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混日子,月賺5千,一年6萬,20歲混到30歲,混六十來萬

說論金 2024-05-18 06:16:31
董宇輝說:千萬不要混日子,月賺5千,一年6萬,20歲混到30歲,混六十來萬,你怎麽看待千萬不要混

因問題字數有限,提問不是董宇輝原話,原話如下:

董宇輝說:“千萬不要混日子,你一個月賺個5000,一年就是60000,20歲混到30歲,十年就混了六十來萬,存款估計不到20%!混一天和努力一天看不到任何差別,但是兩三個月以後你會看到氣場不同,三五年會看到人生道路不同。”

但是也有人反駁說,什麽是混,什麽是不混,混與不混是誰定義的?是你自己定義的,我覺得這樣挺好的,不要拿你的標准去衡量別人。

更有人嘲諷,說的對,同意你的觀點。努力掙錢,爲實現自我價值加班加點搞垮身體,然後40來歲掙了幾百萬挂了,父母沒人贍養, 老婆改嫁,孩子叫別人爸,你這輩子值了, 你繼續努力吧。

也有人建議,千萬不要努力,你一個月努力也是五千,一年六萬,20歲努力到30歲十年就只有六十來萬,再加上努力導致的身體問題,存款估計一分都沒有,沒有負債就不錯了。

現實如此浮躁,好像怎麽選都是錯的。

對于董宇輝說的千萬不要混,你們怎麽看呢?

以下是視頻號一位網友的看法:

在這個充滿著挑戰和機遇的時代,我們時常聽到一些智慧的忠告,比如董宇輝先生的那句名言:“千萬不要混日子,你一個月賺個5000,一年就是60000,20歲混到30歲,十年就混了六十來萬,存款估計不到20%!”這句話看似幽默,但深藏著沉重的現實寓意。

當下,很多人似乎都在忙著等待著某個奇迹般的機會降臨,卻忘了眼前的機會已經擺在了面前。董宇輝的觀點,是對這種心態的一種呼籲和批判。他告訴我們,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不要輕易放棄,更不要沉溺于混日子的惬意中。

爲什麽會有人選擇混日子呢?或許是因爲對自己的努力不抱太大希望,或許是因爲害怕失去眼前的舒適,又或許是因爲過于期待一場改變命運的機遇。但事實上,就像他所說的那樣,賺個5000並不難,尤其是在當今社會,各種工作崗位等著我們去抓住。即使是看似不那麽體面的工作,也能換來不菲的收入。

然而,很多人卻選擇了等待,他們甯願在空等的歲月中虛度時光,而不是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夢想。但時間不等人,等待往往只會讓我們錯失更多的機會。正如那句俗語所說,“時間就是金錢”,而我們卻常常在虛度時光中看著寶貴的時間流逝。

要改變現狀,就要學會抓住眼前的機會,不斷努力,不斷進取。或許結果並不總是如我們所願,但至少我們可以在將來回首時,不留下太多的遺憾。因爲我們曾經爲自己的夢想而拼搏過,曾經爲自己的未來而努力過。

最終,我們不能讓自己的生命渾渾噩噩地度過,我們要在奮鬥的年華裏,爲自己的未來和家庭的幸福而努力拼搏。因爲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舵手,只有選擇努力,才能駕馭自己的生命航船,揚帆遠航,駛向成功的彼岸。

董宇輝的這套說法由來已久,也不是他發明的,而是很久以前,就有很多人說過了,但說這話的,一般都是各種老板,因爲這話只有站在老板的角度說,那味兒才對。

比如我能記起來的,最近的一位還比較有名的老板說這話,大概是八九年前的周鴻祎。

當時從史玉柱開始,到李彥宏再到周鴻祎,這些互聯網界的老板們忽然就很有默契地掀起了一股,要將公司裏的小白兔全都清除掉的風氣。

百度的說法是,要消除掉公司裏的小資文化。

而周鴻祎也附和了史玉柱的小白兔論調後,馬上就說了這麽一段話,大致意思就是,公司裏有很多人拿著高薪,覺得很舒服,就想這麽一直混下去,每年也能混不少錢,但是我勸你最好還是不要有這個想法,因爲混日子對你來說,是浪費了你的青春,斷送了你的職業生涯,對我來說真的不算什麽,你年薪五六十萬,一年也就是從我這兒混到了這麽多錢,能到你手,幾年存下來的也沒多少,混幾年之後,你在這待不下去了,去別處也沒人要你了,而對我來說,無非就是再招個人來幹活而已。

這個說法,站在老板的角度說,確實很合理,站在員工的角度來聽,乍一聽好像也很有道理。

但是你但凡工作過一段時間,你就會發現,這話說得十分有問題。

因爲首先,大部分工作,都是不可能讓你長期混日子的。

混日子,只是一種暫時的狀態,一般都是因爲某個管理職位的缺失,讓負責管理你的人要麽沒有,要麽沒工夫管你,于是你就被忽略了,就可以在崗位上混日子。

但是這種狀態,對于一個運轉正常的公司來說是不可能長期存在的。

一旦回歸正常,你就要該幹什麽就幹什麽了,如果被發現效率低下,或者壓根兒就不能勝任這個工作,被開掉都是遲早的事兒。

所以,你在崗位上也許會摸魚,也許會很長一段時間都摸魚,但是沒辦法濫竽充數,長期混日子,因爲公司雇傭你的常識就是,給你發工資,讓你幹活。

其次,如果你能很好地完成公司分配給你的任務,輕松完成每個KPI指標,還能顯得非常輕松,感覺每天都在混日子。

那也絕對不叫混日子,那叫做,你選擇了一個對你來說輕松的工作,也許別人在你的崗位上非常努力,才能勉強完成任務,而你在這方面就是有天賦,那你輕松,是你的主動選擇,而不是混日子。

最後,也是很多人都提到的,個人是否努力,是否拒絕在一個崗位上停滯不前,得過且過,很多時候並不取決于員工本人,而是取決于外部的環境,看大環境有沒有給自己提供這個機會。

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出來上班都是爲了掙口飯吃,當然是能掙多一點,就盡量多掙一點,如果有一個未來可以掙更多錢的機會,那爲什麽不去積極抓住呢?

但是,當大環境都沒有這個機會的時候,盡量保存實力,才是最機智的策略,把多余的時間精力用來提升自己,上班只要完成本職工作就可以了,這不叫混日子,或者只能叫,老板眼中的混日子。

0 阅读:1

說論金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