,現在團結起來的他們更是所向無敵,在投靠蔣介石後與蔣介石合作很快將馮玉祥趕出了西北,他們又重新成爲了西北地區的實際掌權者。

之後,馬家軍成爲了蔣介石西北地區的一把利刃,嚴格掌控著西北地區。但是,馬家軍統治下的西北地區,當地百姓的生活並沒有過得很好。

爲了維護自身的絕對統治,馬家軍不斷對當地百姓進行奴役,不但大肆掠奪他們的財物,還肆意抓捕青壯年強征入伍,百姓們也是對此怨聲載道。

二、與我軍之間的恩怨

自馬家軍投靠蔣介石後,一直對我軍抱有敵意,經常與我軍進行交戰。由于馬家軍成名已久,作戰經驗豐富,且統治西北地區很長時間,對地形很熟悉,我軍拿他們毫無辦法。

地處西北地區的馬家軍民風彪悍,尤其是騎兵比較出衆,他們擁有著最強壯的馬匹,在西北平坦的大地上所向披靡,對我軍造成很大麻煩。

而且馬家軍極其殘暴,對我軍戰士手段更是殘忍,即使是屍體也絕不放過。我軍與馬家軍交戰後,找到的我軍屍體,不是斷手斷腳,就是挖眼割舌,根本沒有一副人樣子。

很多戰士看到後都是滿眼淚水,心中對馬家軍更是深惡痛絕,紛紛痛斥他們爲馬匪,都想要將他們全部殲滅已解心頭之恨。

馬家軍還曾做過一件令我軍戰士咬牙切齒的事,長征結束後,時任紅五軍軍長的董振堂率部進攻甘肅高台,在紅軍戰士的英勇作戰下,很快就將高台占領。

這時,馬家軍首領馬步芳前來征討,將董振堂部包圍起來,令他們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想要將他們圍困致死,但是董振堂並沒有放棄突圍,一直在想辦法。可是,面對數倍多于自己的敵人,董振堂也無力回天,在高台失守後,他不願意被俘,自殺殉國。

兩軍交戰,有贏有輸,這是不可避免的,可是馬步芳在董振堂自殺殉國後,卻依舊下令將他的頭顱割下來懸挂在在城門口以儆效尤,甚至還虐殺了全部被俘戰士,這無疑是點燃了我軍戰士的怒火。

戰士們對馬家軍的仇恨又增加一層,不將馬家軍全殲實在難解心頭之恨。

三、消滅馬家軍的曆程

馬家軍盤踞西北地區許久,在我軍解放全中國時帶給我軍重大麻煩,而且馬家軍多次觸犯我軍底線,彭德懷將軍更是喊出了堅決消滅馬家軍的口號。所以,我軍對待馬家軍的態度是強硬的,這股部隊帶給我黨,帶給人民的痛苦是災難級的,必然不會得到好的結果。

1949年,彭德懷將軍指揮對馬家軍的戰鬥,經過幾個兵團的圍剿,終于在蘭州戰役中將馬家軍的主力基本上消滅殆盡。這本來是件值得高興的事,但是戰役後的一項數據又讓彭總擔心起來,團級以上將領在這場戰役中沒有俘虜一人,他們這些人去哪了呢?

原來,馬家軍的首領馬繼援一早就知道了我軍想要進攻蘭州的計劃,他知道蘭州城是守不住的,爲了保存實力東山再起,他將團級以上將領都秘密撤出戰鬥。

雖然我軍取得了對馬家軍的勝利,但是並沒有摧毀馬家軍的根基,秘密撤出的這些人在之後也給我軍造成更大的麻煩。由于西北地域遼闊,這些殘部只要躲藏起來,我軍就很難找得到他們。

這些人又極具有威脅,所以我軍之後調整政策,對一些十惡不赦的人我軍堅決剿滅,而對一些並沒有做過壞事,只是受威脅而參加的馬家軍的人,給他們機會讓他們悔改。

許多馬家軍成員看到解放軍的誠意,紛紛開始倒戈,我軍還專門設立部門對這些倒戈過來的馬家軍成員進行教育,不斷感化他們。頑固的馬家軍成員也抓住了這個機會,假意倒戈,實則借機生事。

其中馬擢武首先發動了叛亂,他先是假意投誠,騙取我軍信任。在取得我軍信任後,又找機會說想回家探親,實則想要外出拉起隊伍准備重新東山再起,恢複馬家軍以往榮光。

馬家軍統治西北由來已久,許多愚昧的百姓還是受他們荼毒太深,在馬擢武的一番威逼利誘下,西北地區又出現一支上千人的馬家軍,他們瘋狂對我軍進行騷擾攻擊。

此外,他們還極爲聰明,只會選擇我軍戰士人數少的據點進攻,盡管我軍戰士各個身經百戰,但是好虎架不住群狼,因此,我軍好幾個據點被馬家軍血洗。

經過這次突然襲擊後,我軍痛定思痛,又派遣部隊對這些馬家軍殘余部隊進行圍剿,盡管我軍戰士已經很努力了 但是西北地區地形複雜,加上又是馬家軍老巢,所以很難對其全部肅清。

但是此次行動也震懾了一下馬家軍,致使他們生存更加艱難。之後,雖然偶有叛亂發生,但是都被我軍鎮壓,沒成什麽氣候,可是這始終是我軍的一塊心病。

後來,又趕上了我軍裁軍,西北地區軍隊數量減少,而我國此時又在進行抗美援朝戰爭,無力西顧,加上他們想東山再起的賊心不死,蔣介石也給他們空投物資,這使得他們蠢蠢欲動,最終又對我軍發起騷擾攻擊。

彭總在聽到消息後大怒,馬家軍主力被剿滅後竟然還能幾次三番的興風作浪,這實在是難以接受。現在又正是抗美援朝的關鍵時刻,必須要保證後方的安全,于是,他連夜召見了廖漢生,對他發布了剿匪命令。

我軍再一次對這些殘余的馬家軍勢力進行圍剿,鑒于前幾次大規模圍剿並沒有取得什麽好的結果,這次廖漢生變聰明了,他先是不斷示弱,放任這些殘軍活動,直到有機會讓他們聚集在一起,圍而殲之,否則若是逃掉一個,還會後患無窮。

這種方法也取得不錯的成效,最終馬家軍有頭有臉的人物在這次圍剿中不是被抓就是被擊斃,剩下的人再難形成氣候。至此,我軍與馬家軍的恩怨到此也結束了。

曆史上像馬家軍這樣殘暴的部隊還是很少有的,他們不但對我軍戰士殘暴,對當地百姓也是毫不手軟,百姓們對他們也深惡痛絕,現在徹底肅清他們,也算是當地百姓一個交代。



參考文獻:彥生著.西北馬家軍閥是如何起家的[J].2008(12):13-16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