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PE虧慘,今年最大IPO崩了

投資家 2024-04-24 20:49:53

股市,不信任新式茶飲了。

作者 |霍雲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股市,不信任新式茶飲了。近日,創投圈發生一件大事,號稱“新式茶飲王者”的茶百道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靠著發行價每股17.5港元、發售1.44億股、募資25.86億港元,茶百道毫無懸念的登頂今年港股最大IPO。但港股對這位新晉“王者”並不買賬,上市首日(4月23日),茶百道開盤破發,最終以收跌26.86%、蒸發70億港元的慘劇,結束了“驚心動魄”的第一天。次日,股民“用腳投票”,茶百道股價再遭重錘,收跌9.38%,譜寫悲歌。連續兩天大跌,“新式茶飲王者”資本預期,不可謂不慘。更慘的是,IPO前,茶百道與蘭馨亞洲、正心谷資本、新希望等“頂流”VC/PE、産業資本簽訂了每股成本13.2元,兩輪合計9.7億元的增資協議。如今,茶百道卻以連跌收場。這意味著,想“沖刺撈一票”的投資機構虧慘了。

其實早在幾年前,港股就開始懷疑新式茶飲的故事了。2021年,頂著“新茶飲第一股”帽子,奈雪的茶上市首日迎來破發,收跌13.54%。那會股民“用腳投票”也很合乎常理,奈雪的茶招股書,“除了虧損,找不到其它亮點。”試問,缺乏造血能力的公司如何得到股民信任?後來,奈雪的茶又用累計跌超80%的市值戰績,澆滅了新式茶飲的“美夢”。所以,茶百道拖著新式茶飲賽道跑港股,不太“討喜”。只是茶百道上市首日暴跌,還是有些出乎意料。作爲新式茶飲賽道熱門玩家之一,該公司自成立以來,很受消費者歡迎。一方面是,茶百道“後來者居上”迅速布局市場。數據顯示,茶百道門店達到8016家,遍布中國31個省市,影響力僅次于“前浪”蜜雪冰城、古茗。另一方面是,逐年增長的營收與淨利潤。根據其此前發布的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2年、2023年,公司營收分別爲36.44億元、42.32億元、57.04億元;淨利潤分別爲7.79億元、9.65億元、11.5億元;毛利率分別爲35.7%、34.4%、34.4%。造血能力頗爲出衆。由此,茶百道不屬于虧錢上市的公司,是一個具備軟硬實力的新式茶飲品牌。在一位創投平台分析師看來,“新茶飲賽道競爭白熱化,茶百道能脫穎而出,主要得益于經營模式。”實際上,茶百道的故事,爲“夫妻創業”跟其它玩家相比,不能算有什麽新奇之處,一些消費品牌也是“夫妻發迹”。要說有何不同?便是,茶百道成功避開了“新式茶飲大厮殺”。在一位消費領域VC投資人眼中,“2020年,是新式茶飲賽道的分水嶺。”這一年,頭部玩家喜茶、奈雪的茶在“全球黑天鵝”困擾下,面臨挑戰,大量跟風參與“內卷”的公司紛紛遭遇“生死競速”,兩大品牌深陷“危機”則讓VC/PE對新式茶飲賽道“望而生畏”。“我們那會已經不敢投了。”VC/PE的“共識”心態,很快傳遞給了股市,加之奈雪的茶“危機”時去IPO,“被指自己賺不到錢,妄想講故事割股民韭菜。”重挫了新式茶飲賽道。這直接導致,2020年之後,VC/PE“討厭看新式茶飲項目”。茶百道就是典型案例,賽道“修複”前,它們得不到VC/PE青睐,是資本“看都懶得看的項目”,躲過了同行圍獵。

高瓴創始人張磊常說,“最好的投資,不需要退出。”上面的話延申起來,“好項目根本沒必要上市,VC/PE應該悶聲發大財。”已故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就很反感上市,他覺得,“好公司,應該不借債、不發債、避免銀行貸款且堅決不在證券市場進行公開募股。”宗慶後甚至喊出過,“上市是圈錢”的論調。華爲創始人任正非同樣厭煩上市,他指出,“IPO造富,可能會讓我們怠惰,失去奮鬥者的本質色彩。”當然,IPO有IPO的好處,可以增加融資渠道,獲得擴大基本盤的機會。但不願意上市“圈股民的錢”似乎沒毛病。那麽,對于茶百道來說,這家公司身上也有不少“奇特”的點。VC/PE不投新式茶飲賽道,股市不信任新式茶飲。很大程度上,是“泡沫多,能忽悠,錢進去不少,效率低,空有規模,不賺錢。”比如奈雪的茶,2021年上市,去年才微末盈利。根據奈雪的茶2023年財報顯示,公司營收達到51.64億元,經調整淨利潤由虧損4.61億元轉成淨利潤2090萬元。奈雪的茶搞了一年營銷創新,雖扭虧爲盈,可經營成本高得誇張。茶百道的財務數據和奈雪的茶比較一下,“天差地別”。按著前者逐年增長的營收與淨利潤,茶百道不該是家“急著跑去IPO”的公司,它們基本符合創投圈裏“好公司”的定義。可它們卻“急著跑去IPO”。面對該問題,茶百道聯合創始人古計林曾對外解讀過,“爲何IPO?”他說,“公司經過周詳考慮,認爲現在是上市的絕佳時刻,有助于長遠發展及股東利益最大化。”既然茶百道是“夫妻創業”,長期不受VC/PE待見,“急在哪了呢?”拆解茶百道股權結構發現,去年,它們“奇迹”般拿到了“頂流”VC/PE、産業資本的兩輪增資。這兩輪增資分別發生在去年5月、6月。訂立增資協議的投資機構包括蘭馨亞洲、正心谷資本、新希望、番茄資本等,兩輪增資合計金額9.7億元,每股成本13.2元。8月,市場傳來茶百道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的消息,說明,“IPO大概率是資本驅動的結果。”很明顯,資本想在“新式茶飲大厮殺”結束後,“重新占坑”。它們急匆匆的把橄榄枝丟給茶百道,“哪個創始人不想一夜暴富、身價倍增?”,投資機構也想“沖刺撈一票”。這估計才是茶百道“急著跑去IPO”的真實原因之一。它們的美夢成真了嗎?

茶百道“夫妻”肯定美夢成真了。招股書顯示,創始人王霄锟、劉洧宏夫婦是公司實控人、受益所有人。他們是新消費領域少見沒“富二代”背景的創業者。二人均爲80後,一個茶藝師,一個茶藝愛好者。這兩位平凡創業者,“用日常工作、生活積累的茶葉知識、實踐經驗,開啓了新式茶飲創業。”早期,王霄锟、劉洧宏主抓奶茶,用一間不足20平米的小店,招呼往來的學生群體。憑借幹淨衛生及夫妻二人的良好形象,他們賺到了第一桶金,繼續開分店。“夢想著開出更多分店,布滿街道。”王霄锟、劉洧宏決定成立品牌茶百道,慢慢探索商業規模化。話說,夫妻二人挺懂經營,知道穩紮穩打,不湊熱鬧,更怕被同行盯上。“槍打出頭鳥。新式茶飲的混戰年代,任何一個推舉成明星、網紅品牌的公司,一不小心就引火燒身。”好在,茶百道沖出了重圍,別管是不是資本驅動,王霄锟、劉洧宏普通人變成了大富豪。資本呢?“著實有點賠本賺吆喝。”經曆上市首日、次日大跌,IPO發行價每股17.5港元的茶百道,當前每股只有11.6港元,這意味著,想“沖刺撈一票”的投資機構,虧慘了。“攢局的人,吃了癟?”按理說,“頂流”VC/PE、産業資本對新式茶飲在港股的情況,有所預期。只能說,一級市場專業投資人的“預期”與二級市場機構投資者、股民“倒挂”。“倒挂”簡而言之是,一二級市場對項目估值存在“分歧”。反映出了,新式茶飲賽道尚未“修複”。投資機構給了茶百道高預期估值,換來“用腳投票”,這不“冤大頭”嗎?

0 阅读:930
评论列表
  • 2024-04-25 08:50

    上市就是講故事,造假騙錢,不上市,就沒這些套路了。

投資家

簡介:聚集數百萬投資者,關注資本市場與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