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裝了!這個超大城市,全脫了!

城市財經 2024-05-09 10:53:47
作者:余飛01 | 杭州全脫了

在3月份放開二手房限購之後,杭州終于還是沒忍住,把最後一條底褲。

5月9日,杭州市住建局發布了《關于優化調整房地産市場調控政策的通知》,內容共7條,其中第三條提出:

在本市範圍內購買住房,不再審核購房資格。

來源:杭州市住建局

這意味著,現在外地人在杭州購房,無論新房還是二手房,想怎麽買就怎麽買,想買多少套就多少套,沒有任何限制。

事實上,杭州在3月份徹底放開二手房限購之後,基本就處在安全放開的狀態。雖說當時上城區、拱墅區、西湖區和濱江區的新房仍執行限購,但只要有社保,交過社保或者曾經交過社保,都可以買。

現在把這一條本就不算限制的限制,也徹底取消了。

除了取消限購,杭州這份新政也響應了自然資源部的供地與去化周期相結合的要求,提出要合理供地,促進供需平衡。

此外,也效仿南京,提出了買房即可落戶。

關鍵問題來了,有效嗎?當然沒用。

一方面,杭州在今天之前,基本就不限購,交了社保就可買新房,算什麽限制?

另一方面,現在的市場壓根兒就不是名額問題,而是信心問題,是收入問題,是確定性問題,是預期問題,是宏觀大環境問題,是剛性債務問題。

02 | 杭州全面解綁背後

既然如此,杭州爲何還要多此一舉,將最後的體面都扔了?

邏輯並不複雜。

一方面,應對其他中心城市的搶客。

在當下需求不斷萎縮的市場裏,杭州周邊的中心城市,除了上海,都不再限購。

換句話說,杭州周邊的城市都撤掉了藩籬,開始搶奪市場上爲數不多的購房需求資源,此時杭州如果還端著,就只能是將客流量拱手相送。

另一方面,杭州的新房市場很低迷。

3月份杭州解綁二手房的時候,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在政策解綁一周後,杭州的二手房住宅挂牌量從13.9萬套變成了15.5萬套。一周增加了1.6萬套。

另外根據手邊買房數據顯示,新政一周後杭州住宅挂牌量達到16.25萬套,比3月14日的13.91萬套增長約3.81萬套。

顯然,杭州的投資客們心態徹底沒了,正在瘋狂離場。

而從成交量來看,有不少人離場成功了。

公開數據顯示,3月14日之後,杭州市二手房日均成交近316.5套,最高單日成交391套。

據杭州貝殼研究院數據,3月14日-4月14日,杭州市區(含臨安、富陽)二手房共成交9000多套。

此外,杭州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3月杭州十區二手房成交8557套,環比增長236%;中介帶看量環比提升224%,創下近4年來的最高單月帶看量紀錄。

進入4月份,二手房成交熱度並未冷卻,按照手邊賣房數據顯示,到4月前17天二手房已經成交了4320套,日均302套,按照這種速度,4月份的二手房成交量有望再次突破8000套。

而貝殼研究院反饋的數據的確顯示,4月份杭州的二手房成交量8402套,環比3月份僅下滑1.8%。

這意味著,杭州二手房的解綁,打開了杭州炒房客的逃離通道,這些人開始瘋狂降價逃離。

有數據爲證。

每日經濟新聞披露,杭州部分二手房近期成交的價格已相較2021年前高峰價回調了三四成。比如西湖區文新板塊的耀江文鼎苑項目,2021年成交單價普遍在8萬元以上,到今年3月時成交單價掉到了5.3萬元左右,跌幅超過30%。

“手邊買房”數據顯示,到3月末,杭州住宅挂牌量達到15.87萬套、主要機構在售21萬套。其中,降價的房源超過3.5萬套,漲價的房源僅有1341套。

降價房源是漲價房源的26倍多。

另外,據諸葛找房平台數據顯示,當下杭州挂牌二手房調價房源中,降價賣房的比例達到了95%。

二手房解綁,盡管掀起了新一輪降價賣房浪潮,但的確一定程度上激活了二手房的流動性。

而新房則遭受著二手房的暴擊。

相比于二手房,現在的新房有很多軟肋。比如交房風險,在房企大量出清的背景下,買新房猶如買盲盒,能否交房全看運氣。

其次,二手房價格瘋狂內卷,而新房仍有限跌桎梏。

這種背景下,如果是你,你會怎麽選?二手房價格讓利更多,又更安全,誰還會去選新房。

所以,當下幾乎所有的中心城市的新房,都在承受二手房的虹吸。

以杭州來說,杭州二手房3月份成交在9000套以上,4月份在8400套以上,而新房的跌幅不忍直視。

2024年4月杭州十區(包含主城四區、錢塘、余杭、臨平、蕭山、富陽、臨安)新建商品房成交總金額爲185.9億元,同比2023年4月的437.8億元,減少251.9億元,降幅57.5%。

成交總套數爲4669套,同比2023年4月的10561套,減少了5892套,降幅55.8%。

成交總面積爲62.2萬方,同比2023年4月的137.9萬方,減少了75.7萬方,降幅54.9%。

本就沒有任何優勢,還設置什麽限制,所以索性就全脫了,這是杭州全年解綁新房限制的根本邏輯。

03 | 不限購時代來了

杭州全面解綁,雖然無助于成交量回升,但其標志意義還是有的。

作爲炒房第一城,杭州曾經的限購措施在二線城市中算是最嚴厲的。如今這個最嚴厲的城市,也徹底不裝了。

去年年中,我就做過判斷:

限購取消是大勢所趨。二線城市全面解除限購,基本會在2024年實現。至于一線城市,廣州可能會提前。京滬深的步調會慢一些。最先外圍區降低限購門檻,壓縮社保要求,不行再取消限購。之後核心區的社保要求年限,也會隨之壓縮。一線城市的限購徹底脫光,不會那麽快,可能要等到保障房供應規模上來之後。

2024年,蘇州成爲首個率先全面取消限購的城市。去年蘇州就已經基本脫光了,只是還保留了面積限制。

今年1月31日,蘇州宣布,不再對購房資格進行審查,也不再限面積和套數。

過去三年,很多城市已經全盤解除了限購。比如東莞、佛山、南昌、鄭州、福州、青島、濟南、廈門、合肥、南京、蘇州、甯波、沈陽、大連、武漢等。

其中武漢,成爲除本就不限購的重慶之外,首個全面取消限購的超大城市。

當然,東莞也是超大城市,但其取消限購的時候,仍是特大城市,晉級超大城市是在取消限購之後。

不久前,長沙、成都全面解綁,接著是杭州。

在杭州之前,深圳將非核心區的社保從3年降至1年。廣州是目前一線城市中解綁力度最大的,取消了番禺、黃埔、花都和白雲區江高鎮、太和鎮、人和鎮、鍾落潭鎮區域的限購,只保留了天河、越秀、海珠、荔灣、南沙和白雲靠近核心的片區,並將限購區的社保門檻由5年降至兩年。

接下來西安、天津也該全面解綁了。

下半年北上深大概率會有動作,非核心區解除限購是大勢所趨。

理由很簡單,現在哪還有限購的必要,他們之所以仍不解除,只不過想保留最後的體面而已。

最後強調一點,限購取消,依舊擋不住樓市下行趨勢。

恰如我在第一部分所說,現在的市場壓根兒就不是名額問題,而是信心問題,是收入問題,是確定性問題,是預期問題,是宏觀大環境問題,是剛性債務問題。

綜合當前的人口、債務、宏觀、城市化、政策形勢和市場預期,房地産市場難止跌企穩,房價還將繼續下降。

回過頭來細想,這都是當初不計後果上漲的結果。

房價不計後果式的上漲帶來的結果是:

一方面,對于房價遠超城市平均購買力,掏空了6個錢包,導致需求斷檔,找不到接盤俠。

另一方面,超前透支城市經濟、産業實力,也即當下各城市本身的産業、經濟支撐不起它們當下的房價。

所以,我再次強調一下本號對當下買房賣房的觀點:

第一,高位站崗的炒房客,能現在賣掉,不要拖,越拖虧損越大。已經賺到甜頭的炒房客,應該見好就收,否則當初憑運氣賺到的錢,未來會憑本事全都吐出來。

第二,對于之前加杠杆買房的家庭,未來要做的,是盡一切可能降低剛性債務,收縮家庭的債務表。

第三,買房方面,沒有硬需求,沒有急需求,尤其是買房需要加杠杆的人群,可以推遲。

第四,對于有自住、小孩上學、結婚需求的硬剛需來說,挑到好的房子,如果收入能夠負擔得起,又特別想買,可以買,但需要做好承受房價下跌的心理准備,這是認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