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建議——用AI技術預防校園欺淩

湘潭在線 2024-05-10 15:37:08

(記者 陳靜)近日,市政協委員提案《關于利用科技完善校園欺淩預防體系的建議》得到了市教育局的答複,委員提出的“用AI技術預防校園欺淩”正在照進現實。

“近年來,校園欺淩事件頻發,國家有針對性地相繼出台了相關政策法規,教育部門和學校也從原來的小懲小戒、批評教育轉變爲責任到人、依法追責。”市政協委員蘇興說。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校園暴力和欺淩》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2.46億兒童和青少年遭受校園欺淩,30%的人面對欺淩時會選擇沉默。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治教育研究”課題組2020—2022年針對3108名未成年學生的調研顯示,53.5%的學生遭受過校園欺淩。

截至2023年2月,我市在校(園)基礎教育(含普通中小、特教、學前教育)及中職學曆教育學生(幼兒)38萬多人。“調研發現,湘潭市在人防、技防以及制度預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校園欺淩很複雜,需要變被動防範爲主動防護。”蘇興從事IT信息行業,他和科協界委員調研後商量,提出善用人工智能的科技技術加強校園安全,進一步完善校園欺淩預防體系。

根據市教育局對當前市教育系統防範中小學生欺淩有關情況介紹,2023年3月,市教育局印發《全市教育系統防範中小學生欺淩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出台“十項措施”防治校園欺淩等相關法規政策;中小學校根據實際,成立由校長負責的學生欺淩治理委員會,建立防範學生欺淩和暴力行爲早發現、早幹預、早處置的常態化工作機制;落實“四個一”措施(公開一個接收舉報的機構和聯系方式、建立一支學生安全信息員隊伍、每月開展一次管制刀具等危險物品摸排、每學期開展一次防範學生欺淩調查)等。

在技防方面,目前,我市中小學校實現了校園視頻監控“全覆蓋”,校園校門、食堂、樓道等重點部位監控留存時間達90天。部分中小學校試點使用“智慧校園”系統,對包括防範中小學生欺淩等校園安全領域開展智能化、智慧化監控。然而,專門預防校園欺淩科技手段仍然存在短板不足。

“建議引入監控智能分析技術,系統引入視頻行爲分析、人臉識別等多項成熟的智能分析技術和産品,動態識別獲取視頻畫面中出現的各類學生玩鬧的事件,利用人工智能預制校園欺淩大模型,快速分析結果,提升對各類風險的提前感知、精准獲取能力,通過平台智能化的分析理解,引領安全管理工作由被動識別向主動預防轉變。”蘇興說。

委員在提案中建議,建立AI語音防欺淩系統管理平台。深入探索開發校園AI防欺淩系統,采用AI語音人工智能算法,完善檢測和報警環節的算法設計,提升AI語音准確判斷環境中語音關鍵詞的能力。當檢測到“打架”“殺人”“救命”“救火”等敏感關鍵詞時,可立即報警到保安室和中心管理平台,平台可發起彈窗與聲音,預警提醒管理人員,管理人員可通過平台電腦或手機端進行遠程音視頻預覽,並發起尋呼喊話與對講,及時避免學生內部欺淩與霸淩鬥毆事件的發生。

根據市教育局的答複,目前我市已試點引入“校園綜合安防”應用場景。今年初,市教育局已與中國電信湘潭分公司對接,中國電信湘潭分公司創建的“視聯網”建立了“校園綜合安防”應用集成模塊。該平台已在市一中、湘潭縣一中等學校公共區域試點應用。市教育局正在組織開展調研摸底,擬將校園內所有教學、活動場所全域納入該平台。

同時,根據委員提案中提出的“建設社會心理服務大數據平台和心理援助熱線平台”的建議,在校園裏建設獨立的“安心小屋”,配備熱線語音對講,心理篩查儀器,交互式可視一體機等。市教育局答複,將酌情建設中小學校“安心小屋”,將心理健康咨詢與防範中小學生校園欺淩工作緊密結合,支持鼓勵具備條件的中小學校將“安心小屋”建設與心理咨詢室建設統籌進行。

0 阅读:2

湘潭在線

簡介:湘潭在線是國家一類新聞網站,市委市政府新聞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