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警方搗毀假“紅牛”窩點:查獲“獎紅一牛”16余萬罐,涉案金額超3000萬

九派新聞 2024-03-14 14:30:15

“他們當時注冊的是‘獎紅一牛’這個商標,但是生産産品的時候,就將‘獎’字和‘一’字明顯縮小,並且字體顔色和背景顔色基本一致,讓消費者一眼看上去,只能看到‘紅牛’兩個字。”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的辦案民警介紹。

“3·15”臨近,九龍坡區公安分局成功破獲一起特大跨省制售假冒品牌飲料案。此案中,不法廠商爲牟取暴利,利用易誤認的商標爲掩護,生産銷售僞冒“紅牛”。目前,警方已查獲假冒紅牛共計16余萬罐,涉案金額超過3000萬元。

3月14日,九派新聞從九龍坡區公安分局了解到,去年9月,該公安分局食藥環偵支隊獲得一條線索,即有人通過網絡平台銷售假冒紅牛飲料。經研判核查,分局與重慶市公安局打假總隊成立聯合專案組立案偵查,專案組在工作中精准鎖定涉案假冒飲料“組織-生産-批發-零售”的犯罪全域鏈條。

今年春節前夕,專案組集結警力在全國多地開展集中收網行動,一舉抓獲涉案人員13名,搗毀假冒紅牛飲料的組織、生産、儲存、銷售“黑窩點”5處,現場查獲假冒紅牛飲料共計16余萬罐以及罐體、罐蓋、紙箱等各類假冒紅牛包材400余萬套,涉案金額超過3000萬元。

警方正在偵辦案件。圖/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

偵辦過程中,“如何認定這是假冒注冊商標”是辦案民警面對的一大難題。2016年,嫌疑人崔某注冊了“獎紅一牛”商標,並于2021年成立一家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專門生産各類功能性飲料。

但該飲料與知名品牌“紅牛”産品的産品規格、顔色等視覺設計完全一致,罐體最顯眼處的“紅牛”兩個大字與正品紅牛無異,必須仔細查看,才能發現一旁暗藏的兩個小字,與“紅牛”排列起來,正好是其注冊的“獎紅一牛”。

“我們走訪了不少消費者,他們有的發現了罐體有點不對勁,但以爲這個‘獎一’是中了獎的意思,甚至還想去兌獎。”辦案民警李守乾介紹,“但想想就能發現問題,誰會把中獎信息直接印在外包裝上?”

辦案民警稱,“設想一個場景,在燈光昏暗的KTV,酒過三巡想點一罐紅牛提提神,誰看得清楚這細微的差別?”

最終,經紅牛商標權利人授權認定和第三方司法鑒定機構鑒定,涉案紅牛爲假冒産品。

假冒産品。圖/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

經查,2021年,崔某爲牟取暴利,以其公司名下“獎紅一牛”等“擦邊商標”爲掩護,自行設計並委托他人印制與正品紅牛高度近似的罐體、紙箱、手提袋等包裝;異地委托黎某等人灌裝生産;經由全國20余個省市的中間批發商在社交軟件、短視頻平台、農産品交易平台發布廣告,線上線下進行銷售。

九龍坡區公安分局工作人員表示,事實上,崔某早在2017年就因爲制售假冒飲料被公安機關打擊處理,不過當時假冒的是另一款“國民植物蛋白飲料”,手法與“獎紅一牛”如出一轍。

辦案民警介紹,涉案假冒紅牛的主要生産成本在于罐體等包裝材料,其灌裝液體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廠家以每件40元左右的價格出廠,層層加價後,到消費者手中約爲70元一件,正是在暴利的驅使下,使犯罪嫌疑人铤而走險、不思悔改、以身試法。

即便如此,涉案假冒紅牛的市場售價仍遠低于正品紅牛110元左右每件的售價,低廉的價格和與正品高度近似的包裝,對普通消費者的吸引力和欺騙性較大。

九龍坡警方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務必選擇擁有正規進貨渠道的商店或平台購買,購買過程中要仔細查看,明辨真假,並保存好購物憑證和小票等相關憑證,避免買到假冒僞劣産品,發現假冒商品請及時向公安機關和市場監管部門舉報。同時提醒商家,對于上門推銷或價格特別低廉的供應渠道,要慎重購買,不要貪圖便宜。

九派新聞記者 彭茸雯

編輯 肖潔 劉萌

【爆料】請聯系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0 阅读: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