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這個事情不做是不行的,SAP引領的商業AI策略

給科技置頂 2024-05-15 03:25:24

作者:王聰彬

去年SAP提出了商業AI的概念,今年年初SAP又明確了目標,要成爲全球第一的企業應用和商業AI公司。

企業應用全球第一,對于SAP已經沒有爭議,SAP全球有45萬客戶,服務了94%的世界500強企業,支撐了全球87%的商業貿易,成爲全球數字經濟的運營底座。

商業AI則是將AI和企業的業務流程、運營管理深度融合,充分挖掘利用企業內容和行業數據,釋放數據價值和潛能,讓企業的決策運營更卓越、更智能,讓商業社會更高效。

SAP全球執行副總裁、SAP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在“2024 SAP中國峰會”上談到,商業AI與業務相關,基于真實數據結果可靠,對安全性、私密性有最高的標准,數據經過授權才能進行訓練。

SAP全球執行副總裁、SAP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

“AI這個事情不做是不行的。”黃陳宏說道,特別是企業怎麽樣把AI用到管理流程、運營管理中,充分利用和挖掘自己的數據與行業數據,産生更好的智能。

今天全世界已經有27000個客戶授權SAP使用他們真實的、實時的、准確的業務數據做AI訓練,有25000個客戶已經開始用AI的場景。

SAP的AI從三個層次提供,第一,通過BTP業務技術雲平台,也就是AI的Foundation做大模型的適配、訓練、協同;第二,在SAP所有雲解決方案中嵌入AI的能力;第三,提供“智能副駕” Joule。

黃陳宏強調,企業做AI是有條件的,首先需要有數字化的體系,其次是數據的打通,第三是應用必須在雲上實現AI。

怎樣做成一個全數據的智慧企業?

SAP要做的是加速ERP上雲,賦能業務轉型,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企業可以使用上商業AI。

SAP在2021年年初推出“RISE with SAP”,其是一個解決方案包,整合了業務轉型所需的一切資源,能夠全面推動客戶實現向智慧企業轉型。

ERP上雲有著創新優勢、商務優勢、維護優勢、服務優勢、生態優勢5大好處。

波司登部署RISE with SAP將企業管理、倉庫管理搬到雲上,讓整個運營更加精細化、實時化、一體化,提高了整個物流儲運效率,以及整個系統對業務承載的擴張能力。

始于1628年的國民老字號張小泉,其每一個産品都有一套獨立營銷子公司,通過SAP ERP雲進行精細化的和管理能力,庫存降低了50%,交付延遲降低了60%,實現了老字號的第二次增長。

怎樣做成一個全球化的協同企業?

企業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合規、人才管理、系統差異、供應鏈等等。

SAP可以提升管理水平,支持全球運營。今年SAP發布了“全球運營金鑰匙計劃2.0”,幫助中國企業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全球運營金鑰匙計劃2.0”將商業AI融入一站式雲解決方案,開展管理課程,幫助企業在全球運營中掌握五大核心能力:合規風控、人才管理、營銷管理、供應鏈協同和可持續發展。

三峽國際一方面要在全球範圍要實現風控合規,另一方面三峽國際80%的員工都是外國人,管理複雜,通過SAP ERP雲、SuccesFactors(HR雲)、Concur費用管理、Ariba采購管理,BTP等解決方案,三峽國際實現了對海外業務的集團管控。

中聯重科的業務覆蓋了100多個國家,如何進一步實現業務增長,如何降低庫存成本,如何提高人力和運營效率成爲中聯重科全球化的主要需求。中聯重科使用SAP ERP雲、SuccessFactors打造了全球統一的運營平台,實現管理優化,全球月結效率提升了50%。

怎樣做成一個全綠色的可持續企業?

綠色低碳對企業提出新的挑戰,碳關稅、碳標簽,ESG披露是企業最重要的三件事。

實現碳數據管理,推動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數字化的支持。50年前SAP推出了ERP將業務財務一體化,實現財務帳本,50年後SAP又帶來了“綠色賬本”的概念,將碳數據像財務數據一樣來管理。

將碳的概念整合到ERP後,就有了一個新的概念“人財物碳”一體化,真正能夠解決一個企業對碳管理的難題,而且它是真實、精確、可追溯,可審計的。

SAP宣布加入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亞布力零碳雄心計劃”。通過這一平台,SAP利用“綠色賬本”等前沿技術和解決方案,促進“人財物碳”一體化發展。

李甯使用SAP的BTP業務技術雲平台和分析雲制作了透明、可追溯、可審計的ESG報告。除此之外,李甯還可以利用ESG可視化分析看板,按照材料成分計算單款産品的碳排放,這樣可以在産品設計和開發階段,給業務更加環保的選料建議。

“我們是在中國爲中國,雲時代,新型中國企業發展的賦能者。”黃陳宏說道,現在我們正進入一個新時代,進入雲時代,進入AI時代,進入新質生産力發展時代,SAP希望做企業業務轉型的“好夥伴”,做中國企業全球化的雙循環“金鑰匙”,做可持續發展的“同路人”。

0 阅读:0

給科技置頂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